方法引领 读写结合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教学初探

2014-06-07 10:00李娟
成才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外国小说课文

■李娟

方法引领 读写结合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教学初探

■李娟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外国文学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外国文学作品并不太受重视,长期以来,作品数量稀少、内容陈旧。然而新课程改革,将外国小说欣赏作为单独的一门选修课程,使得外国小说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门课程的出现,扭转了长期以来对外国文学不重视的现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外国小说欣赏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小说与戏剧”系列的选修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了解外国小说发展历史、基本创作方法以及流派。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方法,要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关注,达到这门课程最终的教学目的。

一、以点带面,精讲与略讲相结合

与传统的教材相地,这门课程的教科书将阅读分为了精读和略读两个部分。精读部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精心指导赏析,而略读部分则只需要教师采用课内或课外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在具体教学中,则需要以精读内容为点,展开整个单元的面上的学习。

以第二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精读课文是《炮兽》,而这篇选文完全可以看做是一出三幕戏剧,分别是“炮兽肆虐”“人兽大战”“赏功罚罪”。教师在课堂精讲的时候,就一定要以这三个场面为主线,逐一分析人物的性格和情节。有了这样的阅读体验之后,在这个单元的另一篇课文《安东诺夫卡苹果》的学习中,学生就可以进行自主阅读,感受文中一幅幅美妙的图景“苹果丰收图”“庄园生活图”“深秋狩猎图”“小地主生活图”,通过这一幅幅图景体会场景描写在文中的具体作用。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理解场景的作用,所以就可以以《炮兽》这篇课文为精讲的点,展开这个单元的整个面上的学习。以点带面,精讲与略讲相结合,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再以第四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精读课文是《娜塔莎》,在精讲的过程中,突出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从心理描写和外部表现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有了这样的学习实践之后,让学生自主阅读《素芭》,体会素芭这一形象的特点,甚至可以深入地将将娜塔莎与素芭两个女性进行比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塑造人物形象方法,从而掌握这个单元对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贯穿主线,明确单元教学内容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在编写体系上,采用的是传统的单元结构式的编排方式。总共八个单元,但是它打破了以选文本身的逻辑或选文之间的关联为编排标准的传统编排方式,以知识系统——话题为骨架来架构每一单元,明确了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因此,八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别可以看成“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而这些话题之间既是相互独立,又是前后关联的。这样就使整本书的教学就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体系。学生对小说的特征,以及外国小说的基本状况也能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每个单元的话题展开教学,关注前后话题之间的联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第六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话题是“结构”。精讲的课文是《牲畜林》,略讲的课文是《半张纸》。对这两篇课文的教学,就应该以小说的结构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分析这两篇小说层层推进和横断截面两种不同的结构方式,让学生体会结构对小说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在这之前的第五单元的话题“情节”无异为“结构”这一话题做了良好的铺垫,在这之后的第六单元的话题“情感”也正是“结构”这一话题的升华。因此,明确话题,明确单元教学内容,整体把握,理解小说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我们的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打开思路,激发课外自主阅读兴趣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共选了16位作家的16部作品,这些作品都属于外国小说的经典作品。在这16位作家中,有6位作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们分别是海明威(美)、普宁(俄)、泰戈尔(印度)、伯尔(德)、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美)、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由于受篇幅、流派等的限制,教材中所选的他们的作品,不一定是这些名家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因此需要给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课外扩展,指导他们阅读更多更好的外国文学作品,以拓展他们的视野。

例如学习海明威《桥边的老人》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他的另一部选入必修教材的文章《老人与海》,这样也可以与之前教学构成呼应;学习泰戈尔的《素芭》的时候,就可以带领学生感受他《飞鸟集》的独特魅力;学习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介绍他“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感受他将现实与非现实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课堂中进行适当的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自主阅读。还有一些作家虽然不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但他们也是某些文学流派的领军人物,例如伍尔芙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者,志贺直哉是日本“白桦派”的代表者,卡夫卡是现代小说的先驱,雨果是浪法国漫派大师,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优秀代表等。教材选取了他们各具文学特色的作品,但仅凭几节课、几篇选文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他们在课外能够进行更多的阅读。

四、读写结合,重视培养写作能力

从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可以看到编者对写作是格外重视的。在每个单元的结束之处的“思考与实践”中,都会有写作实践。由于话题与写作密不可分,所以在复习与巩固中,通常会针对话题所讲的知识,安排一二个写作练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作文训练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第二单元的“场景”学习中,《安东诺夫卡苹果》对苹果丰收场景的描写,对学生的写作就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安排学生写一些例如《雨后的黄昏》《蔷薇花开》等这一类的作文,从而培养学生深入观察和细腻描绘能力。再比如在第七单元“情感”的学习中,《山羊兹拉特》所描绘的阿隆与山羊兹拉特那种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和慰藉,《礼拜二午睡时刻》中所蕴藉的小偷与母亲之间的那种割舍不断的亲情,这些感人肺腑的文章可能远比那些思想深刻、复杂多义的文章更能打动人,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针对目前学生作文写作情感缺乏的现象,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些如何让作文情感真挚的训练,比如《我毕业的那一年》《追忆往事》等。这些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所以在整个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要求,适时安排针对话题的有效作文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外国小说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外国公益广告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外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