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668例声嘶儿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结果分析*

2014-06-12 03:30王淑芬王智楠徐忠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喉炎电子鼻单纯性

王淑芬 王智楠 徐忠强

儿童声嘶患者较多,病因诊断尤为重要,喉镜检查喉部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儿童喉部的解剖特点其间接喉镜检查常不能配合完成,故临床上对于声嘶儿童的检查及诊断常需进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为探讨小儿声嘶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现对1999年1月至2014年3月诊治的4 668例声嘶儿童的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组声嘶患儿共4 668例,年龄1月~18岁,平均5.06±1.23岁; 男3 326例,女1 342例,男女之比为 2.48 :1,病程5天~10 年。本组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声嘶,发高音困难。

1.2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方法 均采用日产 OLYMPUS ENF TYPEV2型电子鼻咽喉镜进行检查,喉部检查前 4小时禁食水, 0.5岁以下婴儿局部用1 %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液、0.5岁以上患儿局部用2 %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液经鼻腔和咽喉喷雾表面麻醉3次,每次间隔5分钟。患儿取坐位, 电子鼻咽喉镜经鼻置入,0.5岁以下婴儿从口腔导入镜体,检查多在3~5 分钟内完成。

1.3各种病变判断标准 慢性单纯性喉炎:声带轻度充血增厚,黏膜表面有黏稠分泌物附着;声带小结:两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的游离缘对称性结节状小突起;慢性肥厚性喉炎: 喉部黏膜呈暗红色,声带增厚,发声时声门闭合不全,室带因代偿性增厚常部分遮盖声带; 声带麻痹:一侧或双侧声带固定于旁正中位或中间位,杓状软骨形态正常; 声带沟:双侧或单侧声带,膜部边缘可见与游离缘平行的沟状凹陷,发声时声门闭合不良,遗梭形裂隙;乳头状瘤:喉部可见广基多发或单发淡红、表面不平呈桑椹或乳突状的新生物(均经病理确诊)。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4 668例声嘶儿童中,2~10岁的患儿3 072例,占65.81%(3 072/4 668),11~18岁者903例(19.34%,903/4 668),男性多见,不同年龄段声嘶儿童的病种分布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例声嘶儿童的病种分布(例)

注:*声带麻痹患儿中89%为左侧声带麻痹,均行心脏彩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包括声门下血管瘤、喉噗、喉囊肿、多发性喉畸形、环杓关节脱位、喉异物、喉钝挫伤等

由表1可见,儿童声嘶的常见病因依次为慢性单纯性喉炎(38.92%)、声带小结(32.01%)、慢性肥厚性喉炎(12.00%)、 声带麻痹(7.99%)、先天性声带沟(3.19%)、喉乳头状瘤(3.00%)等6种疾病。这6种疾病在不同年龄组声嘶儿童中所占比例不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单纯性喉炎和声带小结的发病年龄以2~10岁为主,慢性肥厚性喉炎以12~18岁为高发年龄段,其中,声带麻痹在<0.5岁组中所占比例最高(97.0%,289/298),喉乳头状瘤在0.5~2岁组中比例最高(占33.9%,134/395),慢性单纯性喉炎在4~6岁组中比例最高(81.0%,611/754),声带小结在8~10岁组中比例最高(51.4%,374/727)。

3 讨论

儿童嗓音疾病和声嘶的病因以良性病变为主, 从本组病例看,儿童声嘶的最常见病因为慢性单纯性喉炎、声带小结、慢性肥厚性喉炎、 声带麻痹、先天性声带沟、喉乳头状瘤等6种疾病,以上6种疾病占总人数的97.11%(4 533/4 668)。这与成人声嘶最常见的病因为声带息肉[1]不同。其中,Von Leden 统计儿童声带小结发病率约38 %~78 %[2],国内学者统计其发病率约为21.7 %~81.5 %[3]。本组病例声带小结占32.01%,与文献报道基本相近。慢性单纯性喉炎及声带小结的发病年龄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为主,嗓音滥用、 误用是慢性单纯性喉炎及声带小结的主要原因。由于儿童音域窄,发声控制差,声带易疲劳,若长时间大声喊叫、 唱歌,则较其他年龄段更易导致声带损伤。除不规则用声、 超负荷用声外,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胃食管返流、 反复鼻窦炎亦是发病原因之一,Shah等[4]报道的病例中约有1/ 4合并有胃食管返流。因此,对于儿童期慢性单纯性喉炎及声带小结等声带良性疾病,不仅要重视治疗,更应着重于防范,注意纠正其不良发声习惯,变声期嗓音保健,教会儿童正确运用发声技巧;针对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及胃食管返流等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儿童声带麻痹可以是单侧或双侧发病,从文中结果看,在<0.5岁年龄组中声带麻痹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年龄组,而其中89%为左侧声带麻痹,与王华等[5]报道的82%为左侧声带麻痹相近。声带麻痹原因较多,与先天性原因、非正常生产等有关,病毒感染也是致病原因之一。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心包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儿,常因肺动脉扩张,致左侧喉返神经受挤压,从而产生左侧声带麻痹[6],本组所有左侧声带麻痹病例均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同时存在先天性心脏病,故小于0.5岁的婴儿若有声嘶,应首先考虑到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畸形问题,尽早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喉乳头状瘤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儿童期多为幼年型喉乳头状瘤,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主要为HPV - 6、 11 型感染;常为多发性,一般在出生后至 5岁发病,幼儿期发病率最高,在青春期后有自然消退现象,可能与机体的内分泌、 免疫及性激素水平有关[7]。本组病例中0.5至2岁年龄组该病比例最高,占33.8%(134/396),学龄期及青春期发病较少。此病初发症状为声嘶,渐进性加重,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困难及喉喘鸣,一经确诊,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但病变较易复发,常需反复手术。

先天性声带沟是指膜性声带上的一条与声带游离缘相平行的沟,因先天性声带发育异常或后天感染、创伤所致,可影响声带黏膜的波形运动,出现不同程度的声嘶。儿童声带沟以先天性声带发育异常为主要原因,徐忠强等[8]报道声带沟占同期嗓音障碍患儿的5.09%,5岁以前占80.04%,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声带沟在小儿嗓音障碍中并不罕见,经确诊后应嘱患儿自然发音,不要大声喊叫,注意培养正确的发音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发育,有部分患者可以改善或自愈。

对于儿童声嘶的一些少见病因如声门下血管瘤、喉噗、喉囊肿、多发性喉畸形、环杓关节脱位、喉异物、喉钝挫伤等,虽发病率较低(本组此类病例占2.89%),但也应引起注意,确诊后采取相应治疗。

总之,对儿童声嘶患者采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能窥清喉腔全貌,其管径小,并发症少,检查时间短,痛苦小,患儿及家长多能接受;此外, 电子鼻咽喉镜能观察到微小隐匿的黏膜病变,不易漏诊误诊,能使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电子鼻咽喉镜还可保存检查图像,利于手术前后对比[9]。由于儿童声嘶原因众多,因此,可通过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及时明确诊断,尽早对症治疗。

4 参考文献

1 张华,夏拥军,黄怡青,等. 823 例声嘶患者纤维喉镜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 :703.

2 Von Leden H. Vocal nodules in children[J]. Ear Nose Throat J,1985,64 :473.

3 王智楠,田长敏,王淑芬,等. 直接喉镜检查在诊治小儿声嘶的意义[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11 :426.

4 Shah RK,Woodnorth GH,Glynn A,et al . Pediatric vocal nodules:correlation with perceptual voice analysis[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05,69 :903.

5 王华,刘世琳,张亚梅,等. 2 500 例声嘶儿童及青少年电子喉镜检查结果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17:245.

6 吴学愚.喉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23~226.

7 韩德民,Robert TS,徐文.嗓音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73~190.

8 徐忠强,夏忠芳,王智楠,等.小儿声带沟的研究[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12 :426.

9 周水淼,温武,沈小华,等.电子喉镜在喉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15 :120.

猜你喜欢
喉炎电子鼻单纯性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基于电子鼻的肺癌无创检测研究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揿针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急性喉炎不可忽视
香辛料识别中电子鼻采集及算法研究
飞到火星去“闻味儿”——神奇的电子鼻
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治疗探析
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48例临床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