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初中一年级学生个性特征调查分析

2014-06-12 09:39吕荣菊李秀红李翠萍
关键词:个性特征神经质人格

吕荣菊 李秀红 李翠萍

(1.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医学心理科,山东 泰安 27100;2. 泰安市精神病院,山东 泰安 271000)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反映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个性倾向不良或缺陷、障碍是发生某些心理疾病、心身疾病和违法犯罪的心理学基础。不同的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初中一年级是儿童期进入青春期的一个转折点,面临着学业和心理、生理的双重转折,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本研究以山东省泰安市初中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个性特征进行调查,以了解泰安市初中一年级学生个性特点,并与全国中学生个性特征相比较,分析相关因素,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形成良好的个性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 随机选取泰安市区、县郊9所中学39个班,包括普通中学、私立中学,每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抽取2460名初中一年级学生。

1.2抽样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宁阳县、东平县共9所中学39个班2460名初中一年级学生。

1.3资料收集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样本资料收集。进行问卷调查之前,使用统一指导语和解释,使学生对调查背景、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有充分了解,以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学生自主完成问卷,不记名、不存档,全部问卷收回后统一进行统计学处理。问卷内容全部选择同一答案或回答不完整者作为废卷。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测验工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艾森克个性问卷 儿童版:采用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教授修订的儿童问卷(适用于7~15岁),含E、N、P、L四个分量表,分别测量人格结构的内外向(E),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精神质(P)3个维度,以及掩饰性(L)。本调查中该量表的 Cronbacha为0.626,各分量表的Cronbacha系数在 0.668~0.809之间[1]。

2.2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460份,回收246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097份,有效率85.24%。本研究2097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中,男生1127人(53.74%)女生970人(46.26%);年龄在10~14岁之间,平均年龄12.14±0.52岁;公立学校1644人(78.40%),私立学校453人(21.60%)(见表1)。

2.3初中一年级学生性别与个性特征分析

不同性别间的神经质与精神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的精神质分值高于男生,男生的神经质分值高于女生(P<0.05)。不同性别间的内外向与掩饰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性别与个性特征四项因子分析结果 (男=1127,女=967)

2.4初中一年级学生性别与人格倾向的分析结果

以N、P≥60和E≤40分作为判定是否存在某种人格倾向的标准。由表9可知在不同人格倾向及性别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0的女生的均分及人数都高于男生,也就是说初中一年级女生中冲动性比男生高。E≤40的男生均分低于女生,E>40的女生均分高于男生,也就是说初中一年级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外向。N≥60 的女生均分高于男生,也就是说初中一年级女生中敏感性比男生高(见表3)。

表3 人格倾向与性别分析结果

2.5初中一年级学生个性特征与学校属性(公立与私立)分析结果

精神质和内外向的评分与学校属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私立学校的精神质分值高于公立学校(P>0.01),公立学校的内外向分值高于私立学校(P<0.05)。神经质与掩饰程度的评分与学校属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学校属性与个性特征分析结果(公立为1643例,私立为453例)

2.6初中一年级学生学校属性与不同人格倾向之间的分析结果

私立学校中初中一年级学生P≥60、E≤40、N≥60的百分比均高于公立学校;也就是说私立学校中初中一年级学生冲动性、内向、敏感性比率高与公立学校。而L≥60的百分比均低于于公立学校,也就是说私立学校中初中一年级学生更能真实表现自己(见表5)。

表5 学校属性与不同人格倾向之间的分析结果

2.7初中一年级学生个性特征与性别、学校属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个性特征与性别、学校属性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性别与个性四因子之间成正相关(P<0.01)。学校属性与精神质、神经质之间成正相关(P<0.01),

而与内外向、掩饰程度之间无相关(P>0.01)。而个性的四个因子之间成正相关(P<0.01),即精神质与神经质、掩饰程度之间成正相关。内外向与神经质、掩饰程度之间成正相关。神经质与精神质、内外向、掩饰程度之间成正相关。掩饰程度与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之间成正相关。(见表6)。

表6 个性特征与性别、学校属性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n=2097)

3 讨 论

初中一年级是儿童期进入青春期的一个转折点,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是生理、心理逐步向成熟阶段发育的过渡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了解其个性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尤为重要。

3.1个性特征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示:性别与个性四因子之间成正相关(P<0.01),从总体情况看,初中一年级女生的精神质(P)分值高于男生,男生的神经质(N)分值高于女生。不同性别间的内外向与掩饰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全国协作组的调查结果:初中男生的P分高于女生,初中女生的L分高于男生,不一致[2]。这或许与时代变迁及取样不同有关,本次取样仅涉及初中一年级学生,不能代表全部初中生。在不同人格倾向及性别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0的女生的均分及人数都高于男生,E≤40的男生均分低于女生,E>40的女生均分高于男生,也就是说初中一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外向。N≥60 的女生均分高于男生,也就是说初一学生女生中敏感性比男生高。具有精神质倾向的人(P≥60)在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有着较多的敌对表现,常表现不关心他人,敌意、好攻击、缺乏是非感,易引起麻烦等特点。也就是说初一学生中更多女生比男生敏感、更好冒险,不惧安危,攻击性强等,同时,相反的一些表现,如胆小、恐惧、不合群等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家长、老师在对待不同性别的学生时要有所区分,要充分认识到男生和女生在这一时期身体和心理发育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和策略,不能一概而论。

3.2个性特征与学校属性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示:学校属性与精神质、神经质之间成正相关(P<0.01),而与内外向、掩饰程度之间无相关(P>0.01)。私立学校中初中一年级学生P≥60、E≤40、N≥60的百分比均高于公立学校;而L≥60的百分比均低于于公立学校。说明私立学校初中一年级学生中精神质、神经质倾向多,内向倾向者多。艾森克认为N维因素与植物性神经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而遗传对E维、N维、P维因素均有关。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环境、成熟、学习等因素有关,且是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3]。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个性倾向不良或缺陷、障碍是发生某些心理疾病、心身疾病和违法犯罪的心理学基础[4-5]。因此,不良人格倾向的矫正应作为中学生心理保健的重点。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环境对个性影响,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谈心、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进行引导,使学生健康顺利成长。

3.3中学生个性特征的其他影响因素

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容易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历及学习压力的增加,中学生中不稳定型及N型、P型的比例有所增加,这既是人格发展的规律,也反映出中学阶段是心理卫生问题容易出现的时期[6-7]。Canals J 等人认为,个性特征在10~15 岁时是不稳定的,10~12 岁的男生比女生在情绪不稳定和精神质上的得分高,13 岁以后女生在情绪不稳定上的得分会高于男生[8]。初中生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相互影响,密切相关。李晶等研究结果显示情绪稳定性、精神质、掩饰性不同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同,个性中情绪稳定性、精神质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个性特质,而不同内外向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无差异[9]。叶曼、张静平的研究显示个性的四个因素均与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并进入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情绪倾向不稳定、高精神质、偏内向、不趋向于掩饰事实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低[10]。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初中生情绪稳定性、精神质、掩饰性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性中情绪稳定性、精神质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个性特质,情绪倾向不稳定、高精神质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低[11]。

因此,家长和学校都应重视初中一年级学生人格培养和塑造,及时发现不良人格倾向并进行矫正。

[1] 龚耀先. 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 长沙: 湖南医学院,1988:1-11.

[2] 龚耀先. 艾森克个性问卷在我国的修订[J]. 心理科学通讯,1984,4:23.

[3] 陈义英. 常州市中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调查[J]. 中国校医,2001,15(6):407-409.

[4] 邓芸箐,窦 刚,张 锋. 少年犯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0,8(3):160-162.

[5] 徐莉萍,王小平,谢永标,等. 男性少年暴力人格特征对照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2):188-189.

[6] 邓芸箐,窦 刚,张 锋. 少年犯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0,8(3):160-162.

[7] 徐莉萍,王小平,谢永标,等. 男性少年暴力人格特征对照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2):188-189.

[8] Canals J, Vigil-Colet A, Chico E, et al. Personality changes during adolescence: the role of gender and pubertal development[J]. Science Direct, 2005,179-188.

[9] 李晶. 初中生个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5,28:45.

[10] 叶 曼,张静平. 2406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6(19):547-548.

[11] 孙艳宏,徐文新. 社会转型期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特征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04,12:45-53.

猜你喜欢
个性特征神经质人格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关于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
苏轼散文的个性特征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OP.10 No.2 第一乐章
《斗牛士之歌》的曲式结构与演唱特点分析
寻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