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安色林对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2014-06-26 08:00李业光
四川精神卫生 2014年2期
关键词:强迫症受体研究组

李业光

强迫症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药物治疗50%~60%的患者可部分缓解症状,氯丙咪嗪是公认的治疗强迫症的经典有效药物,但因其不良反应,尤其是抗胆碱能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使其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米安色林是四环类抗抑郁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突触前膜上的α2受体,增加突触间隙5-羟色胺(5-HT)浓度;米安色林基本没有抗胆碱能所致的不良反应,也无明显的心血管系统毒副作用。关于米安色林治疗强迫症的个案报道较多,本研究对米安色林和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探讨米安色林抗强迫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入组标准 为2008年6月-2010年5月在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或门诊治疗的强迫症患者。①年龄16~60岁;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ease,third edition,CCMD-3)[1]强迫症的诊断标准;③ 门诊和住院患者均可纳入研究;④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⑤理解和遵守研究方案;⑥ 家属和患者知情同意。

1.1.2 临床资料 符合标准且资料完整者共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男性36例,女性7例;年龄16~46岁,平均年龄(28.0±3.6)岁;首诊年龄16~30岁,平均(22.0±2.6)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2±1.6)年。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8例;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28±3.8)岁;首诊年龄16~32岁,平均(22.0±2.8)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2±2.0)年。两组性别、年龄、首诊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1.2.1 服药方法 全部病例经两周的药物清洗期后纳入研究。研究组给予米安色林治疗(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10441),初始剂量30 mg/d,两周内加至120~150 mg/d,日均剂量(132.0±10.2)mg/d。对照组给予氯丙咪嗪治疗(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32022974),初始剂量50mg/d,两周内加至150~250mg/d,日均剂量(182.0±20.6)mg/d。均为午、晚两次饭后服用,共治疗12周。研究过程中禁止使用其它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根据病情需要,对于严重失眠者给予阿普唑仑对症处理,0.4~0.8mg/晚,连续应用不超过两周。出现激越、不能耐受的药物副反应者退出研究。研究组有1例男性和1例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强迫症状加重而换药治疗,对照组有2例男性患者出现激惹、冲动,加用阿普唑仑不能控制,均退出本研究。

1.2.2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 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 ,YALE-BROWN)评定疗效,它是临床上用于测量强迫症症状的主要量表之一[2]。在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末分别评定一次。用副反应量表(Rating Scale for Side Effects,SER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末分别评定一次。评定的一致性Kappa值=0.88。对入组患者进行血常规、心电图和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查。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成组设计t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YALE-BROWN评分比较 治疗后第4、8周末研究组YALE-BROW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54,P<0.05;t8=9.476,P<0.01);第12周末两组YALE-BROW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147,P>0.05)。见表1。

表1 YALE-BROWN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SERS评分比较 治疗第4、8、12周末两组SE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4=0.417,t8=0.497,t12=0.627,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ERS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第12周末两组YALE-BROW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米安色林和氯丙咪嗪对强迫症的疗效相当,可能是米安色林能抑制突触前膜上的α2受体,增加突触间隙5-羟色胺(5-HT)的浓度,继而5-HT作用于5-HT1a受体和5-HT2a受体,增强5-HT1a受体和5-HT2a受体的功能,5-HT1a受体功能的增强直接发挥抗强迫作用;5-HT2a受体功能的增强继发导致多巴胺功能下降,从而发挥抗强迫作用[3-4]。治疗后第4、8周末研究组YALE-BROW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米安色林组总体病情缓解比氯丙咪嗪组快。本研究显示,治疗第4、8、12周末两组SE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两组不良反应相当,米安色林没有表现出不良作用小的优势。

综上所述,米安色林与氯丙咪嗪对强迫症的疗效和副反应相当,但米安色林起效快。可延长研究时间,远期观察米安色林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3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6):78-82.

[2] 徐勇,张海音.YALE-BROWN强迫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J].上海精神医学,2006,76(6):321-323.

[3] 喻东山.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选择和联用[J].四川精神卫生, 2011,36(2):127-128.

[4] 扬山根,张应全,亢万虎.文拉法辛与米安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照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 2006,21(1):41-42.

猜你喜欢
强迫症受体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
2,2’,4,4’-四溴联苯醚对视黄醛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