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近期疗效

2014-06-27 01:53辛家厚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脐血神经节小脑

辛家厚,陈 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 神经内科,安徽 合肥 230001)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小脑共济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1]。小脑是最常累及的部位,而脑桥、橄榄核、脊髓等部位也会受到累及,表现为站立和行走不稳、意向震颤、构音障碍、上肢精细动作差等[2]。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病情呈现为进行性进展,最终出现自主生活能力丧失,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药物治疗该疾病的效果不佳,本研究观察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近期疗效。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10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0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头颅MRI检查。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30~71岁,平均(45±5.4)岁;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ultiple system atrophy-cerebellar,MSA-C)患者发病时平均年龄(53±3.7)岁;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患者发病时平均年龄(38±4.1)岁。在移植前常规进行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心肌酶、凝血四项、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及腹部B超、胸片、心电图等检查,排除肾衰、心衰及外肿瘤等不适合进行干细胞移植的病例。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神经节苷脂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所有患者均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相关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知情同意书。每位患者行1~3次异体脐带血干细胞移植,脐血干细胞由解放军一零五医院干细胞中心实验室提供。第1次将干细胞混悬液15 ml通过静脉注射,其余将干细胞混悬液5 ml通过腰穿在10 min内缓慢注射入蛛网膜下腔,注射完成后嘱患者去枕平卧6 h。每次通过静脉和腰穿注入的干细胞数量是一致的,所包含的干细胞数量大约5×107~2×108,每次注射间隔为5 d。同时注射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针剂(黑龙江哈尔滨医大药业有限公司提供),针剂内包含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100 mg,磷酸二氢钠-2H2O 1.25 mg,磷酸氢二钠-12H2O 15 mg,氯化钠40 mg。用注射用水将针剂稀释至5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日,持续2周。在治疗周期内对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包括针灸治疗、PT及OT。

1.3 评定方法 使用量表评定移植前和移植结束后患者的状态。世界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共包含4个方面:动态功能(52分),姿势和步态(34分),眼球运动障碍(6分),言语障碍(8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包含两部分内容,躯体生活自理量表6项:进食、行走、上厕所、梳洗、洗澡和穿衣;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8项:服药、洗衣、做家务、备餐、打电话、使用交通工具、购物和自理经济。每个单项1分为正常,2~4分为功能下降。

2 结果

2.1 患者经联合治疗后,ICARS各项评分均有下降,治疗后动态功能改善9例,姿势和步态改善7例,眼球运动障碍改善1例,言语障碍改善3例,治疗后动态功能、姿势和步态、言语障碍的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ICARS评分(分)

2.2 患者经联合治疗后ADL的两量表评分均有下降,治疗后躯体生活自理改善7例,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改善7例,治疗后躯体生活自理量表总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分)

2.3 患者经联合治疗后平衡功能、运动协调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改善,治疗后ICARS、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分)

2.4 联合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1例治疗后头痛,2例腰痛,1~3 d后症状未经特殊处理已自然消失,无发热及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症状为运动失调和平衡障碍,病理表现为小脑蒲肯野细胞丧失,齿状核神经元脱失伴胶质变性,临床上以构音障碍和肢体共济失调为主要特征,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文献报道该病大部分有家族遗传倾向,同时与免疫缺陷、病毒感染、DNA修复功能异常以及生化酶缺乏等多个因素有相关性[3]。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发病初期多表现为动作反应迟缓,肢体摇晃,走路不稳以及准确性变差;中期出现眼球转动不平顺,容易产生影像重叠,说话含糊不清,吞咽困难,肌肉不协调,无法写字等;晚期出现肢体乏力,无法站立,严重的语言障碍。治疗该病的药物主要集中在改善脑代谢、调节脑内递质、抗氧化剂这几类。但是这些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只能发挥短期作用,无法从根本上阻止病程发展和恶化。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为许多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从血液病扩展到心肌梗死、糖尿病、肝硬化等疾病。本研究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脐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相同于骨髓干细胞的原始细胞,拥有免疫原性低,容易扩增,来源丰富,采集方便等优点。周艳辉等[4]对3例共济失调患者应用异体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后ICARS评分下降23.01±2.65,Berg平衡量表评分升高9.00±3.00。刘静等[5]对24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鞘内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除1例SCA患者治疗无效外,其余患者ICARS及ADL评分明显降低。张建武等[6]对216例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进行神经干细胞腰椎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180 d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从52.25±9.12升高到73.50±11.35。侯会荣等[7]给予7例患者移植6次异体脐带血干细胞,患者治疗后ICARS评分下降,最少下降9.5分,最多下降22分。本研究患者经联合治疗后,ICARS各项评分下降12.54±7.55,治疗后动态功能、姿势和步态、言语障碍的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ADL的两量表评分下降5.32±2.56,治疗后躯体生活自理量表总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与文献报道相一致。Nakamura[8]研究认为脐血干细胞移植结合药物、生物工程材料及其他手段进行综合治疗能够更好地修复受损脑组织。神经节苷脂是组成神经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神经发生、生长、分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春杰等[9]研究发现神经节苷脂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方面有积极意义。Naghdi等[10]报道神经节苷脂可激活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索的生长,减少兴奋性氨基酸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抑制毒性产物对神经元的损害。Tomo等[11]研究发现神经节苷脂能够减少葡萄糖乏氧代谢,加强有氧代谢,从而降低乳酸的生成量,发挥避免细胞损害和水肿的作用。李红星等[12]报道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大鼠在目标象限游泳距离和穿越平台次数均高于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大鼠。本研究患者经联合治疗后平衡功能、运动协调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改善,治疗后ICARS、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神经节苷脂可维持移植脐血干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使脐血干细胞更好地发挥分泌及增殖的作用。本研究患者联合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头痛、腰痛症状1~3 d后症状未经特殊处理可自然消失,无发热及其他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神经节苷脂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近期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估及研究,同时需要大样本进一步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乐琳,郭钢花,李哲.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案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3043-3044.

[2] 杨建中,吴伟,康立星,等.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脊柱脊髓损伤疗效回顾性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0,31(2):157-158.

[3] 邓许勇,周荣平,鲁凯伍,等.氯化锂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1):2436-2439.

[4] 周艳辉,王琦,余丹,等.异体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共济失调患者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7):866-867.

[5] 刘静,薛梅,朱玲,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及多系统萎缩小脑型临床分析[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0,6(5):257-260.

[6] 张建武,郭守刚,汪春娟,等.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疗效评定[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8):19-20.

[7] 侯会荣,李香社,范亚林.干细胞移植治疗共济失调七例[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9(4):287-290.

[8] NAKAMURA K,YOSHIDA K,MIYAZAKI D,etal.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6(SCA6):clinical pilot trial with gabapentin[J].J Neurol Sci,2009,278(1):1-2.

[9] 高春杰,张爱香,王晓彦.14例急性脊髓损伤应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联合神经节苷脂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227-228.

[10] NAGHDI M,TIRAIHI T,NAMIN SA,etal.Trans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into cholinergic neuronal phenotype:a potential source for cell therapy in spinal cord injury[J].Cytotherapy,2009,11(2):137-152.

[11] TOMO SAWADA,AKEMI TANAKA,KATSUMI HIGAKI,etal.Intracerebral cell transplantation therapy for murine GM1 gangliosidosis[J].Brain and Development,2009,31(10):717-724.

[12] 李红星,赵宗茂,金耀东,等.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对颅脑损伤大鼠海马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0):1846-1850.

猜你喜欢
脐血神经节小脑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脐血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早产儿脑损伤程度及后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研究
动动小手和小脑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1 例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1例以小脑病变为主要表现的Fahr’s病报道并文献复习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脐血IgE及母血IgE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白细胞介素-6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诱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