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挫伤患者血清CC1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4-06-27 01:53丁伯应杨小龙熊克品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胸部影像学肺部

吴 峰,丁伯应,杨小龙, 任 刚, 熊克品, 徐 东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胸心外科,安徽 芜湖 241001)

肺挫伤是较严重的肺损伤,在胸部创伤中较为常见。由于肺挫伤多因剧烈外力所致,故常伴有肋骨骨折、血气胸或其他器官损伤,因而增加了损伤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近年来国内外有动物实验证明多种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克拉拉细胞(Clara细胞)及其分泌蛋白(CC16/CCSP)的表达异常密切相关[1]。血清CC16作为急慢性Clara细胞受损及肺泡膜完整性评估的一项敏感指标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观察肺挫伤患者血清CC1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期望能找到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对肺挫伤及其易并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能早诊断,早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实验组为2013年6~12月本院住院肺挫伤患者42例,男性2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1.04±23.28)岁。肺挫伤患者致病原因为高处坠落伤(19例),车祸挤压伤(13例),暴力伤(10例)。相关研究[2]表明,肺挫伤范围≤20%为轻-中度肺挫伤,肺挫伤范围>20%为重度肺挫伤。本组患者胸部CT扫描,采用积分法测量[3]挫伤肺组织占肺组织体积的百分比,将肺挫伤范围划分为≤20%[实验Ⅰ组,轻-中度肺挫伤,24例,平均年龄(58.09±14.46)岁]、>20%[实验Ⅱ组,重度肺挫伤,18例,平均年龄(47.15±14.07)岁]。

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16例,男性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9.21±18.14)岁,且均无慢性病。

实验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实验组42例患者入院时均行胸部CT和血气分析检查,CT提示有单侧或双侧肺挫伤,肺内有范围不等的斑片状阴影,并排除肺部感染灶。其中有11例次患者依据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诊断为ALI/ARDS,39例次(92.86%)合并单侧或双侧一根至多根肋骨骨折,17例次合并血胸,31例次合并全身软组织挫伤,9例次合并其他部位骨折(上、下肢骨折,盆骨骨折)。所有肺挫伤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抗炎及补液等指南推荐治疗方法进行救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3例,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7例,其中因血胸行同期剖胸探查止血术的有5例。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指征[4]为:①连枷胸;②大量血胸、胸腔内活动性出血、持续性肺漏气或胸内损伤需开胸探查手术者;③多发性肋骨骨折断端错位明显,持续性胸痛难忍。

实验组所有患者经正规治疗14 d以上症状明显好转,且病情稳定。无1例自动出院或死亡。

1.3 实验方法 实验组取患者伤后24 h内(T1)及治疗1 d(T2)、3 d(T3)、7 d(T4)、14 d(T5)血清样本。抽取空腹血液3 ml,不抗凝,室温静置1~2 h,待上清液析出后,以3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待检。对照组体检清晨(T0)空腹抽取血液3 ml,处理同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原理检测人血清CC16水平,ELISA试剂盒购自武汉华美生物公司。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CC16水平;②比较实验组治疗前后CC16水平;③比较实验Ⅰ组与实验Ⅱ组治疗前后CC16水平。

2 结果

实验组肺挫伤患者T1~ T5血清CC16水平分别为(22.03±4.73)μg/L、(21.16±4.27)μg/L、(16.67±3.60)μg/L、(12.31±3.44)μg/L、(10.44±2.62)μg/L,与对照组T0(7.32±2.51)μg/L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82.55,P<0.01)。由表1和图1可见,实验Ⅰ组与Ⅱ组从T1到T5时点血清CC16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实验Ⅰ组与Ⅱ组各阶段血清CC16水平

3 讨论

肺挫伤是临床上肺损伤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为胸部钝性伤,表现为肺组织由于创伤而出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细胞沉积和炎性介质释放,使损伤区域发生水肿,大面积肺间质和肺泡水肿易引起换气障碍,导致低氧血症,通常无裂伤改变。肺挫伤发生率约占胸部钝性伤的30%~75%[5],肺挫伤发生后,病情复杂,常因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或其他部位损伤而容易被忽视,如果并发ARDS,病死率可达到56%~76%[6]。当胸部发生闭合性创伤后,由于大多数患者均可经保守治疗获得痊愈,故较难获得肺部病理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学研究。临床上对肺挫伤后肺部变化程度、发展与转归过程缺乏细致深入的认识[7],这也是肺挫伤临床与影像学方面缺乏统一的分期或分级标准的原因之一[8]。因此探讨如何诊断肺挫伤轻重程度、判断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Clara细胞是衬覆于远端细支气管的非纤毛上皮细胞,其分泌的主要物质CC16在肺上皮细胞衬液中浓度最高,为外周血的10 000倍,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的完整性是保持两者平衡的重要因素。Helleday[9]试验表明人血清中的CC16水平与非纤毛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量密切相关。Wutzler[10]报道ALI患者血清CC16水平明显高于非ALI者及正常对照组,并且不受全身损伤程度、年龄、性别及临床机械通气的影响。因此血清CC16可反映Clara细胞损害和肺-毛细血管屏障破坏。关于血清CC16在肺挫伤患者伤后及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关系,国内外目前仍少有报道。

本研究通过测定实验Ⅰ组、Ⅱ组肺挫伤患者伤后24 h内及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CC16水平变化,对比1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C16水平发现,实验组伤后24 h内血清CC16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提示肺挫伤初期肺部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屏障严重破坏,巨大的浓度差促使CC16由呼吸道进入外周血,血清CC16水平升高与肺挫伤发生有密切关系。肺组织在伤后炎症反应中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损伤组织发生充血、水肿,这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影像学可见肺挫伤一般伤后24~48 h斑片状浸润影变得更加明显。但本研究发现实验组在治疗1 d后,血清CC16开始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尽管肺挫伤早期患者肺部炎症级联反应仍可能在加重,影像学上表现肺损伤范围有扩大趋势,在干预治疗开始后患者肺部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屏障损伤已得到控制,而在治疗3 d、7 d、14 d后,血清CC16继续呈缓慢下降恢复趋势,并随时间推移不断降低。同时影像学复查情况表明患者肺挫伤病情也较入院时有所好转。提示血清CC16水平变化与肺挫伤患者治愈好转之间有密切关系。但治疗14 d后患者血清CC16水平仍未能下降恢复到对照组相当水平(P<0.01)。

实验Ⅰ、Ⅱ组之间对比(图1)发现,实验Ⅱ组患者血清CC16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较实验Ⅰ组升高,且实验Ⅰ组与Ⅱ组数据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肺挫伤患者血清CC16水平变化与肺损伤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认为CC16参与了肺挫伤的病理过程,说明血清CC16不仅可作为肺挫伤早期实验室诊断标志物,还可以观察其动态变化趋势来检测病情进展。

实验结果证明肺挫伤患者血清CC16水平变化可为临床早期诊断肺挫伤并判断病情轻重提供一定帮助,结合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并预测肺挫伤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血清CC16有望成为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生物学指标,但具体应用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庆欣,李增棋.Clara细胞分泌蛋白在肺损伤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1,9(1):57-64.

[2] ALLEN,GARY S,COATES,etal.Pulmonary contusion a collective review[J].Am Surg,1996,62(11):895-900.

[3] 赵耀德,程春霞,殷际平,等.积分法CT测量不规则病灶体积的实际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8(4):265-266.

[4] NIRULA R,DIAZ-JJ JR,TRUNKEY DD,etal.Rib fracture reqair:indications,technical issues,and future direction[J].Word J Surg,2009,33(1):14-22.

[5] LORRAINE B,WARE MD.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N Engl J Med,2002,34(1):1334-1349.

[6] 张华.重症胸外伤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0,1(6):785-786.

[7] SABISTON DC,SPENCER FC.Surgery of the chest[M].8th ed.Philadelphia(PA):Saunders Elsevier,2010:92-93.

[8] 于洪泉,王春芳,王振国,等.严重肺挫伤胸部 CT影像与临床病程分期[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急救杂志,2010,5(6):523-524.

[9] HELLEDAY R,SEGEMTEDT B,FOHBERG B,etal.Exploring the time dependence of serum Clara Cell Protein as a biomarker of Pulmonary Injury in Humans[J].Chest,2006,130:672-675.

[10] WUTZLER S,LEHNEA T,LAURER H,etal.Circulating levels of Clara cell protein16 but not surfactant protein D identify and quantify lung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injuries[J].J Tranma,2011,71(2):E31-36.

猜你喜欢
胸部影像学肺部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99Tc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