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应用研究

2014-07-03 05:06何春花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教学

何春花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的改革力度,大力提倡在高职院校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本文着重阐述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心力特征,并就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加强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 教育心理学理论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241-02

1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

通过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然而仍有少部分学生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一般具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比如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而且患者普遍存在着强迫、焦虑、敌意、抑郁、恐惧等各种症状的精神疾病,给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每个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低年级学生相比,高年级学生特别是准毕业生能够频繁的与社会进行接触,所承担的学习和工作压力比较大,对未知的社会会有种莫名的焦虑和恐惧感,心理出现健康问题的几率也明显偏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高职院校必须积极从教学工作和管理等方面寻找解决策略。导致学生患上心理健康疾病的因素有很多,现对其进行如下分析。

第一,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年后期到成年的过渡期,缺乏足够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很多学生缺乏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而且也不能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客观的正确认识,对于社会中的不良现象缺乏较强的分辨力和自控力,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很容易受其影响,久而久之,在心理上形成各种复杂的冲突和矛盾,出现心理问题。

第二,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与国际不断接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复杂的人际关系、激烈的人才竞争以及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目前价值观越来越呈现多元化趋势,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而高职院校学生没有本科院校的光坏,学习压力十分巨大,导致学生对自己狭窄的人际关系产生不满,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第三,尽管新课程改革要求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开设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却不能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得这门课程形同虚设。很多学生缺乏心理保健意识,一旦遇到问题以及遭遇挫折时,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排解这种不良情绪,不能进行合理的发泄和自我调节,以致心理平衡状态被打破,产生各种消极思想,甚至做出很多过激和不理智的行为,出现严重后果。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历程。高职院校作为学生成长的主要领路人和指导者,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对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一定要对症下药,不断感化和耐心教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 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充分应用在高职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树立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强化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现就对教育心理学理论如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进行有效应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调整学生心态,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力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经验和阅历都比较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差,在面对挫折时难以保持良好心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的依据,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以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为了自身的目标不断努力。仔细分析教育心理学理论,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活动是学生整个心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贯穿于学生认知发展、情感发展、意志发展甚至性格和能力形成的整个发展环节。但是,高职院校却对学习活动存在着十分片面的认识,认为学习活动只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大关系的心理素质却予以忽略,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心理认识,情绪和情感发展很不稳定,甚至出现思想畸形的现象,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只有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学生的责备和批评,而是多鼓励和表扬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由于身心发展水平、性格和环境等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均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教师应该及时和每个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对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当学生遇到问题和挫折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在老师的教导下,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逐步增强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力,从而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2.2 确定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使期望和效能保持在准确而较高的水平,避免出现由于目标过高使学生力不从心和目标过低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督促作用这两种现象。良好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该辅助学生按照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并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目标,以便树立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心理学理论认为,与外在鼓励相比,内在学习成就更激发人们的学习热忱,强化人们的学习动机。使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体现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就是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放在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进行结合,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2.3 理素质教育融入整个教学环节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教师要参考认知学派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引导学生利用以往的知识、经验以及心理结构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分析,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学生的优缺点,鼓励学生积极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从学生的角度来尊重和理解他们的言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教师要善于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的导入,通过语言的魅力使学生尽快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另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采取教学手段,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中,照顾到每个学生细腻的情感和心理活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避免和降低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隐患的可能性,从而使学生保持平衡良好的心理状态,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进行有效应用,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的自信,保持心理健康,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程宁.高职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应用初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0):207-209.

[2] 钟庆文.基于教育心理学语境的高职教学改革解读:知识与技能[J].职教论坛,2010(3):13-16.

[3] 李华平,黄江.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2012(3):89-90.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应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