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释疑中分享 在合作中成长

2014-07-03 05:45涂友琼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同乐互动有效教学

涂友琼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罗山县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正在进行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尝试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就是要实现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途径的有效教学。以问题为主线,主要是通过“师生共学”“师生互动”“师生同乐”的课堂活动来体现。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尝试学习 共学 互动 同乐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22-01

“有效教学·尝试学习”不仅是一个教学活动,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尝试学习、合作学习过程。它就是要实现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途径的有效教学。“以问题为主线”就是将文本知识问题化,为知识转化为能力搭建“桥梁”,经过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三个阶段的学习,使学习掌握文本内容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问题为主线”是“有效教学·尝试学习”的重要部分。它主要通过“师生共学”“师生互动”“师生同乐”的课堂教学来体现。

一、师生关系

“师生共学”,具体是指教师、学生在新课开始前的自学文本的过程中,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去发现文本中的教与学问题。学生将自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系统整理并展示出来。这一行动主要是在课前或课中实施,旨在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培养自主合作、尝试学习的能力,逐步养成自学的好习惯。例如:教学《比例尺》一节时,学生已有了比的知识和对地图、平面图的了解,轻而易举的在纸上画出同样大小的三角形后,通过比较,得出“图上的边长:实际的边长=1:1”。然后我问:“你能把一个长50米,宽30米的篮球场画在纸上吗?”学生面面相觑,小声议论着。有的在思索,有的边摇头边说:“篮球场太大,纸这么小,画不下!”这时,我慢慢地说:“生活中我们见到地图是怎样的?”很多学生马上意识到什么,露出了微笑。于是他们在我没进行任何讲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过的比的知识,把它的长和宽缩小若干倍,又借助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画了起来,很快有的同学就画好了,从而“比例尺”的概念也就自然生成了。

二、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指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度学习、探索、思考、评价后生成新问题。问题生成方式为自我生成、合作生成等,这一行动主要是在问题发现后实施,旨在实现有效知识迁移,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进一步学会发现问题,培养自主合作、尝试学习意识,提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教学“认识小数”时,一位学生问:“为什么小数点后面要分开读?如16.48,为什么不读成十六点四十八?”学生的问题出乎我的意料,我决定把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说为什么呢?”学生们低头沉思,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小数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为了区别整数和小数部分,所以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必须分开读。”另一位学生解释道:“因为小数部分的末尾加上0,大小都一样,如果按照整数读法就读不清楚了。比如,16.48如果可以读做十六点四十八,那么16.480就读作十六点四百八十,四十八怎么跟四百八十一样?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一位一位分开读。”“我发现从意义上来说这种读法也是不妥的。”还有一位学生说,“如16.16,整数部分的16表示一个十和六个一,小数部分并不表示一个十和六个一,而是十分之一和百分之六。”……经过学生的互动讨论,我也有了正确的解释,并及时进行了小结,学生们一个个恍然大悟。

三、师生同乐

“师生同乐”是指针对问题生成后又发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和评价,使文本课程的深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在“找规律”一课的后半节课,老师安排了一个“创造规律”的环节:老师和学生玩拍手、跺脚的游戏。老师说:“谁来试试看,创造一个规律,教给小朋友。”这时,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小男孩跑到了讲台旁,他摸头3次,跺脚3次。老师说:“你能把刚才那位同学表示的规律想办法表示出来吗?”学生操作后展示:有用学具表示的,也有学生是画出来的:“○○○△△△”,还有的学生是用数字来表示的:“111222”,还有学生是用文字来表示的:“头头头脚脚脚”。教师任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叶尧城,向鹤梅.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猜你喜欢
同乐互动有效教学
欧阳德宪:构建同乐村的“同乐路”
老少同乐
同欢同乐
映像畜牧业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