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曲棍球项目场员选材的研究

2014-07-05 01:17周君一王敬茹史东林何文革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曲棍球选材素质

周君一,王敬茹,史东林,何文革

德国乌尔默教授说:“培养当代世界冠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高水平的科学训练、优化的训练环境和运动员个人优越的天赋条件。”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训练条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水平差异越来越小,而运动员的天赋在提高运动成绩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印证了“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1]。目前国内外文献检索还未发现系统的曲棍球选材研究。

曲棍球运动是一项具有对抗的非周期性的速度和速度耐力项目,其运动特点可概括如下:体能是条件,对抗是基础,速度是保障,灵活协调多变是核心,技术是手段,短角球是关键,射门得分是目的[2]。正是基于曲棍球项目的这些特点,我们对曲棍球运动员进行了选材标准指标体系与评分体系的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国家队、四川队、内蒙古队、北京队、天津队、辽宁队、吉林队、上海队、江苏队及广东队一线女子曲棍球队场员共计117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健将级运动员55人,一级运动员24人,二级运动员38人。将运动员按运动级别分为两组,健将级运动员一组,一、二级运动员为一组。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曲棍球起源、发展及项目特点,选出与曲棍球运动员选材相关的形态、机能、素质、专项技术及心理指标。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项目特点及教练员问卷调查结果,对初选指标体系进行确定。

1.2.3 专家访谈法

对国家队、广东队、辽宁队、北京队等运动队资深专家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结果确定研究测试指标。

1.2.4 测试法

严格按照《运动员科学选材》测试细则的要求,对形态指标、部分素质指标和心理学指标进行测试;根据教练员、专家意见及成型的测试细则对素质指标、专项技术指标进行测试。

1.2.5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和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正态分布检验后剔除异常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2 分析讨论

2.1 形态指标分析

身体形态派生指标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经过正交旋转后,分类趋势较为明显。第一因子为上肢长度和身高因子,即上肢长/身高,指距-身高;第二因子为下肢长度和身高因子,即下肢长B/身高;第三因子为上肢长度因子,即前臂长/上肢长;第四因子为身体充实度因子,即BMI;第五因子为宽度因子,即骨盆宽/肩宽;第六因子为下肢长度因子,即跟腱长/小腿长A;第七因子为围度因子,即踝围/跟腱长。分析结果结合教练员经验,我们最终确定上肢长/身高、前臂长/上肢长、下肢长B/身高、骨盆宽/肩宽、踝围/跟腱长、BMI指标作为选材参考指标。这也与张全明的研究结果“曲棍球选材应注意选拔那些生物年龄小、下肢长和手臂长、修长型体态的运动员”[3]相接近。

表1 形态派生指标因子分析结果统计表

2.2 机能指标分析

生理机能主要指内脏器官系统的功能。曲棍球项目的急转急停、快速起动、短距离冲刺等运动强度大,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大,这就要求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的能力要高,且恢复快,所以在机能指标的选择中,根据专家调查问卷结果选取了肺活量/体重。

曲棍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肺功能,为承担较大运动负荷创造条件。肺活量/体重指数反映了人体每千克体重的肺活量,间接反映人体的肺功能水平。有关研究表明,肺活量受遗传影响较大,但可以通过长期训练、提高呼吸肌力量来提高。运动员需要有良好的呼吸机能和较大的肺通气量,这些都与肺活量有直接关系。从发展趋势看,曲棍球比赛越来越激烈,比赛时间也较长,要求肺功能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它是保证长时间工作能力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肺功能,就无法承受紧张的训练与比赛。优秀曲棍球运动员肺活量统计数据见表2。

表2 优秀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机能数据统计表

2.3 素质指标分析

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各器官系统机能普遍提高的一种综合表现,良好的专项素质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现代高水平竞赛取胜的决定因素[4]。

现代曲棍球比赛攻防对抗更加激烈,技战术打法不断丰富和发展,运动技术与运动素质密切相关,它是建立在运动素质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良好的运动素质,对掌握专项技术、承受大运动负荷和激烈的比赛、不断提高运动成绩、防止伤病以及延长运动寿命都有重要意义。曲棍球场员素质指标因子分析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 女子优秀曲棍球场员素质指标因子分析方差贡献

表4 女子优秀曲棍球场员素质指标因子载荷矩阵

表4可见,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素质指标第一主成分为力量因子,第二主成分为柔韧性因子,第三主成分为速度耐力因子,第四主成分为速度因子,第五主成分为灵敏性因子,第六主成分为爆发力因子。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证明:有时过分发展某一素质,则可能使其它素质受到抑制,各素质之间最有效的联系也遭到破坏[5]。各素质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一旦失调,就会影响身体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与继续提高。所以,在评定时还必须考虑到各素质的发展是否均衡,比例是否恰当。依据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以上的原则,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前6个因子,这些因子对原变量的解释程度高,可以充分代表原变量。经最大变异法旋转后得6个基本因子的负荷矩阵(见表4)。综合表3和表4,曲棍球运动员素质指标选择了原地侧抛实心球、坐位体前屈、25码冲刺、300码折返跑、运球绕杆和纵跳6个指标。

2.4 专项技术指标分析

根据专家调查问卷结果,曲棍球场员专项技术指标选择了10m往返捅球和箭头跑两项。专项运动能力是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技战术训练水平、心理训练水平、智力水平和意志品质等多因素综合训练形成的专门的运动能力,是专项技术与专项运动素质密切结合,在训练和比赛中反复表现出的高强度的运动能力。专项技术是运动员进一步提高水平的重要先决条件,如果破坏了正确的技术动作,人体整体素质、协调能力就会受到破坏,导致运动成绩下降。

10m往返捅球反映了运动员急跑急停、快速转身、爆发力、灵活性的综合能力,箭头跑反映了运动员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爆发力。

曲棍球运动是集田径的跑、球类的急转急停等特点于一身的综合性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力量、速度、灵活、协调等全面的身体素质,且以突然爆发的速度力量和智力因素高度结合为主的时间、空间、距离和速度比拼的结果来体现,运动员在较长时间、反复、多变的情况下,多个由静到动的小节中反复地起动折返和奔跑的攻防行动,10m往返捅球和箭头跑体现了上述技术,这是曲棍球运动员必备的能力。

2.5 心理指标分析结果

表5 优秀曲棍球场员心理指标数据统计表

现代竞技运动实践表明,心理状态对人的体力活动影响十分重要。运动员的自控能力与心理稳定性,是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的保证。尤其在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水平比较接近的情况下,心理品质就更显重要。许多研究都说明,心理因素是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运动员心理素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专家调查问卷确定了声光反应时和注意力测验两项心理选材指标。

曲棍球运动是项对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要求较高的运动员项目。很多比赛结果证明:具备高水平心理能力的运动员能在比赛中发挥的更稳定、更具灵活性,能依据比赛场上的情况作出合理决策。

反应是指人接受刺激后所做出的判断,其反应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大脑皮层分析与综合的能力。曲棍球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场上情况做出判断,及时跑位、传接球等,通过声光反应时的测试,可反映出动作的协调和节奏的快慢以及上下肢动作的分化抑制能力。曲棍球球速非常快,场上形势也是瞬间千变万化,需要运动员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可以说优秀运动员具有很强的判断能力与他们反应快而且准确是密不可分的。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人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那些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即使人舍弃一些信息,以便有效地加工重要的信息。没有注意的参与,任何活动都将无法维持与进行。在竞技运动过程中,不论是哪种体育项目,也不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认为注意力品质是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和比赛获胜的关键因素。我们对优秀曲棍球运动员进行了视觉跟踪测验。在曲棍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注意力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曲棍球比赛时间长,依据赛场上的要求合理地调节自己的注意指向,要求运动员具备克服注意分散、抗干扰能力,需要具有长时间的集中注意,需要运动员对一段持续时间里可能出现的不频繁而又无规律的刺激做出反应。

2.6 教练员经验评价指标

在选材研究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指标,人们无法通过客观测量将它们真实反映出来。例如,球感、实战能力等。但在具体选材中,它们又是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教练员长期从事训练工作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对运动员在这些方面的外在表现进行观察并给出客观的评价。在目前基础研究还无法测量或评价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本研究在运动员专项技术及心理两方面对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球感、实战能力、自控能力、自信心、意志品质指标为最终的教评指标。

本研究经过实际测试、统计学筛选等过程,在34项指标中最终确定优秀曲棍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如下:

上肢长/身高、前臂长/上肢长、下肢长 B/身高、骨盆宽/肩宽、踝围/跟腱长、BMI、肺活量/体重、坐位体前屈、25码冲刺、原地侧抛实心球、300码折返跑、运球绕杆、纵跳、10m往返捅球、箭头跑、运控球能力、传接球能力、防守能力、抢断阻截能力、射门能力、理解战术的能力、跑位能力、配合接应能力、实战能力、声光反应时、注意力测验、球感、实战能力、自控能力、自信心、意志品质。

3 优秀女子曲棍球场员选材指标评分表(见表6)

表6 优秀曲棍球场员(女子)选材指标单项评分表

4 回代检验

表7可见:各级运动员档次明显区分;女子健将级组74.1%的运动员综合评分都在三级以上,一级、二级组67.7%的运动员综合评分都在三级以上。这一结果说明,该综合评价体系能够较好的反映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可以用于优秀女子曲棍球场员的选材。

表7 优秀曲棍球女运动员回代检验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通过对国家队及各省市一线女子曲棍球队场员的测量统计,根据曲棍球项目的特点及实践经验,最终确定了女子曲棍球场员选材指标体系与评分体系。本研究确定上肢长/身高、前臂长/上肢长、下肢长B/身高、骨盆宽/肩宽、踝围/跟腱长、BMI、肺活量/体重、坐位体前屈、25码冲刺、原地侧抛实心球、300码折返跑、运球绕杆、纵跳、10m往返捅球、箭头跑、球感、实战能力、声光反应时、注意力测验、自控能力、自信心、意志品质指标为女子曲棍球场员选材指标体系,并制定出相应评分标准。

5.2 建议

1)重视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的选材工作,把科学选材和经验选材有机地结合起来。2)曲棍球运动是一项具有田径、体操、技巧、球类等运动项目特点的综合性项目,在选材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女子曲棍球的项目特点以及女子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3)在选材时既要全面考虑,又要根据曲棍球项目自身的特点有所侧重;既要看运动员的目前水平,又要看其发展潜力。另外,选材指标具有动态发展特征,参考数据要注意时代性。

[1]隗金水.运动员选材的选育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程冬美,于少华,鄂长安,等.曲棍球运动规律与我国曲棍球运动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6):67-69.

[3]张全明.选拔优秀青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后备人才初探[J].贵州体育科技,2008(3):24-27.

[4]邓立平.少年女子田径短跑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构成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1722-1723.

[5]裔程洪.排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1983.

猜你喜欢
曲棍球选材素质
对曲棍球比赛中短角球进攻得分重要性的探讨
女子曲棍球队运动损伤因素及体能训练干预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实木门窗的选材应慎重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