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艺术体操与技巧啦啦操运动技能迁移的研究

2014-07-05 01:18李春喜张庆宝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艺术体操竞技技巧

李春喜,张庆宝

竞技艺术体操和技巧啦啦操都有着强烈的艺术美,正以其绚丽的感染力和独具魅力的风格席卷着全球,成为全球体育界欣欣项目。跟着世界的潮流,我国体育的发展正以迅猛之势,展开对两个项目的开发,两体育运动项目同属难美性项群,在比赛中依据运动员所完成的动作的难度,优美程度和稳定性来评判成绩。针对两个运动项目的基本身体姿势、竞技能力等相似性以及运动技能迁移原理,综合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可以促进运动项目的发展。针对我国竞技艺术体操现有水平以及技巧啦啦操发展比较晚,可以有针对的进行人才资源的整合来促进我国技巧啦啦操项目的发展。这其实也是在为运动员的自身发展寻找出路,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竞技艺术体操和技巧啦啦操运动技能间的共同因素为研究对象即:基本身体姿态、操化动作、器械运动规律和竞技能力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网上检索,查阅了大量有关竞技艺术体操和有关技巧啦啦操的科研文章以及相关的教材,并进行了整理。

1.2.2 观察法

通过观看奥运会竞技艺术体操比赛以及中国全明星啦啦队锦标赛和世界啦啦队锦标赛视频,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和分析,以便更好的掌握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的特点。

1.2.3 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竞技艺术体操的技巧啦啦操运动对比分析,找出两个项目的共同因素和不同因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竞技艺术体操和技巧啦啦操的异同

2.1.1 竞技艺术体操和技巧啦啦操的相关

从表1和表2中分别从站姿、手型和操化动作的组合元素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竞技艺术体操和技巧啦啦操在基本身体姿态、操化动作有很大的相似性。他们都以自然动作、舞蹈动作等为基础,但并不局限于某种形式,都进一步吸收和融合了体操、技巧类的动作。

表1 竞技艺术体操和技巧啦啦操基本姿态的异同

表2 竞技艺术体操与技巧啦啦操操化动作异同

2.1.2 竞技艺术体操与技巧啦啦操的相异

从表1和表2中不难看出也有许多的不同之处。竞技艺术体操是以节奏为中心,以自然动作为基础,利用器械动作与身体动作的结合并完成规定的身体难度动作,要求运动员有很好的柔韧性、高度的协调性、良好的器械感,并在动作过程中合理调节各肌群紧张与放松的关系,控制好在不同空间和时间上肌肉用力的程度,避免不必要的肌紧张,动作自然、流畅。技巧啦啦操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蹦床技巧协会将其定义为:“技巧啦啦操是以训练有素的技巧罗汉造型,‘惊险优美的集体抛接,活泼有趣的单人技巧动作为基础,同时伴有操舞结合的统一形体动作,富有震撼力的音乐,具有号召力的口号、标语等,组成具有强烈鼓动性,感染性的成套动作,展现青少年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激情奔放、青春向上的团队精神。可知,技巧啦啦操是在音乐的演奏背景下,借助标语、口号、道具等表达青春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经过团队的难度表现,集体协作来追求集体的光荣。此外,两者在艺术的表现效果上有所不同,技巧啦啦操表演过程从头到尾始终保持激情满满、热情似火、充满自信,给观众带来震撼,能带动观众兴奋。竞技艺术体操给人以美的享受,看人与器械的完美结合,是美的艺术世界,使观众精神上得到愉悦。

2.2 竞技艺术体操对技巧啦啦操运动技能的正迁移

鲍威尔(Bower,1981)认为运动技能的迁移是把过去学习的某种相似动作,影响了新动作,并加速其技能的形成,就这样使以前学习过的动作,迁移到新动作上了。也就是说新旧运动技能间如果存在共同或相似因素,旧的技术动作则有助于新的技能的快速掌握。

2.2.1 相似的基本姿态、身体形态和操化动作

无论竞技艺术体操还是技巧啦啦操,都是以人的运动为基础,离开了有血肉、有生命、有情感的人去谈艺术是毫无意义。结合表1、2可知两者在基本的姿态的要求都可概括为:头正、沉肩、挺胸、收腹、夹臀。基本手位准确,手臂、腿部线条流畅。两个项目身体形态都要求形体优美、匀称、身高适中、体重较轻、肢体比例适宜。两个项目在操化动作上都要求将身体形态、动静态身体姿态融合在一起,都吸收了体操动作、舞蹈类动作以及技巧动作。这样竞技艺术体操队员在良好的基本姿态、身体形态和操化动作对技巧啦啦操运动项目将会产生积极地正迁移。

2.2.2 竞技艺术体操器械的使用规律可以促进技巧啦啦操的创新发展

通过视频资料可以了解竞技艺术体操向人们展示了人与器械的完美结合,技巧啦啦操向人展现高难度的配合,无不让人惊叹。表3是竞技艺术体操器械的使用规律,通过长时间持轻器械训练已经熟练掌握轻器械的使用方法及规律。如果技巧啦啦操可以借鉴轻器械的使用规律进行创新动作以及发展新的训练方法,那么技巧啦啦操项目也会得以进一步发展。

表3 竞技艺术体操器械使用的一般规律

2.2.3 竞技能力的相似性

竞技能力是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心理能力以及运动智能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在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表4 技能主导类难美性项目竞技能力各决定因素的等级评定

竞技艺术体操和技巧啦啦操同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在竞技能力决定因素上其中技能起决定性作用,体能、心理能力、运动智能起重要作用,战术能力起基础作用。对于竞技艺术体操和技巧啦啦操项目,首先动作的技术性强,以表现动作技巧,追求难与美的结合;动作的种类多,数量多,技术动作创新较快。在此方面上表现出了各有的独特性。但在体能、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要求上表现出相似性。

1)体能的相似性。体能是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掌握各类动作技巧的基础。它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等内容。对于技能主导类难美项群来说,全面的身体素质是必备的,突出表现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协调素质和耐力素质等方面。

①力量素质:力量在啦啦操比赛的成套动作中所占比例非常大,几乎是没有力量就没有难度动作,更没有高难的创新动作。成套动作中,力量性动作的增加,特别是复合型力量动作,把力量在啦啦操中的作用提到一个较高的位置。通过力量练习,可以增加腿部支撑人体各种协调能力以及立腰、立背的力量,还可以提高动作姿态的控制能力,使动作更富有弹性、节奏感和感染力。技巧啦啦操和竞技艺术体操对腰腹肌、下肢的弹跳要求很高。竞技艺术体操的跳跃动作多且幅度大,如,跳跃转体、跳跃结环等动作,这些动作在起跳前必须有有力的半蹲,以便有很好的推动力,在腾空状态也要有很强的控制能力,这就要求运动员腿部有较强力量。技巧啦啦操在做技巧、跳跃、叠罗汉等动作时对力量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从以上内容可以表明两个项目对运动员下肢力量和爆发力相当高。可以说两者在力量上要求无差别。

②柔韧素质:柔韧的好坏在比赛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柔韧能够增加动作幅度,是取得好成绩的必备素质。因此对于发展肩、髋、腰、腿的软开度成为重点,是能够使动作更加舒展,优美并能有效提高动作质量的关键。在竞技艺术体操中尤其重视这方面的练习,技巧啦啦操也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发展以求创新突破创造更好的成绩。

③协调素质:协调是指各个部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有效地完成任务的能力,协调能力是影响技术完成的重要因素。技巧啦啦操和竞技艺术体操在成套动作中均要以动作节奏、力度、幅度、速度和姿态造型的变化表现其独特的艺术美,这其中就要求节奏的变化,节奏就是“动力在时间、空间上得到合理的分配”,即如何合理控制肌肉的紧张与放松,因此,在成套动作中两个项目对于动作在空间和时间上肌肉用力程度的要求是一致的。

④耐力素质:耐力是成套动作得以完成的基础,两个项目都是以无氧运动为主的运动项目,因此,对于大幅度的跳跃、难度动作等对运动员的体力消耗很大,两个项目要想取得好成绩耐力素质上就必须加强练习。所以在耐力素质上要求也是一致的。

2)心理能力的相似性。技巧啦啦操和竞技艺术体操在自己的艺术表现上虽然都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但两个项目都有集体的配合动作,如:技巧啦啦操中的轿子抛、叠罗汉等,要求要有较高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合作精神;在竞技艺术体操的集体项目中双人、多人的配合,通过身体姿态与利用器械组合成独特造型,还有多人间的器械抛接都在体现着团体配合与协作。此外,在进行高难度的动作时,要求准确性、稳定性很高,此时运动员的心理对动作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难美性项群所必要的心理方面条件。因此,对于技巧啦啦操和竞技艺术艺术两个项目来说,它们都能培养运动员的勇敢,集体意识,队员间的相互配合。并且,在培养比赛情绪的控制和增强自信心方面也有很大相同点。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本文通过对竞技艺术体操和技巧啦啦操运动技能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并得出结果。2)通过对比研究得出竞技艺术体操和技巧啦啦操的在基本身体姿态、操化动作、竞技能力等方面有相似性。3)通过运动技能迁移的作用可以在两个项目的相似性上找到契合点,在项目间产生正迁移。也可以在两者不同点如竞技艺术体操器械的使用规律对技巧啦啦啦操进行启发并促进创新。

3.2 建议

1)根据竞技艺术体操和技巧啦啦操的对比研究,两项目在基本姿态、操化动作、竞技能力等方面有诸多的共同因素,依据运动技能迁移原理,竞技艺术体操可以对技巧啦啦操产生正迁移。那么,经过系统训练的竞技艺术体操运动员已经具备了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所需要的部分基本素质如身体形态、下肢力量、协调等,如果让不出成绩的竞技艺术体操运动员提前转项目进行技巧啦啦操的训练,这样技巧啦啦操则会如虎添翼,使技巧啦啦操项目水平快速的提升。2)虽然两个项目相似性很多,但是相异之处也不容忽略,可能会对于运动员有不少的影响。所以,在进行两个项目资源整合时,要充分分析不同因素,让运动员也要有分辨能力,在训练中合理的区分,以便运动机能快速提高。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艺术体操专修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杨锡让.实用运动技能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韦丽春.啦啦操中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07(9).

[5]沈芝萍,王瑞玉.艺术体操[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6]袁春燕.对我国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竞技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艺术体操竞技技巧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竞技精神
指正要有技巧
优雅背后的艰辛
浅谈艺术体操的审美体现①
分析现代艺术体操中舞蹈元素的融合途径①
提问的技巧
中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脊柱侧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