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

2014-07-05 15:01曾丽婷刘春城周小娜何小丹李丰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17期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曾丽婷+刘春城+周小娜+何小丹+李丰

[摘要] 目的 探析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 方法 将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母婴结局、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及遵医行为。 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及遵医行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遵医行为。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阶梯式健康宣教;PDCA循环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7-0103-03

Impact of stair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PDCA cycle nursing management o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ZENG Liting LIU Chuncheng ZHOU Xiaona HE Xiaodan LI Feng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Hep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 Heping 517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stair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PDCA circle nursing management o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regnant women of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0 cases in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stair healthy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PDCA cycle nursing care,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satisfaction, disease awareness and compliance behavior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disease awareness and compliance rat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Ladder type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PDCA circle nursing management is helpful to improve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satisfaction with care, disease awareness and compliance behavior of patients.

[Key words]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Stair health education;PDCA cycle nursing management

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平均发病率为9.2%[1],常合并感染、产科出血和抽搐等,造成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按照国际分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先兆子痫、原发高血压并妊娠和肾上腺疾病、肾病等继发高血压妊娠等[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和护理的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和提高护理质量。据报道,早期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婴结局[3]。但临床尚缺乏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我院入选12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分别予以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及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标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符合《妇产科学》第7版分类和诊断[4]者;孕前无高血压病史者;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疾病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将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28.4±4.9)岁,平均孕周(37.6±4.9)周。诊断分类:单纯妊娠期高血压23例(38.3%),轻度子痫前期18例(30.0%),重度子痫前期4例(6.7%),子痫1例(1.7%),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9例(15.0%),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5例(8.3%)。对照组年龄24~36岁,平均(28.8±4.5)岁,平均孕周(37.9±4.7)周。诊断分类:单纯妊娠期高血压23例(38.3%),轻度子痫前期17例(28.3%),重度子痫前期5例(8.3%),子痫1例(1.7%),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10例(16.7%),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4例(6.7%)。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和诊断分类等基线特征方面大体一致。endprint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包括一次性健康宣教,提供安静和整洁的病房环境,及时更换床单,指导正确的卧床体位,保持呼吸道清洁、通畅及合理饮食。观察组予以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①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根据PDCA模式确定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制定阶梯式健康宣教和护理计划,并根据患者的疾病史、诊断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全身评估,按照临床路径连贯性的思维方式制定阶梯式健康宣教;②阶梯式健康宣教:入院后予以阶段性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子痫护理和针对性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放松心情,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告知患者可能的母婴结局以及配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的实例,耐心解答患者疑虑,给予心理疏导;静滴硫酸镁时,严格掌握滴速及用量,准备好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出现中毒症状时,立即静注;重点监护危重患者,预防子痫,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诱发抽搐;除了基本的疾病知识教育外,强调静卧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尽量左侧卧位,鼓励经常按摩四肢,纠正不良饮食习惯;③记录健康教育时间、内容、方式及执行者等,利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评价宣教效果。记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比较两组母婴结局、护理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及遵医行为。

1.3评估标准

患者满意度评价标准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包括6项内容,总计6分,≥4分为满意,3分为基本满意,≤2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患者百分数。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比较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宫内窘迫率及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40.0%(24/60)显著低于对照组7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5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5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知晓率和遵医行为率比较

观察组疾病知晓率96.7%(58/60)和遵医行为率90.0%(54/60)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2/60)和50.0%(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知晓率和遵医行为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作为孕产妇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发于妊娠20周后或产后2周,部分患者出现水肿或尿蛋白,严重者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母婴死亡[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源于胎盘缺血、氧化应激以及母体免疫功能紊乱等机制的相互影响[6]。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改变血管舒缩因子反应性,增强对血管紧张素敏感度,减弱对一氧化氮的反应性,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7,8]。因此,在治疗中主要采取解痉、扩充血容量和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措施[9],提高供血量,且同时予以有效护理更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健康宣教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以往的常规健康教育随意性较强,教育过程中缺乏计划性,有时入院时将健康教育内容一次性灌输给患者,使患者难以理解和接受[10]。阶梯式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系统的教育方法体现了教育过程的针对性、阶段性和连贯性[11],使患者真正掌握有关疾病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解除不必要的思想压力,调动参与护理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减少子痫的发生。PDCA循环是在一切护理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P)、实施(D)、检查(C)和处理(A)的循环过程[12]。该管理模式有利于各项工作目标的完成,使护理工作有规律地运行,并保证分级护理顺利实施,科学地安排工作内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效率,有利于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利于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便于总结经验及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调整完善。

我院自采用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也有反馈的方法进行相关的阶梯式健康知识教育,并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后,有效提高了该类患者的健康水平,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的身心护理,对提高母婴结局起着重要作用。我院纳入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予以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并与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该模式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是一种低消耗、高效益的教育模式。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患者疾病知晓率及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该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遵照医嘱进行自我保健,改善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 林建华,杨孜,叶太阳,等. 第三次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术研讨会纪要[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4):319-320.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2版)[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6):476-480.

[3] 杨庆雪.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临床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87-88.

[4] 乐杰. 妇产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3.

[5] 罗金凤,李华凤.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3):369-372.

[6] 韦敬锡,李妹燕,蒋柳艳,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脂联素和胎盘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738,823.

[7] 张为远. 规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疗与管理[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6):401-404.

[8] 孙静源.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5):93-94.

[9] 章晓慧,刘正大,董有静,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及治疗的药物研究进展[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5):371-373.

[10] 冷秀兰. 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产前的健康教育[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125-126.

[11] 麦婉平,谢淑玲. 健康教育用于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3,(7):410-411.

[12] 王娜,侯荣.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21-222.

(收稿日期:2014-02-24)endprint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包括一次性健康宣教,提供安静和整洁的病房环境,及时更换床单,指导正确的卧床体位,保持呼吸道清洁、通畅及合理饮食。观察组予以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①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根据PDCA模式确定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制定阶梯式健康宣教和护理计划,并根据患者的疾病史、诊断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全身评估,按照临床路径连贯性的思维方式制定阶梯式健康宣教;②阶梯式健康宣教:入院后予以阶段性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子痫护理和针对性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放松心情,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告知患者可能的母婴结局以及配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的实例,耐心解答患者疑虑,给予心理疏导;静滴硫酸镁时,严格掌握滴速及用量,准备好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出现中毒症状时,立即静注;重点监护危重患者,预防子痫,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诱发抽搐;除了基本的疾病知识教育外,强调静卧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尽量左侧卧位,鼓励经常按摩四肢,纠正不良饮食习惯;③记录健康教育时间、内容、方式及执行者等,利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评价宣教效果。记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比较两组母婴结局、护理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及遵医行为。

1.3评估标准

患者满意度评价标准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包括6项内容,总计6分,≥4分为满意,3分为基本满意,≤2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患者百分数。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比较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宫内窘迫率及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40.0%(24/60)显著低于对照组7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5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5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知晓率和遵医行为率比较

观察组疾病知晓率96.7%(58/60)和遵医行为率90.0%(54/60)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2/60)和50.0%(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知晓率和遵医行为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作为孕产妇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发于妊娠20周后或产后2周,部分患者出现水肿或尿蛋白,严重者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母婴死亡[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源于胎盘缺血、氧化应激以及母体免疫功能紊乱等机制的相互影响[6]。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改变血管舒缩因子反应性,增强对血管紧张素敏感度,减弱对一氧化氮的反应性,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7,8]。因此,在治疗中主要采取解痉、扩充血容量和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措施[9],提高供血量,且同时予以有效护理更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健康宣教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以往的常规健康教育随意性较强,教育过程中缺乏计划性,有时入院时将健康教育内容一次性灌输给患者,使患者难以理解和接受[10]。阶梯式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系统的教育方法体现了教育过程的针对性、阶段性和连贯性[11],使患者真正掌握有关疾病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解除不必要的思想压力,调动参与护理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减少子痫的发生。PDCA循环是在一切护理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P)、实施(D)、检查(C)和处理(A)的循环过程[12]。该管理模式有利于各项工作目标的完成,使护理工作有规律地运行,并保证分级护理顺利实施,科学地安排工作内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效率,有利于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利于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便于总结经验及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调整完善。

我院自采用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也有反馈的方法进行相关的阶梯式健康知识教育,并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后,有效提高了该类患者的健康水平,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的身心护理,对提高母婴结局起着重要作用。我院纳入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予以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并与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该模式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是一种低消耗、高效益的教育模式。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患者疾病知晓率及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该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遵照医嘱进行自我保健,改善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 林建华,杨孜,叶太阳,等. 第三次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术研讨会纪要[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4):319-320.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2版)[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6):476-480.

[3] 杨庆雪.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临床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87-88.

[4] 乐杰. 妇产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3.

[5] 罗金凤,李华凤.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3):369-372.

[6] 韦敬锡,李妹燕,蒋柳艳,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脂联素和胎盘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738,823.

[7] 张为远. 规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疗与管理[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6):401-404.

[8] 孙静源.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5):93-94.

[9] 章晓慧,刘正大,董有静,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及治疗的药物研究进展[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5):371-373.

[10] 冷秀兰. 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产前的健康教育[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125-126.

[11] 麦婉平,谢淑玲. 健康教育用于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3,(7):410-411.

[12] 王娜,侯荣.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21-222.

(收稿日期:2014-02-24)endprint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包括一次性健康宣教,提供安静和整洁的病房环境,及时更换床单,指导正确的卧床体位,保持呼吸道清洁、通畅及合理饮食。观察组予以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①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根据PDCA模式确定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制定阶梯式健康宣教和护理计划,并根据患者的疾病史、诊断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全身评估,按照临床路径连贯性的思维方式制定阶梯式健康宣教;②阶梯式健康宣教:入院后予以阶段性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子痫护理和针对性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放松心情,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告知患者可能的母婴结局以及配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的实例,耐心解答患者疑虑,给予心理疏导;静滴硫酸镁时,严格掌握滴速及用量,准备好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出现中毒症状时,立即静注;重点监护危重患者,预防子痫,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诱发抽搐;除了基本的疾病知识教育外,强调静卧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尽量左侧卧位,鼓励经常按摩四肢,纠正不良饮食习惯;③记录健康教育时间、内容、方式及执行者等,利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评价宣教效果。记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比较两组母婴结局、护理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及遵医行为。

1.3评估标准

患者满意度评价标准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包括6项内容,总计6分,≥4分为满意,3分为基本满意,≤2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患者百分数。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比较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宫内窘迫率及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40.0%(24/60)显著低于对照组7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5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5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知晓率和遵医行为率比较

观察组疾病知晓率96.7%(58/60)和遵医行为率90.0%(54/60)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2/60)和50.0%(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知晓率和遵医行为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作为孕产妇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发于妊娠20周后或产后2周,部分患者出现水肿或尿蛋白,严重者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母婴死亡[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源于胎盘缺血、氧化应激以及母体免疫功能紊乱等机制的相互影响[6]。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改变血管舒缩因子反应性,增强对血管紧张素敏感度,减弱对一氧化氮的反应性,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7,8]。因此,在治疗中主要采取解痉、扩充血容量和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措施[9],提高供血量,且同时予以有效护理更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健康宣教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以往的常规健康教育随意性较强,教育过程中缺乏计划性,有时入院时将健康教育内容一次性灌输给患者,使患者难以理解和接受[10]。阶梯式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系统的教育方法体现了教育过程的针对性、阶段性和连贯性[11],使患者真正掌握有关疾病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解除不必要的思想压力,调动参与护理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减少子痫的发生。PDCA循环是在一切护理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P)、实施(D)、检查(C)和处理(A)的循环过程[12]。该管理模式有利于各项工作目标的完成,使护理工作有规律地运行,并保证分级护理顺利实施,科学地安排工作内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效率,有利于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利于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便于总结经验及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调整完善。

我院自采用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也有反馈的方法进行相关的阶梯式健康知识教育,并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后,有效提高了该类患者的健康水平,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的身心护理,对提高母婴结局起着重要作用。我院纳入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予以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护理管理,并与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该模式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是一种低消耗、高效益的教育模式。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患者疾病知晓率及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该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遵照医嘱进行自我保健,改善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 林建华,杨孜,叶太阳,等. 第三次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术研讨会纪要[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4):319-320.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2版)[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6):476-480.

[3] 杨庆雪.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临床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87-88.

[4] 乐杰. 妇产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3.

[5] 罗金凤,李华凤.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3):369-372.

[6] 韦敬锡,李妹燕,蒋柳艳,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脂联素和胎盘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738,823.

[7] 张为远. 规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疗与管理[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6):401-404.

[8] 孙静源.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5):93-94.

[9] 章晓慧,刘正大,董有静,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及治疗的药物研究进展[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5):371-373.

[10] 冷秀兰. 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产前的健康教育[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125-126.

[11] 麦婉平,谢淑玲. 健康教育用于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3,(7):410-411.

[12] 王娜,侯荣.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21-222.

(收稿日期:2014-02-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68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新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后抗高血压疗效观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护理对14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临床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