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周围占位性病变经皮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2014-07-05 15:04陈明英高小容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17期
关键词:护理

陈明英+高小容

[摘要] 目的 探讨在X线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护理价值。 方法 所有27例患者均经胸部CT检查确诊肺周围性占位性病变,在X线引导下对肺穿刺过程进行全程护理。结果 27例行穿刺术患者中发生单纯性气胸2例,占7.4%;痰中带血1例,占3.7%;无大咯血、纵隔气肿及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X线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度高的获得组织学诊断的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经皮肺活检;X线引导;护理

[中图分类号] R81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7-0116-03

Nursing experience of percutaneous biopsy of peripheral pulmonary space occupying lesions

CHEN Mingying GAO Xiaoro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Nanzh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in Hubei Province, Nanzhang 4415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value of X-ray-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puncture biopsy. Methods A total of 27 patients were diagnozed with peripheral pulmonary space occupying lesions by chest CT examination and received nursing during the entire lung puncture process under X-ray guidance. Results Of the 27 patients receiving puncture,2 patients had simple pneumothorax,accounting for 7.4%;1 patient had bloody sputum,accounting for 3.7%;None had severe complications such as hemoptysis, mediastinal emphysema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Conclusion X-ray-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puncture biopsy is a safe, effective and accurate method to obtain histological diagnosis. Close observation of disease changes and necessary nursing measures are the key to successful puncture.

[Key words]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X-ray guidance; Nursing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经胸部CT或胸片检查发现肺周围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行经皮肺活检穿刺术。在进行穿刺前、穿刺过程中及穿刺后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配合医生的治疗,可提高肺活检的确诊率,明显减少并发症。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27例,均经胸部CT检查确诊为肺周围占位性病变。病变直径可测量,选择邻近胸膜且直径>2 cm为穿刺对象,排除穿刺禁忌证后进行检查。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32~87岁,平均58.7岁。

1.2 穿刺方法

进行X线透视,在电视监视下进行正侧位观察后,在体表放置定位标记。结合胸部CT检查确定的病灶大小及部位选择进针的角度、深度和合适的活检针。在选定的穿刺部位,将穿刺套管针针尖置入确定的病灶内,于屏气状态下击发自动活检针取材,将组织条置入稀释甲醛溶液中送病理检查。根据病灶大小、患者耐受情况、取材组织样本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可重复选取2~4块组织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2结果

本组病例27例,恶性肿瘤23例;2例找到异型细胞,行第二次穿刺后确诊为肺癌;炎性假瘤1例,肺结核1例。27例患者中,并发气胸2例,胸片提示肺压缩15%,经制动、卧床休息、吸氧处理,5d后气胸完全吸收。1例痰中带血,服用云南白药胶囊0.5 g(po tid),连续3d后未再出血。无大咯血、休克及穿刺针道种植转移,与文献报道一致[1]。

3护理方法

3.1穿刺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 患者对疾病充满矛盾,希望早点明确诊断,得到及时治疗;又担心诊断为肺部恶性肿瘤,治疗疗效不好,生存时间有限。对肺穿刺过程中的配合、疼痛程度及穿刺的安全性等充满担忧。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宣教,详细介绍穿刺过程、如何配合医生及护士操作,局部麻醉疼痛轻微,并发症很少且发生率低;出现并发症后有相对应的处理预案,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主动配合治疗。②详细询问过敏史,协助做好常规检查,如凝血功能、肺功能、心电图、血常规等,充分掌握经皮肺活检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对咳嗽剧烈患者,备好镇咳药;对明显焦虑患者,可遵医嘱予安定5mg肌注。必要时术前20min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减少术中低血糖的发生率。主要物品准备:胸腔穿刺包 1 个,穿刺针采用 TSK株式会社生产厂商生产的SAG-18160活检针1 个(型号18G,长度L-160mm),并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包括吸引器、氧气通路(鼻导管或鼻面罩吸氧),准备气管插管无菌包及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尼可刹米、地塞米松等)。X线透视室机房进行清洁及紫外线消毒。③术前晚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如温水泡脚、按时熄灯。若患者严重焦虑、失眠或烦躁不安可向家属解释后建议陪护,嘱其与患者聊天缓解心理压力,分散注意力,放松心情;仍难以控制可酌情镇静处理。术前4h禁食,防止因穿刺引起胸膜反应引发恶心、呕吐。endprint

3.2穿刺中护理

①协助患者摆好合适的体位,轻声与患者交流,动作轻柔,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根据穿刺部位选择合适体位穿刺。前胸部病变可选择仰卧位;后背部病变选择俯卧位;两侧病变选择健侧卧位。对可能配合不够及耐受性差的患者可加用床栏。在健侧上肢开通静脉通路备用,为紧急抢救患者节约时间。②术中予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呼吸次数。配合医生消毒,协助选择最佳穿刺点及深度进针。经5%利多卡因逐层局部麻醉到胸膜后,换用活检套管针穿刺进针到达预定深度,激发针芯自动取材。在缓慢进针过程中询问患者的局部感觉。局部麻醉过程皮下注射时有刺痛性,可耐受;随后缓解,通过肋间隙慢推利多卡因时局部酸胀感为正常感受,不必担心;到达并通过胸膜时观察有无心悸、胸闷、出冷汗等。观察心电监护上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次数,如出现明显异常波动需停止操作查明原因。同时观察患者的精神、神志有无改变;面色、甲床及皮肤是否发绀;反应是否灵敏;胸廓运动幅度是否改变。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穿刺,查明原因,根据症状发生的原因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3穿刺后护理

穿刺术结束后局部消毒包扎。经X-Ray透视检查明确有无气胸发生;包块周围有无渗出、肺部阴影面积是否变大等变化。患者坐轮椅,由护士护送回病房,术后患者取穿刺点向下卧位,做好床边交接。嘱患者卧床休息12h;避免剧烈咳嗽,观察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及神志)变化;观察有无胸痛、胸闷、心悸及呼吸困难、咯血等情况。少量气胸(肺压缩10%以下)者,可予低流量吸氧、卧床休息,1周内自行吸收好转。痰中带血丝者,嘱患者不用紧张,告诉患者为常见并发症,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加用镇咳对症治疗,一般1~3d后会自行消失[2]。咯血 1 次量超过50 mL,马上通知医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床边备好吸痰器、抢救器材及药品,观察有无窒息表现。给予立止血 1000 U静脉推注,止血敏、止血芳酸静滴。出血多为自限性,大量出血少见。若大咯血内科药物难以控制或活动性出血迁延难以消除时,可进行肺动脉栓塞治疗,或请胸外科手术治疗。术后24h后再胸透一次。

4讨论

经皮肺活检可以克服常规纤支镜检查的局限 ,能对纤支镜不能到达的肺外周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自动活检针获取的组织条标本与透视下经纤支镜肺活检相比较,其准确性高、标本足够大、患者感觉相对轻松,对肺部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准确率可达90%以上[3]。气胸及痰中带血为常见并发症。各家文献报道气胸发生率12%~54.3%[4],我科为7.4%,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局部及肺内继发性感染、经穿刺针道肿瘤种植发生率较低。气胸发生的原因可能与病变距胸膜的距离、病灶的大小、穿刺时间长、最大径>4cm的肺内活检长度、较小的穿刺针与胸膜夹角、操作者缺乏经验等有关[5]。可指导患者平静呼吸和屏气训练: 让患者平静呼吸数次后屏气,反复锻炼至屏气时间可达到10s到达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6]。国外文献报道经皮肺穿刺活检出现的并发症通常比较轻微,一般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7],不需要做特殊临床处理。肺活检穿刺后患者在等待结果时易产生多疑、担忧等不良心理,通过精心的护理同时给予心理安慰,以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及治疗[8]。所有患者经内科治疗、观察疗效、 随诊影像学观察肿块变化或外科手术送病理检查 , 与经皮肺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无一例误诊[9],经皮肺穿刺活检是目前公认的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的微创诊断方法。护理人员在此项操作中,应做好宣教工作,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使其了解病情及诊断、治疗方案调整的经过;能大致了解治疗效果及预后。使患者能主动参与到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对诊疗及护理效果起到积极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临床护理工作,可以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向医生报告,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的目的,使患者得到最佳医疗护理综合服务[10]。严密的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医师操作、术后做好病情观察与护理均是穿刺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徐玲,陈文萍,徐晓峰,等.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367例临床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242-1243.

[2] 逄淑静,张洪岩.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68.

[3] 赵珊,张云辉,冯海萍. CT引导下手动弹簧切割活检针经皮肺活检术在肺周围型病变诊断中的价值——附49 例分析[J]. 新医学,2010 ,41(1):30-31.

[4] 陈克敏,黄蔚,吴志远. 胸部经皮穿刺活检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置[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5):533.

[5] 倪颖梦,时国朝. CT引导下肺穿刺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2):198.

[6] 杨军波.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96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6): 496-499.

[7] Hiraki T,Mimura H,Godara H,et al.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pneumothorax and chest tube placement after CT fluoroscopy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procedures conducted over a 9 year period[J]. Am J Roentgenol,2010,194(3):809-814.

[8] 李燕奎,周伟清.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穿刺的护理配合[J]. 全科护理,2013,11(4):1120.

[9] 卢志军,丁月梅. 余江清. B超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8(18):152.

[10] 何代兰,王小芳.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与护理[J]. 安徽医学,2011,32(4):535-536.

(收稿日期:2014-01-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