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方法探究

2014-07-07 01:00施晓艳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6期
关键词:活动课瀑布学习动机

施晓艳

语文课要改变那种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局面,必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半年来,我努力探究教学方法,力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乐学语文,会学语文,现总结如下。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语文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在情境设置上,我使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情境展示法。即通过诸如录像、音乐、课件等教学手段来展示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渲染适当的课堂氛围,以感染和教育学生。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很兴奋,注意力集中。如我在讲《紫藤萝瀑布》时是这样导入的:提到瀑布你脑海里浮现出什么情景?(学生想象并说说)然后放瀑布课件:我们知道气势磅礴的中国第一的黄果树瀑布,还知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但紫藤萝瀑布是怎么回事?和瀑布有什么联系?这样学生脑海里想象着瀑布的宏伟景象,被带入情境中去,并设置了悬念。学生就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2.角色扮演法。即结合教材内容,模仿某种典型情景,让学生担任一定的角色,去展示情境,在角色体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如在讲《皇帝的新装》时我布置学生表演游行一幕。在表演准备中,学生认真揣摩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并创造性地拿来了花纸伞,还做了王冠,把文章高潮部分表演得惟妙惟肖。这样,学生要把自己想象为故事中的人物,就赋予了学生一个角色,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完成任务,因为学生要完成好任务,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做好“角色”要做的事情,这样不知不觉地发挥了学生深藏的创作潜能。

3.身份设定法。我在教学活动中有时给学生设定身份,然后给他们问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在讲《紫藤萝瀑布》时,我这样分组设置:假如你是植物学家、画家、文学家、哲学家,请你从不同角度来鉴赏这篇文章。赋予学生这样的身份,学生一看自己也可当专家,很得意,于是仔细研究起文章来,要像样地发表一下专家见解。在《看云识天气》学习中,我请学生假设自己是气象专家,观看云图预测天气。然后我播放各种云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与课文对照,辨别是哪种云,然后预报天气。学生兴致一下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认真观察图片,分析课文语言,积极回答问题。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真正动了起来,并且锻炼了观察、分析、判断、表达等各方面能力。

二、尝试开展语文活动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动起来

语文活动课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因而它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穿插了一些和语文学习息息相关的活动,如“招聘会”“广告中的语文世界 ”、“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硬笔书法比赛”等语文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大部分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活动中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不能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是至关重要的。

二是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在开始活动中,我发现只有前半部分学生能认真地投入课外活动,而惰性强的学生却没有行动起来。我一方面用发奖、出展板的形式鼓励,另一方面强制每人必须参与并上交活动成果,记平时成绩。语文活动课应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积极参加语文活动。不应仅仅让一部分学生“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

三是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语文活动课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地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如《走近月亮》这一活动中,我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月亮的诗词等文学作品并加以赏析归类,还让他们自写有关月亮的诗词和片段描写。这样学生的文学底蕴丰厚了,欣赏、写作能力也提高了。

三、课堂上激发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首先,应先解除学生迷信书本、老师,怕别人笑话的思想顾虑和束缚,鼓励其大胆积极地思考、质疑,鼓励其勇于发现和创新,在课堂上形成民主风气。

其次,课堂组织讨论答辩。对于那些在自学中不会的问题又是教学重点、难点,那么就在课堂中通过组织讨论来共同解决,我引导他们谈看法,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生探疑过程中我尽量做到不用预设的结论去束缚学生的思想,尽量使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几个月指导、尝试后,在质疑方面,多数学生都能提问了,少数学生已经可以提出有分量有创新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进行质疑的重要学习方法。在学习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同学提问偏离重点,只能问一些无关紧要、鸡毛蒜皮的小问题,问不到点儿上,有时在课堂上会浪费精力和时间,这还需我进一步对学生质疑进行调控,指导。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质疑,如可引导学生从文章语言、结构、刻画人物性格等方面质疑,这可避免提问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

经过半年实践,班上大部分学生能较快适应这种教学方法。上课思考解答问题表现得活跃、敏捷、有思路、有创新。这改变了学生直接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法,促进了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点尝试。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那样教学必然能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必然会乐学、爱学、会学!我应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在课改实践中不断摸索适合的教学方式,争取取得更好成效。

(作者单位:北京市延庆县第三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活动课瀑布学习动机
瀑布之下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瀑布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