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案例

2014-07-09 01:53杨秀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战略笔者资源

杨秀石

一、学情分析

在当今社会中,资源、环境、人口问题突出,对此初三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而且这些内容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在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科学等学科的课堂中都有涉及,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还是比较淡薄,仍然普遍地存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故需要升华其思想认识,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在行动上要进一步引导和落实。而且对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发展的过程,怎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学生知道一些却不能清楚地理解和表达。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提供详尽的材料,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相应的答案。另外从认知能力上看,初三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占有优势地位。但是,初三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存在局限性,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还是以大量的图片、生活中具体的实例来为感性经验提供支持。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掌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知道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2.能力目标:具有在正确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坚持保护环境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采取举例法、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等等。

五、教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笔者最初备课的时候,主要考虑如何从国家的角度,让学生对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对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但考虑到初三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这一课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笔者决定还是以学生为本,选择了与他们实际生活经验相符的材料展开教学活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以展示两组图片作为导入,虽然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了解到了目前所存在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但两组图片所形成的巨大反差,还是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当学生对这些问题在感性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讨论目前我国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这一环节就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所走的发展道路所存在的问题。紧接着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结局会是如何?”在学生思考回答之后,笔者又展示了一组电脑制作的世界末日的图片,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告诉他们按照传统的发展方式,那只能是死路一条。“那怎么办?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从而转入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提供资料,向学生介绍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过程,以及目前大家所达成共识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且让学生了解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和一些具体的政策。在了解了这些理论和政策的相关知识之后,如何让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体会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让他们认识到作为中学生也能为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个学生调查的环节,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校园里与可持续理念相违背的行为,并提出一些建议。通过调查让学生看到原来大家平时的习惯和一些不经意的行为正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同时学生提出的建议也让大家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中学生也能为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不可以与世界割裂开来,因为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就是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而且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这些发达国家也远远领先于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虚心的态度,积极地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经验。那么怎样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表现呢?选择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作为学生了解这一内容的窗口是非常合适的,首先这次世博会的主题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其次很多学生去上海参观过世博会,他们可以谈谈自己的体会;最后在世博会上各个国家所展示的东西都是最先进的低碳、环保科技的成果。而这一环节的设计的确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这一节课基本上达到了笔者预先所设置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但经过总结和反思,也看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向学生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国家政策的内容时,感觉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如果这一环节能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内容,并由学生来介绍,这样效果肯定会更好;在讲述资源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展示了一些图片,所以学生只停留在感性的认识,如果能够结合一个实例展开讲述,就可以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还有就是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过于简单,只用“好”“不错”之类的词作评论,虽然表面上也给了学生一些鼓励,但总感觉回答问题的学生并没有受益,而且他们对这样的一种鼓励兴趣也不大。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用描述性评价,若好,说出具体好在哪里,若不好,则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然后再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把握课堂的节奏,如何鼓励学生,让他们更有积极性,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战略笔者资源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老师,别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我给资源分分类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资源回收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