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研究

2014-07-09 02:41徐雷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高中历史知识点

徐雷

作为教师,一生都在追求一个目标,就是用心教学,用爱奉献,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业中,学有所成。高中历史生命课堂,是将历史知识与人文理念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成长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生命的教育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强调教师负有引导学生心灵成长的责任,改进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

一、高中历史生命课堂的价值维度

1.尊重史实生命力,体会历史的内涵

我们不可否认,历史是有生命力的,它的内在张力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尊重历史这个科目作为一种文化所被赋予的生命力,让学生体会历史学科的内涵。例如在教学高中历史教材《五四爱国运动》一课时,笔者将学生的学习目标设定为了解五四运动兴起的背景和过程,学生、工人和商人为争取国家主权而奋斗。首先分析五四运动前中国面对的困难,袁世凯的卖国行为,巴黎和会上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侮,中国山东主权的无法恢复,并让学生通过表演感受五四运动前期中国面临国将不国的危难,理解当时学生心中的愤怒和悲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在体验中融入“生命”

何为生命课堂?何为生命教学?那就是要让学生受到情感的触动,将其心灵与历史课堂学习融合起来,用心感悟历史。

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些认识,俄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革命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所了解,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以往的理论有什么不同,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内涵有什么不同,俄国十月革命是怎样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以及革命的曲折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加深认识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实践探索。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才是真正的生命课堂。

三、高中历史生命课堂的打造策略

1.理解真正的历史课堂

学习历史是否只靠死记硬背?我想有一些教学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就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会学生具体的知识点学生只会答题,教会学生人生才是真正的历史教学。笔者在进行新课导入这个环节时,通常习惯对课程进行以下的分割操作:首先对这节课的内容作一个简要的概述,接着结合意境分析,然后给学生布置前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我一起进行深入的学习,最后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全方位地展示所学知识点。这样的课程设计并不是为了让学生仅仅了解知识结构,而是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并在这个环境中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有一个可以全方位体验我国文化之博大的平台,这样的观点体现了我国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

2.引导感悟性学习

高中历史教材设计符合生命历史课堂的教育理念,比如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完美结合,自主探究课单独作为学习的知识点被提出。笔者在组织学生自学《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这一课时,让学生寻找为近代政体变革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并在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思想和实践了解的基础上,体会中国人对近代政体的不断探索;在了解不同思想产生背景的基础上,体会近代中国各种政体的不断碰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个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人们对生命的领悟是无穷尽的,其领悟水平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教育者可以用生命课堂教学去丰富学生的人生内涵。

参考文献

[1]刘春治.浅析生命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和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

[2]芦雷.中西方生命观的历史回溯——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王秋香.如何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J].东方青年·教师,2011(9).

[4]马喜春,于伟峰,张全雷.对我国传统德育中生命教育的历史追溯和现代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

[5]余冬意.给生命开一扇窗——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2).

(责任编辑 庞丹丹)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高中历史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