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工程为契机 加强法医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2014-07-10 06:06李生斌魏曙光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2期
关键词:法医学法医精品课程

李生斌,魏曙光

(西安交通大学 法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而依托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科于1953年创建,在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了第一个法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积累,2005年获校级和陕西省法医学精品课程、2009年获国家级法医学精品课程。在创建法医学国家精品课程这5年里,作者及团队紧密结合“质量工程”建设,在教材建设、教学团队、资源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性工作(见图1),产出了多方位、立体化建设成果,在推动法医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图1 以“质量工程”为核心,加强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示意图

1 精心规划教学内容,建设精品教材

教材是“质量工程”建设的基础,直接反映了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院的教师们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致力于教学与科研的协同促进与发展,教材建设紧跟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针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技术、新标准,及时修订教学大纲,更新、加深、拓宽教材内容。由李生斌教授主编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法医学》(第二版修订)和《法医学》电子书包,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科建设和司法实践,在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问题和突出服务主题行业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增加了实践典型案例分析、法医学鉴定数据库、学科发展新理论、新知识和国际法科学技术新进展;法医学电子书包立意新颖,以海量医学内容资源、矩阵式架构设计、全媒体立体化方式呈现、多终端跨平台应用,突破了现有医学教育传统模式,对提升我国法医学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增强法医学教育的活力、创新力、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5年来,该学院先后有25人次参加法医学国家规划教材、数字规划教材的编写。同时建成了法医学图谱、试题库、实验指导等系列教学辅助丛书。立体化教材建设,改变了传统法医学教材单一性、覆盖面小的局限性,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教学水平的提升,满足了法医学专业教学和鉴定业务的需求,成为法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法学、公安等相关专业的学习用书。由团队多名教师参与编写出版的《法医物证实验指导》、《法医毒物分析实验指导》、《临床法医学实习指导》、《法医病理实验指导》、《法医检骨与颅相重合》等实验教材也广泛用于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的实验教学。

2009年,该学院法医学团队承担的“法医学全国规划教材建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刑事科学技术》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此外,由李生斌教授主编的《法科学》、《人类DNA遗传标记》、《电泳技术》、《法医DNA技术原理与应用》等著作已用于研究生教学、本科生自学参考以及法医学司法实践技术指导,产生了广泛的教学效果与社会效益。

2 致力于完善教学实践环节,建立了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开放性实验和专业实习。“夯实基础、推陈出新、培养技能”是对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思路。通过教学科研共享重点实验室与法医学现场教学基地建设,作者及团队完善教学实验、实践环节,实现理论、技术和司法实践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实战、创新的能力。

完善实验教学,实现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996年该学院成立法医学实验教学中心,1997年被批准为陕西省法医学重点实验室,1999年被批准为卫生部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共建法医学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共享重点实验室全面承担法医学实验教学任务, 根据学科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求,对法医学教学实验和开放性实验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形成专业教学实验室特色与优势。先后自主开发蜡塑模型、组织标本、显微切片、司法鉴定软件等教学资源;结合专业特色和教学理论知识模块,建立了验证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内容分为必做、选做和自行设计三个模块;整合传统实验设计,新增 DNA 分析、基因组学、动植物鉴定、转基因动物、生物信息分析等内容,形成了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理与毒分、法医病理学和法医人类学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巩固、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专业实验技术、分析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实验室在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面向学生开设不同层次的开放性实验项目,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训练,先后承担完成了《朱鹮鸣声行为及相关基因研究》、《西汉张安世家族墓群动植物鉴定和家谱DNA识别》、《不同性别大鼠对急性CO中毒的敏感性研究》、《乙醇对大鼠急性CO中毒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实践教学环节不仅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而且通过验证性实验帮助学生领会了理论知识,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实习基地,实现学科知识与司法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实战能力。法医学是融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需要通过不断的参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战能力。根据1994年卫生部、公安部和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公安机关法医教育培训的意见》(公通字[1994]77号)的文件精神,该学院依靠自身优势相继在全国创建了19个法医学现场教学基地,聘请了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骨干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基地教学充分利用丰富的案源,以案例为导向,让学生在实际的现场勘查、物证提取和检验中,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形成了法医学理论、技术和司法鉴定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法医学实习基地不仅承担了全体学生的专业实习任务,全面提升了学生社会服务和实战能力,为当地的司法实践提供了优良、规范的鉴定服务,同时,基地的实习经历也较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为提高实习基地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作者及团队采用进修、学位教育、科研合作等方式,加强对教学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多次受到当地公安、司法机关和上级部门的好评。

3 加强教师骨干力量培养,并建全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和保障。通过优秀教师骨干选拔引进机制、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设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科研双优的、可持续发展的团队,保障法医学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平。

3.1 建立了优秀教师骨干选拔和引进机制和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科研双优团队

该学院法医学师资队伍在国家和学校的支持下,通过“十一五”、“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制订了相应的优秀教师骨干选拔和引进办法,为优秀团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先后聘请国际著名法科学家刘耀院士来校工作,引进美国芝加哥大学毒品依赖领域著名的学者徐明教授作为长江讲座教授等。通过开展教学法研讨活动,采取学术交流、教学督导、授课比赛等措施,形成了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业务素质精良、爱岗敬业、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引领法医学科进步的教师和技术骨干队伍。

法医学教学团队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具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团队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为己任,通过学科创新、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三者紧密结合的建设途径,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使学生不仅学到专业知识,了解科学方法,受到科学的熏陶,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法医学教学团队承担了全校法医、临床、口腔、生物、法学等专业本科生、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开设的13门主干课程:法医学(国家级精品课)、刑事科学技术、法医法学、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理学、毒物分析学、人类学、临床法医学、法医精神病学及精神病学、法医学概论以及针对研究生、留学生开设的法医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基因检测与分析、人类DNA遗传标记等课程。每位教师在承担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充分体现本学科专业已经形成的特色和优势,不断更新理念,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于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并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

3.2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设可持续发展教学团队

青年教师是学科未来的储备人才,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是国家质量工程建设的长期战略。该学院采取国内培养与出国进修两种途径,从教学、科研、自身培养等方面制定了完整、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国内培养:坚持听课、试讲和岗前培训制度,组织青年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授课,研读中英文教科书,至少系统跟随本科生听一轮理论课教学,积极参与学生的答疑工作,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使他们能够学习、领会高年资教师宝贵的授课经验。每名青年教师必须至少担任过一个年度的教学组长,协助教学主任完成该年度教学任务,使他们尽快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改革、讲座、院、校级的授课比赛、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等工作。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使师资队伍后继有人,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展教学法研究,不定期地举办教学方法研讨会,讨论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交流教学经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积极培养,目前青年教师已成为本学科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出国进修:创造机会和条件(包括出国、进修、攻读学位、硬件建设等方面),选派教学效果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一流大学学习进修,支持青年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使青年教师加速成长。在国家留学基金、CMB项目基金等的资助下,先后有12名中青年教师从国外学成归来,目前已经形成了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本学科的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上述措施有力的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已形成可持续发展队伍,在承担国家教学、科研任务和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培养等方面具有坚实的人才基础。目前,11名青年教师分别在四个研究方向(基因组多态性及其应用研究、毒理与毒物分析研究、毒品依赖的分子细胞机制、法医学司法鉴定)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近5年来,该团队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精品课程、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陕西省特色专业、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陕西省优秀教材奖等。2005-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专业连续8年名列全国第一。

4 以质量工程为核心加强法医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

从国家精品课程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经验可以得出,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造就具有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是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完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形成理论、技术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是国家法医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加强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建设,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建法医教育特色品牌的关键;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促进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是“质量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院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实施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机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骨干和示范作用,为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C].(教高〔2003〕1号).

[2]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C].(教高[2007]1号).

[3]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C].(教高[2007]2号).

猜你喜欢
法医学法医精品课程
虫虫法医
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中职学校“汽车空调”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科学神探,真相即将揭开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腰椎外伤并椎体血管瘤法医学鉴定1例
个体年龄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