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动机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7-13 04:43罗珞丁玲龙明堂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高职学生学习动机

罗珞 丁玲 龙明堂

摘 要:随着21世纪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加快,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越来越受到重视。思政理论课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中具备了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差异。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办学模式既定的情况下,笔者主要从学校管理模式、改善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自身培养和提高学习兴趣方面寻求解决办法,探寻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政理论课;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理论

教育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或动因,而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或者说,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2014级的学生,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9份,其中2013级回收有效问卷240份,2014级回收有效问卷189份。调查问卷参考了AMTB及国内外有关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表,以及王洵(2006)在《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调查问卷。结合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生的特点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进行改编,主要涉及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成就归因、深层动机和表层动机5个方面22个问题.

三、调查情况

第一,调查问题“学习思政理论课的原因是什么”的情况。从表层动机上分析:首先,学生都具备表层动机,且动机水平较强;其次,2013级和2014级学生对学习思政理论课的目的都非常明确,大多数学生都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顺利毕业,目的性很强。不论是经过一年学习的2013级学生,还是刚进校的2014级学生,从这一点看来是没有区别的。在深层动机上,学生也具备一定的深层学习动机。从调查状态看来,2014级学生较多集中在“喜欢参加各种相关活动”上,而2013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并无突出显示。这表明,新进学校的2014级高职生比2013级学生具有更高的参与积极性。这与高职学生新进学校的特点相关,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对校园中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富有热情,参与的积极性很强,想要通过参加校园活动提升、锻炼自己的意识较强,但经过一年的学校学习生活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减弱。

第二,在成就动机调查问题“学习思政课的目的是为什么”这个选项中,2013级和2014级学生都认同的选项是“因为道德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两个年级都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同这一观点。但其余几项出现差异:“是为了进一步深造”中,2014级有超过40%的学生认同,而2013级只有20%;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2014级的学生低于2013级的学生。

第三,自我效能调查情况。调查表中关于自我效能调查的题目有两个,反映学生在思政理论课中的不同方面的信心。2013级和2014级学生的调查结果都显示,学生普遍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这一现象在两个年级学生中是相似的。2014级的学生有66%的人选择了“完全符合”和“通常符合”,不过还是有22%的人是明显缺乏自信的;2013级学生中却出现了更低强度的自信水平,选择“不太符合”和“基本符合”的人明显增多。而在“能达到何种水平顺其自然,不会太在乎”的选项中,更多的2013级学生选择了“通常符合”和“完全符合”,这显示高职学生在学习上明显是缺乏信心的。

第四,在结果归因调查中,73%的学生认为思政课考得不好时,不会认为是自己的运气差,55.7%的学生认为考试考得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考试成绩的好与不好,大多会找寻自身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努力程度造成的,不会归因于是运气不好或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对于归因大多数的学生都有正确认识。但在2014级、2013级学生中也有分别约30%、40%的学生归因不当。

第五,影响学习动机因素调查。问卷中设置了几个关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调查,主要分为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两种类别。结果显示,学生在主观方面普遍认同是由于自身的学习自觉性、自控能力差造成对思政理论课缺乏学习动机。例如:“你认为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58.2%的2013级学生选择“自我控制力差”,74.6%的学生认为是自己“无法专心学习”和“对自己缺乏学习信心”,但也有45.9%的学生认为是“受周围环境影响”。而在“在学习上你认为自己最缺少的是什么”中,45.6%的2013级学生坦承自己最缺少的是“独立性、自觉性”,其次是“钻研精神”,占到了28.7%,“意志力”“自信”“兴趣”三项之和占到了25.7%。因此,调查结果显示2013级学生在学习动机较低的影响因素上,都认同自己缺乏学习自觉性。而在客观原因方面,2013级和2014级学生大多认为“教学内容枯燥,陈旧”,其次是“课程设计不合理,不能学以致用”,然后是“教学方式呆板,教学水平不高”,占到比例最小的是“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好”。因而,大多数学生认同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是主观因素,而外部因素起到次要作用。主观因素上主要来自于自身学习自觉性水平较低,而外部因素上认为环境,如教师教学方法的作用明显。

第六,在教学方法运用调查中:2013级学生认为在思政理论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主题讨论、材料与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而2014级学生则认为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讲解、问答法、主题讨论和材料与案例分析。因此,在这一问题上,两个年级的学生都倾向于互动性较强的、有一定动手操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而不支持单一教师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学内容带来的枯燥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四、培养和激发高职学生思政理论课学习动机的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学生学习动机

根据调查情况,较受学生欢迎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

(1)教学过程中互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学生普遍反映,思政理论课教育内容理论性强,容易理解却又不容易深化,以往的名人名言、事迹教学的方法只是教师在讲,或是学习教材内容,在情感体验上并不有太大的体现。而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跟着节拍去体验、去感悟、去参与,首先在情感上容易引起共鸣,深化情感体验。

(2)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设计中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或是首先明确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迫使学生在教学中首先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使得学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贴近生活的教学实例。思政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思政理论课如何体现在生活实际中,怎样深化学生的思政理论课情感呢?通过实例的引入引出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以解决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深化了他们对时事和局势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教学管理,为高效教学提供保障

学校的教学管理非常重要,是教学环境的有力保障,是学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学风建设这项工作是学校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也是高职院校的一个工作难点。学风建设工作关键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是否会主动学习,而不只是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在调查问卷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学生认为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导致自身学习动机的下降,学生自我控制力弱是一个方面,学校也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正确的引导。加强校园学风建设可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在专业学习上提供更多的专业指导,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今后的就业和走向,了解目前学习的知识在今后就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企业文化中对于员工个人素质、品德方面与专业技能同等重视。帮助学生树立理想目标,明确今后的发展,强化学习动机。

3.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自身应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与重担,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会比较明显,在学习活动中会推动、促使学生保持较高强度的学习动机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将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学生要注意加强自控能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要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学习上加强钻研精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五、结语

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可知,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认同自身在学习上缺乏自控能力,不能坚持刻苦学习,学习动机水平较低,但同时反映出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意,学习兴趣较低,也认同教师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可以弥补教学内容带来的影响,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对优化教学效果起到直接的作用。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既定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的选取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增强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在情感上有所体验、心灵上有所触动、行动上有所体现。改变灌输式教学,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已是我国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张阳.高职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的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2.

[2]张乐春.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05.

[3]沈国强.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2).

[4]盛瑶环,曾祥福,李启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及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20).

[5]丁红燕.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20(1).

[6]苏秋红.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7]赵格.浅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J].浙江科学学院学报,2004(2).

[8]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田澜.胡雯.师范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以湖北师院为例[J].当代教师教育,2010,3(2).

[10]林正范.大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11]张小红.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原因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5).

[1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3]王洵.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课高职学生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思路探讨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