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地区体育师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4-07-13 04:43张倩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榆林地区高中初中

张倩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访问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榆林地区的初、高中学校的体育师资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及对策,以使榆林地区的体育尽快走出低谷,为陕北及陕西地区的落后体育事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榆林地区;初中;高中;体育师资;方法及对策

从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学校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校体育工作也有了较大的改进,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社会和人民群众对素质教育日益高涨的渴望和需求与学校教育重智轻体的矛盾,导致了素质教育的失衡,致使体育发展滞后。为此,笔者利用一个假期走访了榆林地区各个县及部分学校,参阅了大量的档案和文件,为榆林地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一点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榆林地区12个县、1个市,共159所初中、22所高中,职业学校有15所,大专院校1所。

2.研究方法

访问法:走访了部分县城的教育局。数据统计法:对体育教师的学历、年龄、职称、男女比例进行统计。文献资料法:参阅了榆林地区教委体育教师花名册及师资的文献材料。

二、研究结果

1.师资现状

榆林地区是贫困区,全区有159所初中和高中,职业学校15所,大学1所。每所乡镇初中约有15个班,县初中约有45个班。高中均在县城,每所约有31个班,职业学校每所有16个班。以每周有两节课计算,共有10638个班,21276节课;以每位体育教师每周上14节课算,需要1519位教师。实际情况是:现有教师1254位,尚缺265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不高,高中81%,初中92.6%,职中59%。由此可见,本地区还缺教师,教师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2.师资年龄、职称结构

从教师的总体年龄结构来看,目前在岗教师的主体在35岁以下,35~45岁之间的教师严重不足,出现了明显的“断层”现象。虽然年轻教师精力充沛,但是经验不足。随着时间延续,这个“断层”将会消失。为了缩小这一影响,我们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后备建设。

职称结构分布也不合理,从表1中看到,中教二级以上的才有189人,而中教三级512人,可见教师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3.师资学历、性别、裁判级别情况

男女体育之比为35:1,女教师严重失衡,应加大对女教师的培养。

裁判达国家一级的有106人,二级362人,其中包括各种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大多数人除了搞好体育教学工作以外,还承担了各个学校的运动训练工作,同时裁判能力也是评价体育教师的标准。在一专多能的大背景下,在职体育教师应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

4.体育教师待遇差

由于体育教师数量的短缺,体育教师每周上14~16节课的占80%以上,再加之承担两操的组织与其他训练任务,十分辛苦,但是收入和职称评定却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这无疑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所以要切实解决体育教师的这些实际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榆林地区体育师资队伍小,水平参差不齐,年龄结构、男女比例不合理。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有必要将此问题立作课题专门研究,加强管理,立足现实,着眼长远。

(2)我们必须进一步从政策上、制度上加强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管理与指导,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作用,走一条自主发展的路子。

(3)贫困山区的学校应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解放思想,提高对学校教育的认识,进而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深邃内涵,苦练内功,发挥其特色和优势,锐意进取。

2.建议

(1)增加体育教师的数量。一是用较高的工资吸引外地体育人才,二是留住本地体育人才,切实做到体育教师不外流。

(2)提高体育教师的水平。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委托体育院校定向培养体育教师。另外,对现有体育教师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尽快实现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化、专职化。

参考文献:

朱清华.娄烦县中小学体育现状调研[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3).

猜你喜欢
榆林地区高中初中
保护林业资源 发展榆林经济
榆林地区植树造林技术研究
榆林地区老年人体育建设的现状与生活方式原则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