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如何做好中职学生的思政工作

2014-07-13 04:43刘丁丁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刘丁丁

摘 要:网络时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思政工作人员应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通过全面分析,因势利导,正确引导,加强网络教育的阵地化建设等措施做好思政工作,以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关键词:网络;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如今,人类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其发展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由于中职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尚未成熟,当他们走进网络,面对汹涌而来的不同的社会思想时,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做好网络时代下的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现实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网络对中职学生思政工作的负面影响

1.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高峰阶段,他们的大脑兴奋与抑制不平衡,容易激动,判断事物往往情感色彩太浓,分不清主次。网络上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刚好迎合了年轻学生的好奇心理,因而会对他们产生巨大而持久的吸引力,导致他们对网络的极度迷恋,出现网络成瘾或沉迷现象。一些学生在网上纵横驰骋,俨然是个不可一世的“英雄”,一旦离开电脑,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还要去上学,参加集体活动,与人交往……仿佛从天上掉到地上,一种“龙困浅滩,虎落平阳”的失落感顿时袭来,渴望别人注意自己,却未能引起周围人的关注,无形中产生了自卑感和怨恨感,内心不免焦虑、烦躁、压抑,对集体缺乏归属感,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制约。

2.影响学生认知结构科学合理性的正常发展

认知结构指在感知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是个人的全部知识的内容和组织。首先,网络世界信息量剧增对学生正常的认知结构产生干扰,学生无法识别信息价值的正确性及取舍;其次,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带来认知世界的严峻挑战;再次,外来文化与日俱增,对心智不成熟的中职学生造成巨大思想冲击,他们正常的认知结构被网络世界冲击后容易出现种种偏差,这给思政工作带来巨大风险与挑战。

3.影响学生行为方式的正常发展

中职生喜欢聚集在网络空间,逐渐地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从相对狭窄的现实空间进入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空间,获得知识的同时行为方式也随之改变。有的学生对上网非常着迷,一天不上网就浑身不自在;有的学生通宵达旦,沉溺于互联网游戏而不能自拔,给健康和精神带来了极大危害。不少学生认为,网络上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因而用假名、说假话、不负责任地胡言乱语成了一种“时尚”。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的正常行为方式很难获得保证,因而有效预防、控制中职学生网络成瘾、网络不良信息的毒害以及网络犯罪等,已经成为学校思政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4.影响学生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

由于互联网能给人创造一种虚拟的环境,使学生容易产生虚拟的情感,从而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中,利用“人机交往”代替“人际交往”,忽视了近在咫尺的亲情和友情。长此以往,这必将导致人际关系淡漠,使人产生压抑、苦闷、焦虑等情绪。

二、网络对中职学生思政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1.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网络信息共享,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而且可能在网络中占有市场。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影响面较小的弱点。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大学生,使其树立理想信念。

2.提高了工作效率

网络一般都具有形象化、趣味性的特点,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信息传播工具,通过互联网可方便地获取外界信息,从而大大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获取信息的积极性。同时,网络最重要的特征是速度优势,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海角天涯,网络都能把人们拉在一起,犹似面对面地促膝谈心,这种优势是其他任何一种方式所不具备的,也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特有的优势。

3.取得了更好的工作效果

网络具有匿名性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真实身份可以隐藏,能够获得真实的中职学生的思想信息,有效地缓解被教育者的抵触情绪,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网络时代下做好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1.更新观念

网络时代的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影响而发生相应变化,所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是做好思政工作的基本前提。思政工作需要的观念与意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资源意识。在网络社会,思政工作者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因为思政工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

(2)网络技术意识。“网络将改变我们的一切”,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当整个世界进入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社会的时候,掌握使用网络的基本技术是思政工作者进入网络社会的通行证,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

(3)网络教育意识。网络带来的思政工作及挑战是一个广泛而艰巨的问题和任务,网络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网上学习也改变了传统意义的教与学。面对这一切,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和规章制度无法再指导教与学,所以每个思政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它。

2.全面分析

思政人员要掌握中职学生的上网心理特征,便于开展工作。一般来说,中职学生上网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一是排解无聊的需要(消磨时间),如用QQ聊天等。学生进入职校后,挣脱了应试教育的枷锁,学习压力骤然减小,无所事事,充沛的精力无处发泄。二是游戏娱乐的需要。中等职校学生好多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在以前的学习中受压抑太久,遭遇了太多的冷眼,到职校以后总想着要放松自己。三是求知的需要。学生也会通过网络收看新闻、了解时事、查阅资料等。了解不同上网的中职学生群体心理及行为,能为思政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因势利导

网络时代是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生活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充分认识网络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度重视网络的发展,充分利用这种形式,更好、更强地发挥网络教育功能。

(1)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最讲究时效,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机,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节奏普遍较慢,几乎每项大的教育活动都要经过若干个环节,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了对被教育者进行及时教育的有利时机,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因此,建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网络和信息网络,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宣传,使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这样大大节约了时间,也能及时了解被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2)提升网络教育性能,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正面突破,多进行大规模和随机性的面对面的思想教育,这种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在网络时代仍然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但我们在进行大规模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网络的特点,运用有利方式,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成分、文化成分以及管理成分都明显增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现代意识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网络时代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用积极的思想、科学的方法,借助网络的优越性正确进行导引,是未来长期而艰巨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苗慧.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思政教育的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2001(6).

[2]周秀清.如何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思政教育[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2(2).

[3]欧阳银生.真正的挑战与根本的改革——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4]刘艳玲.网络对中职生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科技教育,2010(6).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