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输入策略

2014-07-13 04:43张权利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输出课堂教学

张权利

摘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输入的有效性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运用能力。本文分析了现行小学英语课堂中语言输入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同时以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为依据,说明有效输入的重要性,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中有效语言输入的策略。

关键词:有效输入;输出;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与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为基础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此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要获得知识,就需要教师创造出大量的语言学习及练习机会,从而刺激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感知和体验,促使其主动地运用语言,在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所学语言。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输入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存在着缺乏语感、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碰到生词有畏惧感、语言输出不丰富等问题,但又找不到有效的对策。其实,学生缺乏语感、语言应用能力差的原因就是因为英语语言输入量不够,达不到顺利进行语言输出所需的量。学生需要的“语言食粮”不够,是影响英语学习、制约英语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也成了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输入低效的原因

⒈语言输入手段和形式受教学资源的限制。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发展还处在发展中阶段,大部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还很薄弱,甚至出现教师人手不够的问题。以我所在的镇区学校为例,全镇17所小学,平均每所学校就有3至5位非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承担英语教学任务。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这样的课堂往往都是参照考试的内容来设计,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英语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先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

2.语言输入的途径受语言环境的限制。由于缺乏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国的小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有可能接触英语、运用英语。语言输入的“量”及“度”因这种状况表现为严重的缺失。

3.语言输入分散,缺乏整体性把握。长期以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语言输入的整体性把握不够,通常用一些零散的输入进行教学。尤其是在英语单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将单词一个一个地分开讲,这种没有很强的联系的输入,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三、有效语言输入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语言的大量输入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如观看英语电影,听英文歌曲、歌谣等,都是让学生感知英语的有效方法。而要让学生在学习外语以后有一定的输出量,则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语言输入。如果没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就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或交际,就容易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导致学生英语水平下降。

四、语言输入理论依据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是通过习得途径而获得的,而第二语言习得则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学习者大量地接触略高于现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Krashen强调“语言输入”的特点是:一是可理解性,这是语言学习的必备条件;二是趣味性和相关性;三是非语法程序安排,语言习得的内容不必按照语法程序安排,而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四是足够的输入量。

五、提高语言输入的有效性策略

Krashen的理论足以说明,语言输入策略实施得当,将更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外语学习,促进学生对外语的理解和吸收,从而为语言的输出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用简笔画辅助语言输入。简笔画教学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情境性原则,能表达出丰富的语言信息,从而达到加深学生印象、深化学生理解和记忆的作用。教师通过简笔画可以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组织具有实际内容的语言交际活动。笔者对同年级的两个不同班进行实验,采取简笔画与非简笔画的语言输入方式进行教学,结果发现利用简笔画辅助语言输入的班级,学生在说和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非简笔画实验班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要比另一个班低,思维也不够灵活、开阔。

2.以故事导入重组语言输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经常使用故事来进行语言的输入。这种方法不但生动形象,而且对培养小学生语感和交际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3.设计“Free talk”,丰富语言输入。在课堂教学开始,很多教师会安排英语会话这一教学环节,由师生之间的谈话到学生之间的谈话。但很多时候自由谈话往往局限于“Hi! How are you ? Whats your name?”等简单的英语会话,对学生语言输入容量的扩大毫无意义。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可以设定一些更加有效的“free talk”,起到以旧带新、温故知新的作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输入是否有效是决定学生输出知识的先决性条件。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的环境。英语教师只有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学,并不断地提高自己、改进教学,课堂语言输入才会有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高翔.语言输入理论的认知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6).

[2]唐蜜.简笔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11).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赵刚.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输入与输出的方式[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9(5).

猜你喜欢
输出课堂教学
虹桥THALES二次雷达S模式信号输出配置探讨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丰富输出活动提升语用能力研究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印前流程整合技术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