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4-07-13 04:43许延华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互动历史教学自主学习

许延华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研究性、创造性的学习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互动;自主学习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初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本身是极具趣味性的,但传统教学“死记硬背”“满堂灌”,使学生对历史兴趣缺乏,更不会自主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教材,穿插与教学内容相关引人入胜的有趣故事,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时候,可以选取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的故事。如讲述秦灭亡的时候穿插“荆柯刺秦”的故事,讲述汉武帝时穿插“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的故事,讲述唐太宗时穿插“唐太宗纳谏”的故事,等等。这样既能给予教材框架与血肉,又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得学生饶有兴趣地在课内课外自主地收集材料,丰富相关历史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提问法,精心设计问题,适时设置悬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倡参与式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起搏器。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灵活的教学方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开放性的问题导入,要求学生利用身边图书资料,或在家长的指导下运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自主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大家来讲故事会”或“辩论会”“讨论会”的多种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的效果。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时,或激烈辩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雄辩的口才;或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倡参与式教学,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积极促使学生自主收集资料,用历史的观点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1.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865年,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这对美国领土扩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俄国在1865年之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教材中这类隐藏性知识不少,可作为学生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2.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辛亥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3.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

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中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

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综上所述,贯彻新课程的教改理念,培养初中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初中历史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越是对初中历史感兴趣,其自主学习的愿望越强烈;教师越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倡参与式教学,就越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互动,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越自己,并以此为荣,让学生能站在教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李跃,张全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2]刘合行,郑颍贞.谈“两课”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3]王翠兰.浅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

猜你喜欢
互动历史教学自主学习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