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减少再住院的临床观察

2014-07-16 09:52李建华等
上海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流感疫苗预防接种

李建华等

摘 要 目的:探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进行流感疫苗接种能否降低1年内因心力衰竭发作而住院的次数。方法:收集55例NYHA分级Ⅱ~Ⅲ级缓解期的门诊CHF患者,随机分为流感疫苗接种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两组1年内因心力衰竭发作的住院次数。结果:1年内,流感疫苗接种组患者因心力衰竭发作住院37例次,对照组58例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死亡病例分别为3例和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F患者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可以明显降低因心力衰竭发作而住院的次数。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流感疫苗 预防接种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02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whether the number of the episodes of hospitaliz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could be reduced with influenza vaccine within one year. Methods: Fifty-five cases with CHF who were in 2-3 remission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 experimental group(27 cases) and a control one(28 cases). The numbers of their episodes of hospitalization for heart failure were observed for one year. Results: Episodes of hospitalization for heart failure were 37 person tim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58 person on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death cases of two groups were three and four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number of episodes of hospitalization for heart failure can be obviously reduced in the patients with CHF immunized with influenza vaccine.

KEY WORD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fluenza vaccine; immunization

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每年会因心力衰竭发作或症状加重多次住院,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是常见诱因。本文观察对CHF患者进行流感疫苗接种是否能减少该类人群的感染诱因,以进一步减少因心力衰竭发作的住院。

材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收集2010年10至12月在闸北区中心医院心内科和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随访的CHF患者55例。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入选时患者为Ⅱ~Ⅲ级,服用最小剂量利尿剂无显性水肿,并且无呼吸道感染证据;1年内至少1次以上住院并被确诊为CHF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疫苗接种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心功能分级、病因分布、基础脑钠肽(BNP)水平、是否合并有糖尿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

治疗方案

疫苗接种组患者统一接种赛诺菲巴斯德流感疫苗(批号fl20100721),并接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依据2007年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进行[1]。

疗效观察

记录1年内患者因心力衰竭发作住院次数。心力衰竭发作住院标准:①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②水肿加重,口服利尿剂不能缓解,需静脉应用利尿剂;③明显加重的呼吸困难,需静脉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或其他扩张血管、强心药物;④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加重,需住院治疗。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发病情况

上呼吸道感染发病38例次,住院37例次,其中3例末次住院死亡;对照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病72例次,住院68例次,其中4例末次住院死亡,住院例次和上呼吸道感染发病例次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1, P<0.01和t=3.234,P<0.05),但两组末次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3,P>0.05)。

不良反应

疫苗接种组中3例在注射后注射部位局部红肿或有硬结,1周内均自行消散,无其他不良反应。

讨论

CHF是各种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据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死亡率却占40% ,提示预后严重[1]。一旦确诊CHF,发作期的治疗可因合并症及并发症花费巨大,即使给予严格的管理,在心力衰竭的C阶段和D阶段的患者仍然会因为各种诱因导致心力衰竭发作反复住院。应该努力控制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减少心力衰竭的发作。

CHF常见的诱发因素有:①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②过重的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③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④妊娠期孕妇血容量增加,分娩时由于子宫收缩,回心血量明显增多,加上分娩时的用力,均加重心脏负荷;⑤输液过多,血容量突然增加,心脏负荷过重而诱发心力衰竭;⑥严重贫血或大出血使心肌缺血缺氧,心率增快,心脏负荷加重。其中,感染是最常见和主要诱因 [2],在季节变化前进行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可以明显降低流感发生率。

本文结果提示,对NYHA分级Ⅱ~Ⅲ级的CHF患者在缓解期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安全,并未增加接种后1个月因流感发作导致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同时在1年内,可以降低该类人群再次住院的次数。

与已有的临床观察结果不同,我们的结果显示对于NYHA分级Ⅱ~Ⅲ级的CHF患者,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发作导致的住院,另外患者的基础情况较好可能是原因之一。总之,加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管理,对于心力衰竭发作的预防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12): 1076-1095.

杨巧芳.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原因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 2008, 35(10): 43-44.

(收稿日期:2014-2-10)

猜你喜欢
流感疫苗预防接种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流感疫苗“创可贴”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北京:启动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服务
流感流行季解惑流感疫苗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高剂量型流感疫苗IIV3-HD对老年人防护作用优于标准剂量型
预防接种门诊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