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文字积累策略研究

2014-07-19 00:05潘黎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语言积累低年级语文教学

潘黎

摘 要: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语言积累,特别强调阅读积累与生活积累,一再强调语文教学要放弃烦琐的内容分析,让学生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然而,目前在一些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此展开研究,寻找策略与方法,旨在提高低年级语文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教学;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实施多年,无论是实验稿还是修订稿,都非常重视语言积累,一再强调语文教学要放弃烦琐的内容分析,要让学生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一课程目标给每个语文教师提出了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新课题。很多低年级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仅限于课堂上,教师面临的任务就是: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方法谈几点看法:

一、存在现状

目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训练在一些学校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多数教师认为,在低年级进行语言文字积累,实际上徒劳无功,是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低年级的重头戏还应该是识字、写字,而不应把太多的时间花在积累上,积累应在中高年级进行。因此,很多低年级语文课堂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识字、写字上,语言文字积累更是十分缺乏。应该说,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更是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二、有效策略

我们都知道,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一种学习能力的获得,都离不开教师长期的训练和培养,积累也是如此。这里尤其要指出,小学低年级教师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是相当重大的。我们学校中有一部分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甚至还有小部分是文盲,学生多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大部分爷爷奶奶都不太识字,更不理解孩子现在学习的知识了。低年级的孩子本来认识的字就比较少,课外阅读没有教师和父母的指导,自行积累词句还是比较困难的。

1.在朗读中积累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的声音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低年级的课文中,很多内容朗朗上口,再加上低年级的学生对新知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多朗读几遍以后就很快能背诵,这也有益于他们的积累。课堂一直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在课堂中,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他们的表现欲就会增强。

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读,包含着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吸收积累、转换创造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学习《小池塘》这一课时,学到“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通过讲解,学生都知道这里把小池塘比喻成了人的眼睛,一眨一眨很可爱,笔者就让学生观察挂图,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感受读出小池塘的可爱。这些优美的词句在小学低年级课本中随处可见,它们都可以成为学生诵读与积累的佳作。

2.在扩词中积累

积累语言文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口头组词。对课文里学到的生字,一定要学生多组词,并且板书2~3个,第一个一定是课文里面的。然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都较差,组出来的词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会出现错词,这是一定要纠正和指出来的。等学生到了二年级以后,就可以让他们通过查字典来扩词了。

对于课堂上扩出来的词,要及时地让学生巩固。如何巩固呢?很多教师会想到去抄写,可是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就曾在班级的一面墙壁上设置一个板块,将课堂上扩出来的词,挑选有意义的贴在墙上,供学生课后读一读,对于课堂上没有及时掌握的,便可起到二次巩固的作用。此外,当学生发现自己扩的词被贴出来后,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扩词活动,而所贴的词也会为学生提供一个扩词导向,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词扩出来才有意义,如“食物”要比“鸡食”“猫食”更有意义。

3.在阅读中积累

扩大词汇量最佳的方法就是阅读课外书籍,这已被众多教师认同。大量阅读真的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吗?现在,语文教师几乎都会布置课外阅读和摘抄作业,许多积累作业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他们边阅读、边摘录好词好句,教师很少参与其中,只是进行简单的检查批阅,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小学生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较差,放任自由的词汇积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有时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摘抄,摘录的词语并不出色,只能说很一般,所以教师要做恰当的引导。

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词汇的分类整理。如:集中摘抄本的一个版面收集“AA”的和“ABAB”的词语,结合课文中的“不大不小、千变万化、自言自语”再寻找类似的词语。借课文中“五颜六色”收集表示颜色多的词语,借课文中的“春暖花开”收集表示春天的词语。

通过收集、整理、摘抄几个步骤后,自然也就达到了积累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年级教师往往会忽略掉这个工作,认为学生还太小,字都不认识几个。其实到了一年级,学生已经可以进行这项工作,他们可以对照着课外阅读中的字自己抄写了,重点是量不要大。

4.在运用中积累

课外积累,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提取、运用,巩固率是相当低的。我们不能忽视这种现象:有些学生很喜欢看书,也很听话地做了摘记,但是他的词汇还是那么贫乏。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好词没有经过及时消化、强化,被遗忘了。这是很可惜的。如果语文教学中教师能有意识地创设语境,让学生回忆课外获得的词汇,再加以运用,那么日复一日,所掌握的词汇量就相当可观了。

低年级还没有要求写作文,但是可以适当写写日记。发现学生用到好的词语,教师要大力表扬,这样学生才能更多地将学到的词语运用起来。下面是班上几个学生的日记:

3月5日 阴

今天早上,我们一家人去看梅花,梅花的颜色真

多呀!有红色的,有粉色的,有黄色的,还有雪白色的

呢!它们有的盛开了,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还是花骨朵

呢!

3月8日 晴

今天,我爸爸买了几条鱼放在鱼缸里,有红色的,

有灰色的,还有黑色的。它们的眼睛圆圆的,特别有精

神。

3月9日 晴

植树节快到了。今天下午,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在

一起植树。同学们有的挖土,有的扶树,还有的浇水。

我和同学们都好开心啊!

3月12日 晴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包饺子,我包的饺子有的

大,有的小,有的躺着,有的坐着。妈妈说我包的饺子

就像小宝宝。

里面有几个句式就是课上学到后,他们之间相互学来后运用到了生活中。最开始是第一篇,笔者在班上读了一遍,然后通过校讯通发给家长,用心的家长在给学生指导写日记时就会向这方面靠。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听到教师表扬了一位同学的写作方法,就想自己也写出同样优秀的句子来。

另外,学生在写的时候,常常不愿意写拼音,总想自己能写出别人没学过的字,这样无形中就又学会了更多的字和词。这些都是家长反映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整个积累中教师的激励、鼓励非常重要。

语文学习要根据语文学科语言文字的特点,吸取语文教育的经验与教训,结合语言文字的认知规律来实施。要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积累”对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语感、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语言文字积累,养成语言文字积累的习惯,提高语言文字积累的质量。

猜你喜欢
语言积累低年级语文教学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