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健康教育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

2014-07-24 11:29王慧敏
甘肃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主动性科学性健康教育

王慧敏

〔关键词〕 健康教育;主动性;观念;能力;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0—0034—01

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能力。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利用学校教育,使学生获得卫生知识,转变卫生观念,产生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一生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健康教育知识的主动性。

一、转变观念和态度,培养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

健康教育是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一门素质教育课。为适应终身学习的学习特点,建立“教与学的新文化观念”,从强调知识的灌输转为注重学生如何“学会学习”,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学会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及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健康教育是有计划地将有关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传播给学生,使学生转变对卫生保健问题的观念和态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因为当今世界上对待卫生保健问题的大趋势以及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从依赖型向自动型转变,即从依赖组织机构的帮助逐步转化到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根本措施,学校面对学生开展各种卫生防病保健工作,都需要学生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自愿参加,都需要依靠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卫生技术,并使其在学生行为中得到体现,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暂时比较贫乏,应培养他们主动寻求保健和卫生服务,向保健老师了解卫生知识和技能,以弥补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健康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有效地培养学习兴趣和启发思维,鼓励学生涉猎不同的学习范畴,并积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问、多沟通、多协作、多参与、多尝试、多体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更好地学习,充分开发出自己的潜能和个性。

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中增设的研究性学习实际意义就在于此,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知识的传授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且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弘扬,教师要破除“教师中心说”的观念,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发展,并在主动学习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要从简单地传授知识变为多角度、多维度地激励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唤起学生对个人和公共健康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能够使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和所学到的保健措施,在面临与健康相关的问题时,做出自我抉择,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周围的生活环境,因此,在普遍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普及卫生知识教育的基础上,使其能对各种保健问题得以解决。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就是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懂得卫生常识,培养学生具备广泛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能力。

三、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教育学生转变不良行为

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医学科学的普及,要求传播先进的科学和方法,首先,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建立在客观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既不要扩大,也不要缩小。其次,对学生的教育强度也要适中。道理讲的太少,不能促进学生改变观念和态度;强调过分,会使学生反感,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经研究教育强度与态度的关系发展表明:只有中等强度时,教育效果最好。通过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通过健康教育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促使学生停止对健康有害的不良的行为,并重视和实行对健康有益的行为,鼓励学生采纳、坚持和巩固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并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通过对学生主动学习并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培养,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卫生知识,转变对卫生保健问题的观念和态度,改变不良行为,并且通过所学到的知识和所得到的保健措施,在面临与健康相关的问题时,能做出自我抉择,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周围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健康,达到提高身心素质和生命质量的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动性科学性健康教育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