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链做强做大现代农业

2014-07-25 09:00张良亮
南方农村 2014年1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链

张良亮

摘 要:梅州市平远县围绕产业链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整合资源打通产业链条,在技术应用、组织创新和流通体系建设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新路子,为全省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链;农业经营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4)01-0033-03

近年来,梅州市平远县发展现代农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生产基地、产业园、生态园建设为纽带,加强技术创新,注重品牌建设,发挥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打造农产品核心供应链,进一步完善了新型农业经营体制,基本形成了“一镇一品”的农产品产业链和供应格局,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2012年,全县慈橙种植面积达10.2万亩,优质稻6万亩,南药4.8万亩;全县农业总产值16.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28元,近两年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2.8%和22.6%。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中国仙草之乡”、“中国油茶之乡”和“广东脐橙之乡”。平远县围绕产业链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做法,为其他山区县提供了借鉴。

一、平远县打造农产品产业链的经验做法

该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以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流通体系创新为动力,打造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产业链。

(一)围绕上游做好保障供给,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管理、技术和资金支持,促进创业和就业。一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平远围绕特色农产品组织引导农民创办合作社,实行“产前下订单,产中助管理,产后帮营销”的服务模式,合作社成为农民致富的强大帮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体现在:第一,有效弥补分散的种植户在定价方面的弱势地位和市场营销方面的能力缺陷。第二,依托种植大户,开办农技培训班,为农民提供标准化种植、无公害生产管理等技术,着力提高农民技术水平,保障农产品增产提质。目前全县现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4家。二是落实金融支持和财政补助。平远是梅州农村金融改革的示范县。首先,建立农村信用平台。从个体信用扩大到信用村、信用镇的建设。与当地人民银行合作设立征信中心,提供信用建档、评定评级等服务。其次,设立“三农”贷款中心。降低贷款门槛,对于信用良好、连续三年无违约的贷款申请人,给予财政贴息。县财政对于当地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中用于服务“三农”的部分,每年根据贷款新增额度给予不同的财政奖励。其三,对农业进行补贴。县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按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给予种苗补助。三是引导土地向企业集中,实现连片经营。为促进土地高效利用、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平远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于外出务工的农民,可以选择“返租倒包”的方式,即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企业,每年每亩地可获得固定收益,同时务工农民可返乡进入企业工作。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已超过1.2万亩。居于供应链核心节点的龙头企业,既可连片集中经营土地带动产业发展,也能够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减少与当地农民的冲突摩擦。

(二)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产业集群

该县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基地建设和大力支持精深加工,形成规模化、效益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一是重点支持与农户建立稳固关系且带动力强、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产品生产加工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形成集团化经营。目前,全县已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2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分布于慈橙、南药、优质稻、茶叶、烤烟、金柚等特色产业。二是扶持生产基地和专业镇建设。加快生产基地、产业园和专业镇的集约化、规模化建设,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稳固支撑。目前全县建有5个农业生产基地,即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慈橙)标准化生产基地、广东凉茶药材生产基地、“三系”杂交稻制种基地、优质慈橙生产基地和良种油茶苗繁育基地。已建成10个千亩以上产业园,包括飞龙果业慈橙产业园、金穗生态农业优质稻产业园、南岭药业南药产业园、广东新大地油茶产业园等。2012年,全县有7个农业专业镇,其中5个省级专业镇和2个市级专业镇。三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平远农产品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单一品种为主向精深加工、多元品种为主转变,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最大限度提高利润空间。为支持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对于企业固定资产或技术改造投资达到一定资金规模,除可享受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外,还可获得5万元到25万元不等的一次性财政补助。如帮助飞龙果业改造慈橙精深加工项目,加工能力大大提升,每天可加工慈橙80到100吨,有效解决平远每年2万吨残次果的流通、销售问题。

(三)围绕下游对接市场,提升品牌价值

该县积极探索分销渠道扁平化,完善流通体系,让农产品“走出去”,让消费者“走进来”。一是开展各类主题营销活动。发挥平远山多水多、山清水秀的区位特色,突出产品的原产地价值和稀缺属性。针对特色农产品,多次组织企业举办品尝会、旅游节,参加省、市组织的农业合作交流会、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通过各种推介活动,对产品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展示,产品直接与分销商、消费者对接,扩大了产品知名度。二是进一步完善流通体系。依托梅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建立农旅结合的体验式旅游项目,带动生态果园、休闲农庄等旅游综合体迅速发展,打开了农产品销路。借助梅州的农产品对外合作平台,摊薄了整个分销链条的成本,实现小企业和大市场的对接。目前,平远已有多种农产品进入“梅州-珠海-澳门安全食品产供销一体化直供通道”,直供珠海专柜,并可销往澳门。三是打造品牌价值。大力推介农产品品牌,提升其价值,使产地认证和美誉度成为产品提升品质、扩大市场规模的法宝。目前,全县有省级名牌产品2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7个。2013年3月,“平远慈橙”地理标志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成为梅州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二、对全省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几点启示

作为典型的山区县,平远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山区县提供了有益的示范与启迪。

(一)以规划引领打造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是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的关键

平远按照“五个一”的规划布局,使每项产业都打造出一个品牌、一个龙头、一个基地、一个协会和一项技术,实现“五位一体”,形成了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这种有效地将自身资源禀赋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主体、以专业合作社和技术应用为支撑、以打造品牌为目标、以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产品,着力打造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的思路布局清晰合理,值得全省山区借鉴。

(二)以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是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技术创新是保持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平远农业龙头企业均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组建研发中心,积极与省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从而能够在产品精深加工领域攻克了多项国家级难题。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的农村普遍观念落后,忽视技术创新对现代农业的贡献,农产品经营效益往往较差。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首先重视运用科技和人才,把技术创新和应用贯穿到整个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

(三)以金融创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是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

农村作为资金最匮乏的地区更需要增强金融的“造血”功能。而农村金融以服务“三农”为目的,授信额度多在1万到5万之间,单个资金规模小,供应面广,可以少量资金满足大量需求,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重大。平远大力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根据当地县情创新特色金融服务,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尤其是带动农民致富的作用相当突出,得益于梅州有效开展了农村金融创新的成功探索实践。应在全省推广梅州、云浮发展农村金融的经验做法,大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风险监管,真正让金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四)以电商创新农产品营销新业态是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

山区农产品零售成本高、中间环节多、分销渠道单一,迫切需要电子商务的支持。平远金穗生态农业公司成立网络营销平台,在天猫商城开设“辰曲旗舰店”出售有机米、香米和五谷杂粮等共42种产品,由梅州物流配送中心统一向客户发货,成为农产品重要销售渠道。鉴于电子商务对减少中间成本、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重要作用,以及市场受众广的特点,建议各地借鉴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之机,加快山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鼓励和扶持山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网络直销,让现代农业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汪一洋,赖诗仁.广东农垦现代农业发展研究[M].广州:南

方日报出版社,2011.

[2]万忠,方伟,林伟君,周灿芳,黄红星.2012年广东现代农业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07).

[3]广东农业科技创新研究课题组.加快推进广东现代农业科

技强省建设[J].广东经济,2013(03).

(责任编辑:郁 琤)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产业链
渝北:建设产业链上的经济大区
农业产业链组织与规模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