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的几点思考

2014-07-25 11:33孔翔兰
社科纵横 2014年3期
关键词:强军军队军事

孔翔兰 杜 娟 梁 亮

(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1)

“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是现代军队这个复杂人-机系统运行的决定性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习主席在考察广州战区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在这一背景下,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相适应的强大的军事人才队伍,提高军事人才的能力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军事人才需要具备确保“三个绝对”能力

习主席强调指出:“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军队是特殊的武装集团,对于军事人才而言,必须具备特殊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基础。确保“三个绝对”的能力是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的根本和保证。

各国军队都非常注重加强军人思想政治的教育和引导。以美国为例,美军将统治阶层的政治意志称为“上帝的声音”,是“上帝要求我们这样做的”,“上帝与我们战队在一起并保佑我们”,强调美国是承担着“上帝”赋予使命的与众不同的国家,每一个士兵都应该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使命。

人民军队党缔造。军事人才“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话、跟党走”,这是习主席着眼世情、国情、党情和军情的新变化,对军队讲政治提出的最高要求、最新指示。军事人才必须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必须强化军魂意识,锤炼永远听党话、铁心跟党走的忠诚品格;必须着眼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增强能打仗、打胜仗的使命感责任感,坚定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追求;必须打牢思想道德基础,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二、军事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

信息化战争是知识的较量,正如一些军事分析家所说的,现代军事几乎是一部最新的科学文化百科全书。扎实的知识基础是军事人才开展工作的基础,军事人才应该具有复合多元的T型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广博的军事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即通俗意义上的一专多能。

以美军在联合作战情报支援中提出“全局性视角”这一概念为例,它指出“要了解作战环境就要需要比作战地域内的敌对军事力量和其他战斗能力有更广阔的视角,……对构成作战环境的所有相关系统进行全局的把握”,提出了在互连作战环境中对知识素质的需求(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环境中的知识素质需求

在军事人才的实际工作中,专业基础知识是基于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岗位任职能力的需求,很难想象一个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军事人才如何能够在未来信息化战争形成和发挥作战能力。广博的知识体系是应对信息化战争联合作战、体系作战特点的需要。在军事人才个人知识素质全面提升的基础上,各专业领域人才相互配合、协同行动,构建军事人才队伍总体层面上的大T型知识结构,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对军事人才知识素质全方位能力的需求。

三、军事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伊拉克战争充分检验了信息化战争的模式,推动了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引发了全球军事安全形势的巨大变迁。随着信息系统的广泛运用,未来作战将更加凸显信息基础性主导性作用。

新世纪新阶段,对于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受到国内各层面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人才的信息能力作为重点发展的能力之一,重点培养信息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军队也明确提出“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为全面提升核心军事能力提供有力保证。

在美军,随着研究、联合和陆军军事演习、机构间演习、实验和战斗发展的新概念和新要求的出现,《美国陆军概念能力计划》重新确定了2015-2024年陆军实施全方位作战所需的能力,以此作为由多方支持的基于能力综合评估的基础。其中,在“原则”中就明确提出:“向指挥官提供迅速地满足信息需求的信息。提供驱动作战优势的持续、快速反应和高度精确信息流,最终夺取信息优势”。

由此可见,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对于提高信息条件下作战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军事人才而言,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首先表现为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对信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能够在作战过程中对各种信息迅速反应,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完成作战任务。信息意识源于广博的信息知识基础,对各种军事信息源、信息战知识以及信息检索工具、检索方法等的熟知,能够提高军事人才对信息的利用能力。同时,军事人才的信息能力表现为善于在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正确处理各类信息,从而实现准确高效的工作。

四、军事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习主席在五四青年节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并非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认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因素的合成,是知、情、意高度发展的统一。创造力是在创新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每名军事人才都必须具备的且最能体现其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准的标尺,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在国内,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被各层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将“创新机制”作为人才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军队人才建设同样注重“创新驱动”,坚持战斗力标准,大力培养军事创新能力,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

较强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军事人才的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能够及时更新和掌握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顺利解决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以便不断提高在信息化条件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同时具备研究创新能力,能够结合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善于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适应新特点。

五、军事人才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

习主席在视察广州战区时强调指出:“能打胜仗是强军之基。”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要求,必须切实提高军事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广泛应用,使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成为衡量军事人才作战能力的重要尺度。军事人才作为军事斗争的直接参与者,只有对本专业战术技术性能高度精通,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并结合战场条件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才能确保信息化条件下打赢现代战争。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以用为本”的原则,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才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为核心,通过激发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军队人才建设始终紧跟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步伐,积极适应转型建设需要,坚持战斗力标准,以能力建设为根本,提高各类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战斗力是军队履行使命的基本能力,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军事人才在围绕强军目标履行职责使命的过程中,必须着力提高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精湛专业技能。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加快推进,我国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安全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呼唤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军事人才是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主体,是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的重要依靠。提高军事人才的能力素质,不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

[1]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4-01.

[3]苗宏.徐国岩.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与军事人才培养研究[M].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4]严兴平.张喜燕.外军宗教教育的作用、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5).

[5]葛立德.信息化战争时代的挑战:伊拉克战争对世界军事的影响[N].参考消息,2004-03-18.

[6]杨杏芳,李水平.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7]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美国陆军概念能力计划[Z].情报、监视和侦察,2015-2024年(版本1.0).2008.08.12.

[8]Joint Publication 2-0:Joint Intelligence.Washington,D.C.:U.S.Joint Chiefs of Staff,GPO,22 June 2007.

猜你喜欢
强军军队军事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强军路上
军队的4月1日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