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登朗杰老先生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经验

2014-07-30 13:01李毛才让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藏医反酸培根

李毛才让(小)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北京 010000)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不适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现代医学的治疗目标主要包括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和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藏医药的发展,藏药治疗GERD的特有优势得到不断体现,如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食管黏膜炎症,降低复发率,减少抑酸药的依赖和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等,这些优势与现代医学的治疗目标完全符合。

1 藏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藏医认为本病主要归属于培根瘀积,培根木布早期,又称“侵入期”等范畴。临床症状以热象为主,《四部医典》中指出培根瘀积因过量食辛辣酸性饮食、质重性凉多油腻的饮食后,居住安闲,少活动,白天甜睡,长期在湿地上居住,衣着单薄受凉,进食乳类和鱼肉等不适合和不习惯的饮食、霉烂的食物、冻结的食物,前面的饮食未消化,接着又进食,混同进食导致不消化,培根涎液凝聚增多,瘀积鸠尾端下。胃内固有“三胃火”,即培根年西、赤巴久西、隆麦年三者的功能下降,长期胃寒脾虚等引起鸠尾端下有瘀积感,胸口疼痛,按之无凝结块,胃部有呃逆,呕吐胃涎(胃液)酸水和食物残渣,胃内食物反流至食管引起胸前有烧灼感、炎症、糜烂、溃疡等疾病。

2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12年3月~2012年12月在北京藏医院门诊就诊的具有典型GERD症状的患者,随机选取26例,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30~65岁,平均32岁。内镜检查排除肿瘤、溃疡、Barrett食管。排除标准:有胃、食管和十二指肠手术史;有明显精神疾病、酗酒和全身疾病(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等)及心脑血管、肾等脏器严重疾病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等。

3 治疗方法

病例入组前1周停服所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

3.1 赤巴性(热性):坐珠达西1粒,将头天晚上浸泡,次日早上空腹温开水送服。秘诀清凉丸2g,中午饭后半小时服用,能安均宁散2g,晚上饭后半小时口服,二十味沉香丸2g晚上睡前口服。

3.2 培隆型(寒性):仁青忙觉1粒,将头天晚上浸泡,次日早上空腹用温开水送服。智托洁白丸2g+五味麝香丸3粒,早饭后半小时服用。能安均宁散2g,中午饭后半小时口服。二十味沉香2g,晚上睡前口服。外治取“兰”穴、“占”穴、“麦娘”穴用藏医外治疗法之火灸疗法进行治疗。(以上为患者每日用药的用法和用量)

4 观察结果

本组共治疗3~10个疗程。其中治疗3个疗程者7例,6个疗程者12例,10个疗程者7例。根据西医治疗标准建议,每周均出现症状者确定为有症状,选择反酸、烧心、嗳气、胸痛、吞咽不适为观察症状。每例患者记录治疗前后GERD-Q评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胃食管黏膜恢复正常。显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疗效见表1、表2。

表1 26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疗效比较

表2 治疗前后分型疗效比较

上述26个病例中培隆性(寒性)占57.6%,赤巴性(热性)占42.3%。全部治疗采用藏药,治疗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年。其中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2.5%。

5 典型病例

病例1.关某某,男,46岁,出诊日期2012年5月17日,患者主诉1年前开始反酸,烧心,食道有不适感,胸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消瘦,烦躁等症状。先后诊治,诸症未见好转。现颜面暗黄,手足不温,大便糖稀,食少发力,1天的总饭量大约4两。藏医查体:脉似飘旗窄而缓颤,或如屋流搏动迟缓、前后不一数而颤之,舌苔白腻,舌面紫而厚,尿象白色或青,蒸汽与气味较小、泡沫大而消失缓慢。胃镜检查示:1)反流性食管炎,2)浅表性胃炎,胃底糜烂。治以温补脾胃,和中降逆,和胃止呃,止酸。每日3~4次给药:清晨5~6点钟空腹服仁青忙觉1g,早饭后半小时服智托洁白丸2g+五味麝香丸3粒,中午服能安均宁散2g,晚上服二十味沉香2g,连服半个月。第二诊,6月2日,自觉食欲比较前好转,腹胀、嗳气轻度好转。三诊,7月18日食欲正常,腹胀、嗳气、反酸、烧心等症状减轻。前药减五味麝香丸,智托洁白丸改为十五味黑药丸3粒,其它药同前,连服3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胃镜结果:浅表性胃炎。为巩固疗效,上药继续服1个月。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常某某,男,41岁,2013年4月6日诊。半年前反酸,胸痛,吞咽不适,后背酸痛,腹胀,食欲不振,大便偏干。患者有20多年的烟酒史。近查各项指标均可。查体脉弦而沉,舌体胖边有齿痕,苔厚黄腻,尿色黄气味重,泡沫小而易消失,有明显的沉淀物和漂浮物。西医诊断:反流性食管炎,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藏医辨证:胃阳不足,肝气犯胃。治以温胃散寒,健脾理气。用药:清晨空腹,坐珠达西4粒,早饭后半小时六味寒水石2g,中午秘诀清凉散2g,晚上饭后六味安消散1g+六味木香丸1g,连服1个月。二诊,5月7日,自觉腹胀、食欲明显改善。三诊,6月9日,前药秘诀清凉散改为七味铁宵丸2g,其它药同前,连服5个月、反酸、烧心,腹胀等症状消失,复查胃镜示慢性胃炎。为巩固疗效,继续服药。(治疗时患者未戒烟戒酒)

5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长期患者的饮食起居环境差,生活不规律等引起。它的发病是多种因素,藏医认为“隆、赤巴、培根”三因素的平衡失调,产生胃的功能紊乱及胃火降低,逐渐形成胃消化功能减弱,积食,导致贲门松弛,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炎症、糜烂、水肿等。由于西医和藏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与研究方法以及仪器的介入等原因,反流性食管炎和培根瘀积病在定义和诊断依据上有较大的区别,但从病因病机上看,两者都是由饮食不节、胃受寒受凉、情志不畅、肝气犯胃等引起的上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过度、食管体部运动功能障碍等因素相关。故调肝理脾和胃为基本治疗法则,同时根据患者寒热阻滞加减治疗,不仅能改善GERD的短期反流症状,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减少复发率。

[1]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藏文)[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2]宇妥·元丹贡布著,李多美译.四部医典(汉文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土旦次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汉文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藏医反酸培根
基于藏医经典古籍《四部医典》的文献传承发展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藏医临床课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开封后的培根该如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