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藏药十九味沉香散对轻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2014-07-30 13:01李剑光明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藏药淀粉酶胰腺炎

李剑光明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有15%~20%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人可能恶化并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或局部并发症(脓肿或胰腺假性囊肿)转成为SAP,其临床表现凶险,病死率可达20% ~30%。虽然近年来在本病治疗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疗程长、费用高、病死率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内科自2008~2012年共收治AP140例,采用自拟藏药十九味沉香散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本组的临床资料和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内科治疗的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40例,所有患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拟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诊断标准[1];参照1993年《中药新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①突发的上腹部疼痛,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可向腰背部放射或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②可有慢性胆道疾病病史或近期胆石症、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发作史,多由过量饮酒、饱食、油腻饮食诱发;③血淀粉酶超过115U/L(发病后24~48h内测定),尿淀粉酶超过830U/L(发病后24~48h内测定),可有胆红素增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B超或CT检查有胰腺及周围炎症改变,可有胆囊或胆管结石、胆道梗阻,必要时可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以确诊;④排除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心肌梗死、宫外孕等疾病。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疾病,或重症急性胰腺炎均不列入本研究。A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7.40±8.96)岁,发病诱因(胆石症14例、大量饮酒28例、暴饮暴吃18例);B组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37.65±8.70)岁,发病诱因(胆石症 18例、大量饮酒38例、暴饮暴吃24例);两组资料性别、年龄和发病诱因等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A组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吸氧、抗休克、解痉止痛、抑制胃酸、胰液的分泌、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TNA支持包括葡萄糖、脂肪乳、维生素、人体白蛋白及其他对症治疗。B组加用藏药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藏药十九味沉香散:沉香25g、白沉香25g、红沉香25g、马钱子10g、广枣 10g、肉豆蔻 20g、丁香 20g、兔耳草 12g、木棉花 12g、多刺绿绒蒿20g、川西小黄菊25g、木香20g、藏木香12g、悬钩木12g、宽筋藤12g、姜12g(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未注明生、炮制,临床应用以生姜为主)、诃子11g、毛诃子14g、余甘子30g[3],将制备好的散剂煎液 250ml,然后以 50ml每 4h1 次胃管内注入,注药后闭管1h,疗程7d,用药后保持大便每日3~4次,若大便次数过多,则将注药数适当减少。

1.3 监测指标:监测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水平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等相关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5天内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部压痛等症状和体征均消失,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有效:5~7天内上述症状和体征缓解,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无效:>7天上述症状和体征改善不明显或加重,血清淀粉酶未恢复正常,或需改变治疗方案。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临床表现和住院天数比较:B组腹痛消失、腹部压痛消失、发热、恶心呕吐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故可认为应用藏药十九味沉香散可用减轻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和体征,抑制胰液和胰酶分泌,缩短住院时间。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临床表现和住院天数比较(×±s)

2.2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6.791;P=0.009 < 0.01),故可认为急性胰腺炎早期应用奥曲肽治疗效果显著。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病人约15%可能恶化并出现器官衰竭或局部并发症(包括坏死和脓肿)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对已确诊的SAP病人应采用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何时进行手术以及采用何种手术方式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由于目前的手术方法只能清除部分坏死病灶,并不能阻止胰腺的自身消化和并发症的发生,也不能防止术后残余胰腺的继续坏死和继发感染[4]。因此,在手术指征上主张根据坏死灶有无感染分别行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

单纯西医治疗AP的方法与手段,如机械通气、抗休克、抗感染等措施也十分必要,但这些治疗仍有其不足之处,如ARDS时,虽然机械通气能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但对其存在的基础性病理改变(如肺广泛充血水肿,透明膜形成,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微血栓形成,肺泡内出血和白细胞聚集等因素)不可能有直接作用,而中藏医药在这方面恰可发挥其优势作用。胰腺腺泡细胞内胰蛋白的形成与分泌过程处于与细胞质隔绝状态,另外,正常胰管具有黏膜屏障作用,可以抵挡少量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如胆汁中的细菌等有害因子破坏了胰管的黏膜屏障后,胰腺就有可能因各种自身酶的消化而形成急性胰腺炎,藏药十九味沉香散具有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腺外分泌,使胰液量、碳酸氢盐、消化酶分泌减少,抑制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多种激素的释放等,被认为对胰腺细胞有保护作用,可阻止急性胰腺炎的不良进展[4-5]。

按中藏医理论,胰腺炎系由肝胆失疏、湿热蕴结之病机,进一步演变为热毒炽盛,瘀热内阻,或上迫于肺,或内陷心包,或热伤血络所致。其病机之关键是“实热血瘀”。因此,我们以通腑泄热、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采用的中药藏药十九味沉香散能针对胰腺炎“热实血瘀”的病机特点,有效地消除这些病理因素对机体的危害。藏药十九味沉香散的基本药物组成为沉香、白沉香、红沉香、丁香、木香、藏木香、柯子、毛柯子、理气、行气、化滞、活血化化瘀,马钱子清热解毒、诸药相伍,使脏腑气机得以疏利,瘀血得逆,实热之邪得解。单味药研究也表明,沉香对促炎性细胞子,如TNF,IL-1,IL-6的表达、产生和释放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有杀灭作用,并可增强肠道蠕动和机体免疫功能,藏木香、柯子酮类具有抗胰蛋白酶的作用[7],丁香类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8]。中藏药得到认知及广泛应用,使AP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急性胰腺炎时胰酶的激活除引起胰腺自身消化的局部炎症外,尚可激活人体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引起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大量炎症递质,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和各种白介素,这些炎症递质之间又可互相激发,互相促进,引起过度的全身炎症反应,目前称之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适度的炎症反应对人体是有利的,可以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和促进组织修复,但是过度的炎症反应,达到失控的状态,则会造成广泛的自身组织破坏,引起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甚至死亡[9]。这些结果均表明该方不失为急性胰腺炎中医治疗的有效方剂之一。

[1]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S].(草案)中华内科杂志,2004,43(3):236-238.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6-472.

[3]钱信忠.土旦次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藏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49-250

[4]刘威,苗雄鹰,李永国,等.静脉输注奥曲肽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12):927-929.

[5]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29-2135.

[6]翼志强.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J].医学伦理与实践.2009,22(5):536-538.

[7]夏璐,楼恺娴,龚自华,等.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机制[J].胃肠病学,2000,5:216-219.

[8]芮耀诚.实用药物书册[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05-506.

[9]龚自华,袁耀宗,楼恺娴,等.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904-906.

猜你喜欢
藏药淀粉酶胰腺炎
澳新拟批准一种β-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
巨淀粉酶血症一例
藏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战略思考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
藏药资源现状与思考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