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07 13:46张其海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组员分组信息技术

张其海

信息技术学科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如今,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中的必修课,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逐渐步入正轨。笔者所在的县近年加大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投入,所有乡镇小学都建成硬件设备达标的学生机房,配备了专业信息技术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设信息技术课,这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行各业都在应用信息技术,因此,现在如何让农村学生学好用好信息技术,就是摆在广大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但是目前农村信息技术课还存在各种不足:

1、学生起点不一样,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家庭条件的差别,接受能力的差别,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表现出操作水平有很大的差异。

2、虽然现在一些学校都配备了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但人数有限,多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专职教师所带班级多,课时多,一般除了任教很多班级外,可能还在兼任其他学科,还负责学校电教、网管、班班通等其他事务,任务重。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师生交互,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代教育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讲求全面素质的提高。基于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分组教学,引导他们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使其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如何实施分组教学

1、科学的座位摆放

电脑室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场所,电脑室环境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师生的行为,而教师行为又进一步作用于学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合理制定分组形式

正确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分组,可以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增多学生的练习次数和作业时间,有利于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学生在参与小组学习时的积极性是不一样的,学生个体的能力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与教师对学生小组的划分及对小组的管理密切相关。为利于合作与竞争,促进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目标,最佳的分组应该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操作员、资料收集员等,不定期地互换角色,保证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三、细致安排小组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组员有分工有合作,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终合作达到目标。可以根据不同组员的自身特长或者组员的自我意愿将组员进行详细具体的分工。有负责纪律、有负责记录、有负责汇报、有负责协调。总之,小组是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集体,不能忽视每一个组员的作用,也只有小组成员各尽其职,互补互助,大家在组内淋漓尽致的发挥自己才能,才可以让这个小组凝成一股绳,聚成一堵墙,成为一个完美的集体,大家才可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其中,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作用重大,他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枢纽,他应该在组员中收集意见和想法然后向教师反应;同时教师多向组长收集学生的意见,并通过组长对前阶段的成绩和问题作一个评价性总结,同时部署下一阶段的教学探究任务。让小组长可以预知下阶段的内容,协助教师的工作。小组长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学生往往存在束手束脚、毛手毛脚、大手大脚的现象;而且由于参加操作的学生多,教师不可能顾全到每一个学生的操作,这样不仅老师是应接不暇,而且学生也不能很好的锻炼。小组长就可以充当“组内小老师”的作用了,他们可以先给组员做一次演示,然后指导组员完成操作。

四、采用多样的分组评价

新的课程标准其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是多元性的,那么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内容必须与学习领域、课程目标相匹配,评价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缩影,必须体现学习内容和课程目标的范围与属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是同学及学生本人,在评价中,如果单纯由教师进行评价,难免会存不准确、甚至带有主观偏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使学生慢慢地厌倦上课。在分组的课堂上,这种评价的对象是以组为单位,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这就使评价的范围得到扩大,为开展评价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在分组的课堂中设计出评价表,以学生评价、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提供了小组内成员互相展示与了解的时间与空间,使评价不至于成空中楼阁,更具有有针对性。

五、分组教学带来的问题

在分组教学中,分组带来了学习的好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正确认识。

第一个是课堂纪律。因为分组后原先1个班分成为10多个“小班”,孩子们讨论多了,自然课堂纪律不好控制了,老师要花费了比平时多几倍的时间在强调纪律,因此教学时间相应减少了,教学内容当然也减少了。因此怎样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进行讨论交流,又能使老师方便控制课堂纪律,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是学生对分组学习认识不够。学生们接触分组学习时间不长,还有小组构成是否合理,组员性格特点,一些学生还是不够熟悉分组学习,即小组内成员会进行讨论,组长会进行任务分工等。因此笔者觉得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分组学习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要贯穿在整个小学阶段。

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要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科学地进行分组;其次,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任务设计合理,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去。教学实践表明,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运用分组教学法,可以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任务的达成率,特别是帮助学困生完成课堂任务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信息技术素养。

【作者单位:铜陵县朱村中心小学安徽】

猜你喜欢
组员分组信息技术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小组落幕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