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8-07 03:50王菁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教学活动幼儿园

王菁

良好的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幼儿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增强体质;促进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培养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这些年来随着对幼儿体育教育的关注,国内外的教育学者纷纷要求幼儿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幼儿体育锻炼的有效性,幼儿的体育锻炼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收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幼儿体育锻炼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幼儿的发育和成长。如何通过有效的办法来规避这些问题或是减少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当前幼儿体育教育工作者所应当思考的。

一、幼儿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合理的体育活动时间

现在幼儿园虽然对幼儿的体育活动有了更多的重视,也对幼儿园的体育活动进行了一系列更为具体的安排,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结构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幼儿体育活动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就时间这一问题来说,幼儿受心理条件和生理条件的影响使得他们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好奇心,但是这个好奇心和他们的对一件事物的热忱度是有时间限制的,时间过长的话幼儿便会对其丧失兴趣;而时间过短虽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但是对于体育锻炼来说却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在幼儿园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幼儿体育活动时间总体较长但是较为分散;二是幼儿活动时间段较大,一次体育活动时间过长,令幼儿产生疲乏感和无趣感,丧失兴趣。

(二)体育活动器材匮乏

幼儿时期的孩子抽象思维要强于逻辑思维,所以在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应该采取较为丰富的体育活动形式和方式去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起他们的探求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进活动中来。这便对幼儿体育活动的方式和体育器材的选取有了一定的要求。但实际上由于幼儿园资金有限或是场地等原因使得他们无法购置大量的活动器材,也无法开展较大场地的体育活动,这便使幼儿的体育活动方式受到局限。幼儿缺乏对体育活动的好奇心,也没有较大的体育锻炼热情,那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幼儿便会兴趣缺缺。

(三)老师角色扮演失误

首先,体育活动是幼儿的活动,应该以幼儿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老师为客体,老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需求为主,但事实上,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老师往往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去进行组织教学,对于幼儿的心理需求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关注,这不仅使得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无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会使得幼儿对此缺乏兴趣,不能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其次,幼儿受心理条件和生理条件的限制使得幼儿在进行一些活动时需要有人从旁进行指导和监督,引导着孩子一步步按照既定的计划去执行。但是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由于有的老师对幼儿缺乏耐心或是对幼儿过度的信任,在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时没有进行过多的指导,对幼儿体育活动过多放任,这使得幼儿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有了较多的盲目性。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合理安排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幼儿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体育活动时间应该保持在每天一小时以上。因此幼儿园应当充分保证幼儿的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好幼儿的体育教学。但是同时幼儿体育教育也应当把握好其中的“度”。既要保证幼儿的体育活动时间,又要对幼儿的体育活动进行充分的安排。首先要做的便是调整好各项体育活动之间的时间间隔,让孩子既可以有充沛的精力和注意力去面对体育活动,又可以使体育活动的开展达到理想的效果。据相关研究表明幼儿的集中注意力时间成抛物线状,所以在安排体育活动时应当保证对此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幼儿体育活动时间太长会让幼儿产生疲劳感并易分散注意力,所以对孩子的身体状况也应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一来,可以对幼儿的体育活动做如下的安排:早上带领孩子做10~20分钟的早操,让孩子舒展身体,呼吸新鲜空气;上午和下午的大课间带领孩子做做游戏,让孩子放松一下心情,使大脑可以更加活跃;午睡过后带领孩子进行一些较为缓慢、柔和的体育活动,让孩子消除污水过后带来的疲乏感;晚上放学前让孩子们自由玩一些体育游戏或是小型的体育器械,使孩子心情愉悦。同时应当将这些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科学安排场地,有效利用器材

根据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等特点使得幼儿体育活动应当以游戏体育为主。那么在幼儿园场地有限,器械有限的情况下,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其场地和有限的器材去安排尽可能多的游戏,以使得幼儿的体育活动可以更加丰富多彩。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老师可以将体操、游戏、器械活动合理的进行安排,进行科学的分配,或是将他们进行融合。例如在进行体操锻炼时我们可以教学生一种集体舞蹈,让学生拿着手绢或是小扇子跳舞,并在其中加上一些有趣的动作,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我们可以让器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将布偶藏在教室的某一处,然后让学生们玩“密室寻宝”,让学生玩带球跑等游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体育活动效率,还会使孩子爱体育,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指导作用

首先,老师应到充分认识到幼儿在体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主体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来进行下一步体育活动的安排。其次,老师也应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所处的主导作用,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幼儿的体育活动中去,引导孩子去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并在活动中帮助和指导幼儿。当幼儿不能很好的进行某项体育活动时老师不能一味的去批评他们或是当“甩手将军”。而是应当去耐心的鼓励他们,和他们一起去找出问题的原因,共同努力去克服。最后幼儿体育老师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幼儿体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掌握幼儿体育锻炼和发展的规律,去有计划的指导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在这期间幼儿教师还应到将体育锻炼与幼儿的身体发展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在完成幼儿身体锻炼目标的同时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幼儿园江苏】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教学活动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爱“上”幼儿园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