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翅膀——“幻想”

2014-08-07 05:01陈萍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编写者幻想创造力

陈萍

幻想是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是人类生存和创造的需要。想象力是指人脑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想象力是促成创新的催化剂,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句话揭示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如果缺少想象力,那么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的制约。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幻想的缺失

我们不可否认,现阶段国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确实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影视方面来说,中国几乎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科幻大片。而美国却能够拍出一部有一部的科幻巨作,比如说《盗梦空间》、《魔戒》系列、《哈利波特》系列。这些影视大片有的是依据文学作品拍摄而成。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哈利波特》、《指环王》这类文学作品统称为幻想文学。幻想文学是指“包含超自然的要素,以小说的形式展开故事,给读者带来惊异感觉的作品。”幻想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幻想力。

二、成长的翅膀

到底怎么样才能够使得幻想这一创造力的源泉永远不枯竭,人类怎么样才能保持幻想这一非常可贵的品质呢?许多研究调查表明,大部分儿童从幼年像成人过渡的过程也相应的是幻想力逐渐减弱衰退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童年的时候,人们的幻想能力不能够非常好的巩固与加强,那么在长大之后幻想能力会更迅速更彻底的衰退[ ]。当今社会非常提倡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却把幻想文学这一块给丢弃了,实在令人感到非常的遗憾。小学语文教材具有非常严重的科学至上主义,纵观小学语文教材里面基本上都是拟人童话,并没有超越现实的一些幻想要素存在。在过去的教材中有一点幻想文学作品比如《神笔马良》,但是基于教材的科学至上、知识至上的原则已经被删去。在《神笔马良》里,只要笔画什么,那画的那样东西便会活过来,这种幻想恰恰是我们人类创造力的一种源泉。先有想象力,然后才有知识,也就是说,想象力比知识更先一步,只有在想象力来推动下,运用相关知识才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事物。想象力相对于知识来说更加重要,知识知识起到一个从旁协助的作用。不得不说,我们现如今的教材中缺少一部分幻想文学作品是一种遗憾。

随着社会不断在发展变化,而教材选用的许多文章仍然保持着落后的价值观念。“现行教材编写中形成的单一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已经与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碰撞,过去我们所崇尚、所宣扬的一些东西,今天看来也许已经不合时宜,或者说已经不能被完全接受。”我们可以发现有些课文所标示的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已经失去了人性的支撑,因而也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水平,必然会给人一种假大空的感觉。选文中得很多价值观念已经明显滞后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从题材方面来说,在时代发展的衍生下,幻想类题材的文章受到国内外的欢迎和关注,而我们的教材中很明显的缺失了这一题材的选文。

三、关注时代与社会需求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幻想类题材已经明显被抬上了一个层面,像《哈利波特》、《魔戒》这一类的幻想类题材著作非常受到学生的欢迎。教材编写者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选择此题材的相关作品供学生学习和阅读。我们从小就应该给予孩子想象力的沃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孩子们小时候就给予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在选编教材的过程中除了选取那些有关爱国主义教育、亲情教育、科学性教育等题材外,还应当将幻想类题材的作品纳入教材。

四、建立自下而上的编写机制

儿童与成年人在审美观方面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通常来说,儿童审美与自己的亲身体验紧密结合。成年人往往会对儿童在感受社会、自然、人文、艺术等方面的审美能力惊叹不已。孩子们在对美的事物方面的感知、想象、理解能力是比成人更加出色的。“儿童与成人相比,缺少的只是知识和经验,但他们却执有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正是文学艺术的精髓。”很显然的,儿童语成年人的审美视角是大不同的,两者并不在同一个层级、同一个基础之上。

然而,现今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教材编写机制,教材编写者较多的集中在一些成人专家的身上,这就导致了儿童视角的严重缺失。教材编写者与儿童在审美观方面的差异,教材编写者容易从成人的角度去想象儿童应该具备怎样的审美能力,据此来选编文章。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者所理解的‘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往往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忽视了孩子们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某种可能性。”很多时候,成人很难真正地站在儿童的视角去看问题,你可能出于这样一种目的去做,但是效果是否真的能够达到预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因此,语文教材的编写权如果能够下放民间,给予大众参与的机会,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让教材的选文最大可能的选到经典的作品。小学语文教材的阅读者不单是教师和学生,还有学生的家长,各行各业的人员,因而他们对于某些领域可能比较精通,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听听他们的意见想必会有很大益处。

此外,教师和学生在对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所反馈的信息也是教材选文和编写的另一重要依据。蒯福棣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在最近几套小学语文教材的修订中,课文被更换的比例可以达到三分之一,很多都是根据对一线老师和学生的反馈收集做出的更换。”在尊重科学、尊重经典的基础上广泛采纳群众意见是必不可少的。全员参与到教材的选文过程中来是一个值得采取的方法。让幻想文章更多的进入到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吧!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江苏】

猜你喜欢
编写者幻想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锁不住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