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聚合新动力

2014-08-07 10:45
支点 2014年7期
关键词:洞庭湖经济区湖南

核心提示:规划一旦跨越省域,就容易变成“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所以,要避免跨省域合作最后变成“独角戏”,关键是落实统筹机制。

《支点》记者 蒋李 丁杰 实习生 叶雨其

三峡工程这一载入人类历史的庞大建筑体系,正在对整个长江流域带来方方面面的深刻影响,中国计划投资1700亿元用于三峡工程建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各项治理工作。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洞庭湖规划)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的重要性当列首位。按照洞庭湖规划目标,要在环洞庭湖相关区域,实现水域生态修复、产业转型、湖乡城镇化建设、民生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跨区域协调发展。

在经济区遍地开花的眼下,洞庭湖规划的亮点在于:“生态”二字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是一种发展模式的挑战。

跨省模式

从地图上看,长江经济带的形状像一条龙:龙头是长三角;龙尾是成渝地区;龙身则是包括湖南、湖北在内的长江中游。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研究室主任刘勇表示:“龙的一头一尾有上海、重庆支撑。而龙身相对弱一点,它能否硬起来,关乎长江经济带成败。”

作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洞庭湖流域不仅处于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还位于长江经济带中部与沿海开放经济带的结合部位,是龙身的枢纽地带。

但近年来,洞庭湖这片“龙身”的核心区域,在湖泊萎缩、生态恶化日益严重之时,已然繁华落尽,经济发展成为区域格局中的一块“短板”。

在此背景下,如何发展湖区经济,开始纳入湖南省甚至中央层面的战略考量。2012年,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一位参与过洞庭湖规划的湖北省发改委官员向本刊记者表示,由于洞庭湖流域主要在湖南省范围内,湖南省对推动洞庭湖发展战略更具积极性。

“一开始,湖南原本将规划涉及的区域圈定在本省范围,但由于洞庭湖流域在地理位置上纵跨两省,加上国家发改委地区司近年来致力于探索跨省协同发展模式,因而这一构思并未得到地区司的首肯。”这位官员说。

为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国家近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跨省区域规划,如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正在编制之中。为得到国家更大力度的支持,湘鄂两省也走上了协同发展的道路。

从2012年开始,借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湖北省荆州市被纳入洞庭湖规划范围之中。湘鄂两省政府打破省域限制,联合申报。

据悉,洞庭湖规划包括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望城区和湖北省荆州市,共33个县,规划面积6.05万平方公里。

此后,湘鄂两省先后委托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水科院等机构,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开展专题研究,并形成规划上报国务院。2013年4月,两地政府再次向国务院提出建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请求。

4月22日,湘鄂两省联手呼吁已久的政策终于落地,国务院批复同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湖南、湖北两省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成“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

珠三角曾是湖南经济最为依靠的窗口,而湖北则依托黄金水道,与长三角关系密切。洞庭湖规划,使两湖在区域经济规划版图中融为一体。

岳阳、常德、益阳三市负责人一致认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将成为湖南加速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开放优势的新引擎。而荆州市方面则表示,生态经济区将为地区农业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峡影响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洞庭湖规划而言,跨省域模式无疑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层面上更进了一步。但更大的推动力,来自于日益严峻的江湖关系。

长江出三峡后,即进入宽敞坦荡的中下游。在这里,八百里烟波洞庭和国内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一前一后,偎于长江南岸。两湖对长江自古有着重要的调蓄作用,被人们形容为“长江之肾”。

在争取国家战略上,非跨省的鄱阳湖规划早已走在前列。2009年,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江西省首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规划处高级工程师陈明华表示,鄱阳湖与洞庭湖的规划获批的原因有相似之处,核心都是为了协调江湖关系,保护一湖清水。

“现在很多区域规划申请国家批复都是很难的,之所以两湖都能做到,除涉及湘鄂两省跨区域协作外,促进‘江湖关系的和谐是另一个核心因素。”他说。

唐宋以来,两湖地区就是国内重要的稻米、生猪和水产基地,如今均被列入全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中。洞庭湖区湖南板块的工农业总产值和粮食产量占湖南省30%以上,鄱阳湖区面积占江西省的23.22%,但生产的粮食占全省总量的48%。

但近年来,鄱阳湖、洞庭湖水位呈下降趋势,枯水期提前,低水位频繁出现,湖区生态链受到极大影响。

溯源而上,这些问题都与三峡工程有不同程度的关系。近三四年,因三峡蓄水后,上游来水减少,以及两湖支流纷纷截水,两湖地区冬旱加剧,几乎年年喊渴。

河流中水体的流动必然会携带走一定数量的泥沙,河水的流动速度越快,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这叫作水的挟沙能力。三峡蓄水后,江河水在水库内流速减慢,从长江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也逐渐减少。

泥沙变少,江水变得更加清澈,这被很多人当成是一件好事,但陈明华并不这么看。“清水经过大坝下泄后,水的势能作用使流速加快,因此,对下游河床的冲蚀也会随之加大。对于某些含沙量较低的河流,更意味着河床被冲蚀。”

陈明华介绍,如今每到旱期,从荆州长江干流流入洞庭湖的荆南四河就无水可用,“我在2012年2月曾去过荆州,当时四河基本断流了。”

不得不承认,长江与洞庭湖、鄱阳湖的补给关系已发生了深刻变化。2008年,江西省率先公布“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方案”,意欲在湖口建坝;随后湖南省也跟进提出洞庭建坝(闸)意向。endprint

这两项工程在筹备期就引起了外界担忧:大坝的修建会不会进一步阻隔江湖之间的天然关系,进而影响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和用水安全。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向记者表示,三峡工程建坝后对洞庭湖水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一方面要防止湖面缩小,另一方面则要保障水的质量,加强监管。

“上游或者中游建坝,甚至进行随意调度,会对下游的防洪、缺水问题构成更大的不利因素。因此,这类项目从立项到调度环节都要受水利部门监管,不能为了一地利益而损害流域。”彭智敏说。

生态挑战

“很多地方之所以争取‘国字头规划,就是想借规划跟国家要土地、要项目。但生态经济区规划不同,‘生态二字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是一种发展模式的挑战。”陈明华说。

洞庭湖、鄱阳湖作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水域环保十分重要。但陈明华表示,一些化工企业的偷排、滥排与农业带来的面源污染,让这片水域富氧化趋势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洞庭湖部分河段从2005年前的III类发展到目前的Ⅴ类。2012年,岳阳市曾对洞庭湖鱼类进行调查,结果令人吃惊:湖区现有鱼类品种仅有十几种。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鱼类品种多达120种左右。

这些问题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重视。此次获批的规划立足点便是“保障生态安全”,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设任务:水域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发展、宜居家园建设、民生事业改善和基础设施支撑。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传清告诉记者,所谓生态经济区,不是粗放型的发展,资源要节约,环境要友好。“既然是国家战略,就应当大胆创新,不是按常规思路处理问题。高污染产业要么关停,要么改造升级。”

湖南省一位长期关注工业园区环保问题的官员则向记者表示,目前洞庭湖流域仍有承接东部污染企业的现象存在。不少产业园招商引资门槛极低,不符合建设生态经济区理念。他建议学习日本琵琶湖治理经验,“琵琶湖治理没有提经济区,而是重点做生态保护,发展游湖观光”。

不过,在湖南省发改委主任谢建辉眼中,生态和经济要兼顾,两者紧密连在一起,才是双赢的发展思路。

他还说,湖南将会在三个方面做好洞庭湖的文章:首先是集约发展,充分利用好园区、平台,以及一些集中发展的集聚区;其次是创新发展,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提升产业素质和水平,在创新中转型升级;第三是绿色发展,洞庭湖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当中不能承接污染。

“任何来这里的项目都首要考虑它是不是生态,是不是环保。”谢建辉表示,洞庭湖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力争在2020年取得重大进展。

机制创新

与鄱阳湖仅有江湖关系、污染两大问题不同,作为全国唯一的跨省大湖区域经济规划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还面临一个问题:如何统筹两地资源去落实规划内容?

陈明华指出,规划一旦跨越省份,容易变成“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今后的关键就是落实统筹机制。

但在湖北、湖南之间,多年来一直存在无形的区域壁垒。以烟草行业为例,过去一些湖北烟民习惯抽口味醇和的湖南烟,但如今在湖北境内,湖南烟要么买不到,要么品类极少。

“同样是‘中四角,我在江西、安徽就能买到湖北产的黄鹤楼和湖南产的白沙,但在湖北、湖南几乎看不到对方省份生产的香烟,这当然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原因不言自明。”陈明华说。

由于协调江湖关系的机构——长江委总部设在武汉,其他地区的部分领导干部难免会有担忧。“实际上,我们都是从大局上思考问题。”陈明华说。

此外,荆州市市委书记李新华告诉记者,尽管与湖南交界,但岳阳、常德、益阳三市没有一家企业在荆州做大,“基本都是小打小闹。”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研究协会会长张萍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博弈墙”,为保护地方经济利益,各个行政区之间存在一些看不见的壁垒。

微观层面尚且如此,涉及经济区项目落地、基础建设、生态联防联控的时候,是否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在国务院针对洞庭湖规划的批复里,强调“湖南、湖北两省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合作机制”。洞庭湖规划中则指出,省内层面将推动建立以规划实施为主要任务的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和各市州也会有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和机制。

吴传清告诉本刊记者,涉及到两个行政区的规划,最好在省级层面建立联席会议的机制,但关键是由国家来主导和考核一些硬性指标,让地方更有积极性。

“考核永远是最有效的推进方式,但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湖北省不会去考核岳阳,湖南省也不会去考核荆州。只有国家层面介入,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吴传清表示,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可以主持这项工作。

吴传清还注意到,规划中提到两省需要重点落实推进机制,给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编制实施的重点和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一方面国家要有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地方积极推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他担心,跨区合作最后变成“独角戏”。“湖南占了几个市,湖北就这一个市。假如湖南省把它做成了主体,要的钱都自己用了,自己发展了,湖北就不会有热情。所以,生态经济区前期要共建,后期成果也要共享。”(支点杂志2014年7月刊)endprint

猜你喜欢
洞庭湖经济区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洞庭湖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好一个洞庭湖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