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2014-08-08 17:26杜秋玲
西部金融 2014年5期
关键词:经营银行建设

杜秋玲

摘 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诸多挑战,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企业文化,从而实现规范、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对商业银行来说尤为紧迫和必要。本文概括了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银行的企业文化体系。

关键词:企业文化;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4(5)-0050-02

随着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金融商品、向社会提供金融服务、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面临着潜在的危机和严峻的挑战。银行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财、物”的较量,一种新的、激烈的、更深层次的角逐已经开始,这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一、银行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生产、经营、管理的整个实践过程中通过全体成员共同营造、认同和遵守而形成的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折射出来的企业形象。商业银行经营的日益市场化、银行间全面竞争,迫切提出了构建现代银行文化的现实要求。银行文化的构建,能提升银行的品质和形象,调动银行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提高银行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创造出优良的经营业绩。

银行文化是更高档次的企业文化。它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文化相比,具有突出信誉性、贯穿服务性、体现从严性、讲求创新性的特点。具体地讲,银行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银行哲学、银行精神、银行经营宗旨、银行目标、银行道德、银行规范、银行形象等。

(一)银行哲学——以人为本。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对于现代金融企业来讲,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只有做好人的工作,企业才能够无往而不胜。因此,银行的管理哲学应该是“以人为本”,把员工及其素质的提高作为银行的根本性资产,以构建银行文化为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调动他们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负责精神完成本职工作。

(二)银行精神——团结、奋进、务实、创新。银行精神是一种特殊的、具体的企业精神。它是银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步、自觉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接受、代表员工信念、精神面貌及体现本行特色、激发银行活力、实现银行发展目标的团体精神。银行精神是银行的灵魂。

(三)银行经营宗旨——遵纪守法、稳健经营、创造效益、服务社会。经营宗旨是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负责、对社会公众的利益负责的前提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即要做到银行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四)银行目标——努力成为一家实力雄厚、信誉卓著、效益优良的城市化、国际化、全能化现代商业银行。银行目标是银行经营宗旨的具体体现。

(五)银行道德——爱行敬业,勤政俭朴,信誉至上,服务为本。银行道德是银行在经营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的核心内容是银行整体的道德义务和责任。一家银行,具有良好的银行道德对自身经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否则必然会损伤客户的利益,危及银行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银行道德的基点应该是:诚信、守法、客户至上。

(六)银行规范——制度严密、纪律严明、管理有序、制约有效。银行规范主要包括银行的法律、员工守则、组织机构以及具体的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如果说银行道德是一种隐寓的、柔性的约束,主要靠自觉遵守的话,银行规范则是一种明确的、刚性的制约,靠的是硬性的强制。发挥银行规范的作用要把着眼点放在规章、制度的落实上,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违法必罚、违章必纠。

(七)银行形象——笃诚而不失精明;富有而不失节俭;热情而不失原则;豪华而不失庄重。银行形象是银行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社会公众对一家银行全部经济、社会行为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印象和评价。银行形象是银行精神的象征,是银行宗旨、经营目标及全体员工形象的综合体现,它最为鲜明地体现着银行的个性特征。

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分支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银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建立了一系列体现价值理念、服务宗旨、经营理念的法规制度;有自己独特的名称和标志;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办事风格;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积累,企业文化有了雏形。但是,所有这些并不能说明已经成功地塑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在银行系统内,一些分支行和基层营业机构,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资产质量差、管理水平低、竞争能力弱等问题,既有客观的、历史的因素,但也与管理不规范,制度文化建设不到位,企业理念、员工价值观不统一有关。在一些基层单位中,现有的文化良莠共存,其文化尚未得到提炼、总结、归纳、升华,从而形成个性鲜明、富有特色、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

(二)思想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差,部分行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氛围,全体员工能够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体现企业的特色、塑造企业的形象,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基业长青。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成功地塑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准则、企业制度转化为全体人的共同理念,再将这种理念转化为持久的行动,从而产生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需要长期的、艰苦不懈的努力。没有速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完整的企业文化手册、规范的制度文化和形象识别系统,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始。

(三)企业文化建设上下联动不够,没有形成合力。一是各级行管理部门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自上而下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基层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各有各的理解和做法。由于缺少上下联动,企业文化建设各自为阵,价值观、企业宗旨、经营目标、企业愿景的提法各一,各种文化手册缺乏个性,趋于同质化。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短期行为。一些分支行领导班子在任期内热衷于抓“见效快”的项目,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没有连续性,员工无法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三是企业文化建设模仿多,通用理念多,真正从经营管理实践中提炼的少,往往是“拿来主义”,缺少自身特色,缺乏银行个性和创意。

(四)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发展融合不够紧密。企业文化说到底是实践的文化,它产生于经营管理实践,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又指导经营管理实践。企业文化通过取得全体员工的共识而对企业管理系统产生调节作用,对管理要素产生协调作用,对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增效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实施经营管理的过程,实践的环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一些行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目标规划和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与经营实践成了“两张皮”,没有转化为其管理行为。同时,一些行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经营战略已经调整,但并没有对企业文化加以变革,以保障各项业务持续、快速、稳健发展。在一些分支机构企业文化建设的分工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缺乏一致性,没有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成败相结合,从而在事业心、责任感、职业道德、遵章守法、精神面貌等方面将企业的要求转化为个人自觉的行动,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三、如何构建银行企业文化

(一)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建立企业文化建设考评机制。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目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及原则;内容、步骤、推进方法和时间进度;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有关要求及保障措施;考核、验收和评价标准等。考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企业文化建设是否遵循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是否符合上级的总体要求;三是企业文化建设是否体现了自身的特点;四是经营管理绩效、员工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联性,企业文化建设是否促进了经营管理绩效和员工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员工的发展。

(二)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文化。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真正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以对人的价值关怀为目的,确立员工在银行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应着力营造一种“在不断为实现银行远景目标奋斗的同时,不断地实现自我的进步”的氛围,从而把银行远景目标的实现与个人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理想和希望变得清晰、具体。

(三)强化企业文化意识,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的塑造有一个过程,是一个有意识的行为,是企业领导者主动进行的。企业文化的成功塑造,首先需要在领导者和全体员工的思想中,牢固树立“文化的竞争,是最高层次的竞争”的观念,并把这种观念转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行动准则;其次,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有方法地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持之以恒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再次,要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使每一个工作、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都受到企业文化的感染,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塑造良好的银行形象是银行文化构建的宗旨。银行形象是银行自身综合素质的体现,银行的形象代表了银行的气质和风格,也是全行员工形象的集中反映。银行形象的塑造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视觉工程、服务工程、情感工程、舆论工程、公共关系;银行形象塑造的具体步骤:策划、形象定位、学习发动、贯彻落实、效果评估、发展完善阶段。

参考文献

[1]郭淑宁.浅议国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之构建[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75-76。

[2]鲁彦.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探析[J].科技视界,2014,(1):378。

[3]杨子刚.浅析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J].现代商业,2007,(16):128。

[4]王大伟.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13,(24):90。

[5]伍铁林.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的新内涵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4):30-32。

The Brief Discussion on Banks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DU Qiuling

(Baoji Branch of Bank of China, Baoji Shaanxi 721006)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are facing many challenges, therefore, building enterprise culture accord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so as to realize standard, stead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particularly urgent and necessary for commercial bank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ated theories on enterprise culture, and designs banks enterprise culture system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banks.

Keywords: enterprise culture; commercial bank

责任编辑、校对:张宏亮

猜你喜欢
经营银行建设
雷人画语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