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老年胃息肉

2014-08-09 08:48李卫军
吉林中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电凝电切术息肉

李卫军

(阳原县人民医院 外科,河北 张家口 075800)

胃息肉为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有研究表明[2],胃息肉发病多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胆汁反流及遗传、慢性胃炎反复刺激胃黏膜、环境因素有关。胃镜下电凝电切术成为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3]。术后复发率较高[4]。有研究表明[5],祖国医学在治疗、预防胃息肉及术后复发效果显著,但单纯中医治疗所需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因此,笔者制定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电切术的治疗方案,使2种治疗方法优势互补,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胃息肉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59~78岁,病程3个月~2年,本组患者入院均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息肉≤5 mm 20例,5~10 mm 35例,10~20 mm 5例;经检测HP阳性患者36例,阴性患者24例。病理活检确诊为炎性息肉38例,增生性息肉15例,腺瘤性息肉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均在OLYMPUS-240型电子胃镜辅助下行电凝电切术切除息肉,方法:术前15 min肌注山蓑若碱及地西泮,常规插入胃镜,胃液尽量抽吸干净,找到息肉后,调节镜端角度及患者体位,使镜端距息肉约2 cm左右,插入合适的圈套器,用顺套法将套住息肉蒂部,确认钢丝勒紧无误后,行电凝、电切治疗,功率为15~35 W,反复多次放电,直至息肉全部切下,观察切割创面无渗血后,退镜。术后患者卧床1~2 d,预防继发性穿孔发生;术后2周进食易消化、清淡软食,避免剧烈活动,严密观察粪便色泽,如发现迟发性出血,应尽早处理。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2天即给予西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mg/次口服,饭前服用;健脾祛瘀合剂,40 mL/2次/d,早晚服用,组方:黄芪30 g,炒积壳15 g,炒白术30 g,砂仁12 g(后下),山慈菇10 g,香橼12 g,炒莪术6 g,连翘10 g,炙鸡内金14 g,白及15 g。对照组患者术后只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为1疗程。

1.3 观察项目 2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行胃镜检查,取病灶部位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观察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积分改善情况;并对比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及临床疗效。

1.4 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用)制定,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胃镜检查示息肉完全消失,创面愈合;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胃镜检查示息肉消失,创面基本愈合,周围仍有炎症;有效:症状、体征减轻,胃镜检查示胃黏膜仍可见残基、残蒂隆起,创面缩小50%以上;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恶化者。并对2组患者行6个月随访,观察其远期复发率。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病理积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炎症、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上述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炎症、肠化、异型增生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萎缩较治疗前轻微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积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病理积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各项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后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果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远期复发率比较 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无复发患者,对照组2例复发,2组患者远期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胃息肉发病较为隐藏,多在消化内镜检查时发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不适、上腹隐痛等,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当胃息肉严重时,可导致不全梗阻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发生。胃息肉的属胃黏膜良性变,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且存在一定的恶变机率。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胃息肉患者预后起积极作用。

胃镜下电凝电切术因其操作简便,对有形息肉可准确、完全切除等优点,已成为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但该术式对胃息肉病理基础无法根除,因此术后复发率较高。有学者认为,胃镜下电凝电切术后胃息肉复发率高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6-9]:1)原息肉未完全摘除,随时间推移再次生长,形成息肉;2)存在易患息肉的体质或有促息肉生长的因素。有研究表明[10-13],祖国医学在治疗、预防胃息肉及术后复发效果显著,但单纯中医治疗所需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因此,笔者制定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电切术的治疗方案,使两种治疗方法优势互补。胃息肉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学的胃脘痛、痞满、积聚等范畴[14]。其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宜健脾化湿、祛瘀化痰散结。现代药理学证实[15],健脾祛瘀合剂可调患者免疫功能,并具有改善胃黏膜微循环、及抗菌抑酸作用。

[1]徐静涛,徐小松.无痛胃镜下胃息肉电凝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32-233.

[2]塔娜.内镜下电凝电切胃肠道息肉220例临床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145-146.

[3]罗定新.鸦胆子油乳联合疏肝健脾祛瘀除痰法治疗早期胃癌1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4):1837-1838.

[4]Jin T J.Gastric polyps and protruding type gastric cancer[J].Clin Endosc,2013,46(3):243-247.

[5]杨璐,陈大权.中医药治疗胃肠道腺瘤性多发息肉[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630-631.

[6]朱鸣,唐杰,杨春敏,等.老年常见胃息肉病理分析、内镜观察及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2):179-183.

[7]Cao H L,Wang B M,Zhang Z H,et al.Distribution trends of gas-tric polyps:An endoscopy database analysis of 24121 northern Chi-nese patients[J].Gastroenterol Hepatol,2012,27(7):1175.

[8]徐惠明,陈小芳,王健生,等.胃息肉73例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1,21(4):629-630.

[9]Lim S A,Yun J W,Yoon D,et al.Regression of hyperplastic gas-tric polyp afte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J].Korean J Gas-trointest Endosc,2011,42(2):74-82.

[10]Goddard A F,Badreldin R,Pritchard D M.et al.The management of gastric polyps[J].Gut,2010,59(9):1270-1276.

[11]杨巧芳.牛兴东主任医师辨证治疗胃息肉术后并发Barrett食管验案[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190-191.

[12]黎永华.内镜下黏膜注射加高频电切术治疗直肠息肉36例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6):113.

[13]王惠娟,曹志群.胃息肉的中医药治疗概况和展望[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6):552.

[14]朱碧媛,邓丽娥,何少初.何世东老中医治疗胃息肉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3,45(10):173-174.

[15]闫玲玲,高彬,黄驭,等.自拟消痞汤对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肝郁痰凝气滞证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1):46-47.

猜你喜欢
电凝电切术息肉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白兆芝治疗胃息肉经验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效果对比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后迟发性出血68例分析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