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对接与转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2014-08-12 20:46张贵等
经济与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功能定位京津冀

张贵等

摘 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由区域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以及产业转移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重大课题。目前,京津和津冀间优势产业的重合度较高,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其竞争倾向较高;京冀间相似系数较低,产业差异明显,其协作倾向较强,转移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转移企业多为资源消耗型,转移主要集中在较近的城乡边缘区,且已进入由梯度转移为主向转变城市功能为主以及产业创新、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并行的新阶段。京津冀产业对接与转移的总体思路应以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园区“进圈”为主线,形成“项目带动、企业拉动、集群驱动、产城互动、区域联动”的新格局。

关键词:产业转移;京津冀;产业创新;功能定位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4)04-0014-07

产业与区域是密切关联的,产业是区域的产业,区域是产业的区域,产业的组织必须依托于特定的区域,而区域的发展则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因此,如何正确对待产业转移,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调节,从而保持和提升区域竞争力,业已成为各区域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产业对接与转移相关文献述评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所提出的绝对利益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为产业转移理论研究奠定基石。阿瑟·刘易斯分析了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从后者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现象[1]。许多学者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角度揭示了产业转移的动力。Vernon认为发端于创新的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变动导致了产业梯度转移[2]。赤松要认为,后进国家遵循“进口—国产—出口”的“雁形”模式进行产业更替和转移[3]。小岛清依据日本的实践,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己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4]。Raúl Prebisch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认为,常常发生贸易恶化的发展中国家会实施进口工业品的进口替代,带来工业品的产业转移[5]。Dunning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现,国家的对外投资倾向取决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O优势)、内部化优势(I优势)和区位优势(L优势)[6]。

国内学者针对我国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进行了深度分析。卢根鑫认为,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技术构成相似的重合产业,当产业深化不能抵消别国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时,重合产业的转移就会发生[7]。石东平、夏华龙将梯形产业转移和升级定义为发达国家或地区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推动后者的产业升级[8]。石奇通过对企业间相互协调来组织生产与交易现象的观察,提出集成经济理论来解释产业转移现象[9]。张可云认为区际关系协调与区域经济布局优化是产业转移的动力[10]。刘友金、吕政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承接地的转移梯度陷阱与产业升级阻滞常常阻碍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的发生[11]。郑鑫、陈耀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实现条件和形式,发现地区生产成本的相对变化并不必然导致产业转移的发生,运输费用的下降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而且产业集中式转移的经济效果大于分散式转移。陈建军认为产业转移通常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这些观点是本文研究的有益借鉴。

上述文献的分析角度虽然不同,但均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分析了产业转移的自发过程。本文认为在产业转移中,市场起决定作用,但政府推动不可或缺,区域政府应充分调动各种有利因素,排除阻碍产业转移的障碍,构建新型区域产业转移协调机制(见图1),促进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

二、京津冀产业转移的综合现状分析

(一)京津冀产业转移现状

目前,随着京津冀三地环保政策和中央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的落实,京津冀区域内产业转移逐步加快,这种产业转移既有北京向津冀转移,也有京津向河北的转移。

北京向天津的转移,是京津冀一体化中的重头戏。2013年3月以来,天津市出台了“借重首都资源促进天津发展”的行动方案,从16个方面全方位对接首都。标志着京津合作跨入了新的历史起点,京津合作取得丰硕成果。2013年全市新引进北京项目847个,到位资金971.2亿元,增长7.81%,占全市到位资金的31%。天津各区县共开展借重首都资源活动806场,走访企业商会等组织6 336家,洽谈对接项目4 207个,其中已签约项目达1 277个,签约协议额4 762.76亿元;聘请招商顾问583人。

在转出地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特别是一些成熟的传统制造业和“三高一低”工业,如钢铁业等,从上世纪90年代京冀已经开始进行梯度转移,如首都钢铁公司炼钢厂、北京焦化厂、第一机床厂铸造车间等一些大型企业已经或整体或将部分生产环节迁移到了河北省的周边地区。至今产业转移仍在进行,如自2011年开始,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怀来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已经招商签约52家企业,大部分是中关村中小企业;2013年12月26日,由北汽集团投资100亿元兴建的华北(黄骅)汽车产业基地竣工,主要生产微卡、轻卡、中重卡、越野车、轻型客车、微型客车等乘用车及相关配套零部件;2014年3月13日,石家庄市政府与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京签约,确定将在新乐境内新建以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和液态奶为主的河北三元工业园,该集团旗下的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在河北石家庄、唐山、天津静海等地建有乳制品加工销售一体化工厂;2014年4月16日,央企新兴际华集团下属子公司、国内原料药碳酸氢钠生产龙头企业——北京凌云公司整体搬迁至河北省邯郸武安市;2014年2月和4月,北京市经信委公布和确定了2014年首批和二批调整退出工业企业的奖励名单,一部分将落户河北省,其中作为北京市的明星企业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线材厂)将搬迁到河北迁安。

津冀的产业转移呈现双向互动。2013年5月20日天津市与河北省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支持天津企业在河北环津地区建立天津产业转移园区。2013年5月18日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与天津市天士力控股集团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安国中药都。2011年8月25日,河北长城汽车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生产基地——天津基地正式启用,规划整车产能达40万辆。2011年3月,位于保定市的英利集团投资100亿元在天津宁河建设光伏产业基地。

(二)影响京津冀产业转移的经济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制度环境、偶然性事件。本文主要从经济因素的角度进行探讨。

1.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从产业结构和人均收入比较,京津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业梯度,京津处于高梯度,河北处于低梯度。2012年津冀的第二产业产值占其GDP比重均超50%,说明天津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河北也具有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但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京津,降低了其工业化的位次。北京的第二产业虽然只占GDP的22.7%,第三产业却占了74.5%,比天津高出29.4%,比河北高出41.1%。另外,从人均GDP来看,北京与天津相当,是河北省的2.4倍。可见北京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而津冀还处在以“二、三、一”为标志的工业化阶段。

2.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相似度。由京津冀产值前八名的工业排序结果(见表2)及其相互间的相似系数(见表3)可看出,京津和津冀间工业组成相似,说明京津和津冀间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其竞争倾向较高。京冀间相似系数较低,产业差异明显,其协作倾向较强。

3. 区域产业结构专业化。京津及冀各市三次产业的区位商差异明显(见表4),说明三地的比较优势明显不同,存在明显的产业梯度,产业转移的可能性较大。京津的第一产业处于劣势,第三产业优势明显。而河北的第一产业优势较大,第二产业处于支柱地位,第三产业明显落后,而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技术层次明显低于京津。

从京津冀工业细分行业的区位商比较(见表5),北京的优势产业集中在生活服务业和技术、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制造业;天津的优势产业集中在设备制造和现代制造业;河北的优势产业主要是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显然,三地存在工业转移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分析可见,京津和津冀优势产业的重合度较高,京冀产业的重合度较低,因此京冀产业梯度大于京津和津冀,近些年来,京冀间产业转移的数量和规模确实高于京津间和津冀间。

4. 技术水平。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由教育水平、投入以及科研投入决定。河北省的整体高等教育水平,在全国仅列中等,与京津差距较大。从科技水平比较,按照2013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排序,京津处于高于全国平均值60.3%的区间,河北处于30%~40%;按照2013年全国科技进步环境指数排序,北京、天津分列第2、3位,河北列第24位;按照2013年科技活动投入指数排序,北京、天津分列第3、4位,河北省列第19位;按照2013年科技活动产出指数排序,北京、天津分列第1、3位,河北省列第26位;按照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排序,天津、北京分列第1、3位,河北列第27位;按照2013年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排序,北京、天津分列第2、8位,河北省列第22位①。

综上分析,京津冀存在明显的产业和技术梯度,京津居于高梯度,河北居低梯度。从分行业比较,京津、京冀和津冀之间存在不同的梯度差异,但总体分析,京津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河北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最终形成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的动力。

5. 影响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其他因素。(1)自然条件因素。第一,地理区位条件。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转移的重要枢纽,是我国最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从区域内部来看,京津冀呈嵌套结构,地域相连,交通网络发达,相互间的交易成本和生产要素结合成本低廉。河北省环抱京津,直接受到京津的经济、科技和信息辐射,同时又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还是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区域连接“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纽带。另外,津冀均属于沿海地带,港口条件得天独厚,天津港、黄骅港、京唐港、秦皇岛港和正在建设的曹妃甸港构成重化工业的物流基地,其中曹妃甸是渤海海域惟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多个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港址,为京津冀域内产业转移提供了巨大推动力。第二,资源条件。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相对匮乏,2011年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147.84立方米/人、115.74立方米/人、203.70立方米/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河北省相比京津略具优势。京津冀区域土地资源紧缺,人均土地面积分别为0.08公顷、0.08公顷、0.27公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北省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且未利用土地占土地总量的21.05%,远高于京津,有利于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和煤炭基地;京津矿产资源匮乏,不利于资源消耗型产业的生存。(2)制度环境因素。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区域统筹的推进,京津冀协作成为三地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中央对京津冀协作也极为重视,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并提出了“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等七点要求,为京津冀区域内的产业调整及产业转移营造了良好的政治和政策环境。(3)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约束。随着首都功能定位“去经济化”的逐步落实,多年以来,北京已多次出台城市区划和产业政策,引导非核心功能产业向周边转移。同时随着我国产业转型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政策加速了京津的传统制造业向周边的产业转移。(4)人文环境。京津冀文化相近,血脉相连,民间往来历史悠久,民众信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移入企业能够很快与接受地各类行政和社会组织充分融合,与员工、政府、金融和社区等相关利益群体能够很容易建立互信。因此京津冀的域内转移具有优于域外转移的天然优势。

(三)京津冀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京津向河北进行的传统制造业转移符合梯度转移和增长极扩散特征。长期以来北京对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经济虹吸作用,造成人口和产业大规模集中和城市规模的过度扩充,其资源集中带来的规模经济开始超过过度聚集所致的冲突成本,导致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资源和能源紧张、地价和房价飙升、工资上升,产业转移成为必然。

1. 转移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目前京津向河北省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钢铁业、有色金属冶炼、化工、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传统制造业。从数量上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这些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对资源和劳动力依赖性强、技术装备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弱。根据Dunning理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虽然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但只是其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而区位优势则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是充分条件。河北省人口资源和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吸收这些传统制造业较京津具有更强的区位优势。

2. 转移企业多为资源消耗型。无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首都钢铁公司炼钢厂、北京焦化厂、第一机床厂铸造车间,还是近期转移至武安市的北京凌云公司、计划转移至迁安的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线材厂)等都是一些对矿石、煤炭、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消耗很大的大型企业,均属资源消耗型企业,它们能耗高、投入高、污染多,其优点是技术装备水平高、资本密集。京津土地短缺,环境容量有限,水资源严重匮乏,矿产储量稀少,已没有容纳这些产业的优势。它们落户土地约束相对较低、劳动力和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河北,既能提高河北省各市县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又能增加当地的就业,同时又为京津高端制造和服务业的发展留出空间,可以将京津冀一体化推向更高的梯度和层次。当然产业转移应先升级后转移,保证只转移资本和技术,不能转移污染,不能危及河北省业已脆弱的环境和水资源。

3. 转移主要集中在较近的城乡边缘区。自京津迁出的企业在河北的接受地主要集中在唐山、廊坊、保定、沧州、秦皇岛、张家口、承德等北京周边地区和有特殊地理优势或特殊资源的地区。这些区域多为距转出地较近城乡边缘区,具有港口、矿产资源、产业基础、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是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进行现场指挥的结果。同时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也已走向前台,河北省政府与北京市政府已签订合作协议,河北省的重点城市也已于北京市政府或与北京市内的科研与教育机构建立了协调沟通机制。河北省应注意对接京津的顶层设计,统一协调各地市对接工作,避免无序竞争和生态破坏,注意发挥项目布局的规模经济效应,争取“引入一个大企业、带出一个产业集群”。

4. 由梯度转移为主向转变城市功能为主的新阶段。伴随着北京、天津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京津冀之间的产业转移也由梯度转移为主向城市功能转变为主演变。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自1983年就已开始,在1983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就已不提“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工业基地”,1993年再次明确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2005年将定位调整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2010年,新增了“国家创新示范区”功能。功能定位的调整和落实是城市的经济、社会、政治功能的全方位调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高一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实质是首都功能“去经济化”的梯度转移过程,近期逐步演变为首都功能全面疏解过程的一部分,此阶段高端制造业以及医疗、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公益事业会进入转移序列(如301医院正在施工兴建涿州后勤保障基地)。

5. 产业创新、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并行。随着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以及所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的与日剧增,京津正在逐步改变彼此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产业创新是京津产业转型的根本途径。通过产业创新,可以提升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能力,可以把现存和潜在的生产要素优势转化为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张贵、李靖认为,缺乏产业创新,会无法形成替代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造成产业链短缺和产业空洞。产业创新过程是突破既定已结构化的产业约束,培育核心竞争力和构建新产业的过程。产业创新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如果其他地区想代替某地区成为新的经济中心,就必须创新出高一级主导产业。

产业创新是历史赋予京津冀的重大使命。在京津产业转出过程中,两地的产业创新和新高一级主导产业也在孕育和成长,作为主要产业转入地的河北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实现了产业升级。这种双向互动扩大了区域分工的深度与广度,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强调的是,当前地域分工体系也呈现出新特点,随着国际分工程度的深化,传统的部门间分工逐渐向产品间分工和产业链分工过渡,逐步形成了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产业链分工体系。于是出现了京津主要发展研发、整机(整车)组装、现代服务等、河北部分地区主要发展配套和零部件生产的分工趋势。上述产业创新、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并行,必然萌生一种新型的产业分工格局。

三、京津冀地区产业对接与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总体思路

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应以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园区“进圈”为主线,以“缺链补链、短链拉链、弱链强链、同链错链”为思路,形成“项目带动、企业拉动、集群驱动、产城互动、区域联动”的新格局。

1.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新亮点。天津市应加强与驻京部委、央企和公司总部对接,积极谋划和实施一批以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大型优质项目;河北省应抓住京津结构调整和增量扩充的机遇,积极与京津的央企和大型企业对接,大力引进和推动若干大型制造基地项目,合力打造京津冀合作的重要支点和纽带。

2. 以企业合作为重点,夯实京津产业对接协作新根基。产业对接,企业为主。企业是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支撑和载体,政府和行业协会是企业合作的粘合剂,政府应制定长期协作计划,并构建协调组织机构,行业协会要建立企业协商平台,降低产业转移的信用风险和信息不对称。

3. 以园区共建为主线,拓展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新空间。积极鼓励“基地围园、企业入园、项目扩园、园区入圈”,充分发挥企业聚集的外部经济性和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鼓励基层政府、高校、企业之间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合作共建园区,促进园区跨区域合作,构建“点—线—网络”园区一体化格局,带动区域间人才、资产、技术流动的共赢模式。

4. 以基层政府协作为主体,构建三地产业对接新机制。作为项目实际承接地的基层政府是项目的直接管理组织和直接受益单位,在三地高层统一协调下,构建三地间各市区县产业对接平台,有助于提高对接效率、降低对接风险。河北省各市县、天津市各区县应找准定位,积极与北京各区县进行接洽,切实以区位优势互补、对接收益共享为基本目标,充分平衡产业对接中的相关利益各方利益平衡机制,在人员安置、损失补偿、公共福利接转、生态补偿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5. 以城镇功能区体系为载体,提升京津冀产业对接品质。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指引下,合理调整和完善环首都经济圈城市功能体系,建设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相依托和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互补的高水平城市群,实现人、产、城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共生”的良性互动。强化北京的首都功能和全国中心城市地位,提升天津的北方经济中心功能,完善河北省各市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和重要节点城市功能,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体系。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置均衡化为着力点,加速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医疗卫生、教育机构等软硬件服务能力的末端延伸,营造规范有序的产业对接支持环境。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对接与转移的对策

1. 形成以链织带、以带联区的产业对接新模式。在产业对接协作方面,应由易到难分层次推进,着力打造若干产业链和产业带。

链接天津滨海新区、河北省秦皇岛、唐山,形成滨海观光休闲度假带;链接秦皇岛、唐山乐亭和天津市东疆港,形成滨海度假带;串接张家口桑洋河谷、秦皇岛昌黎、天津滨海新区茶淀,形成葡萄酒文化休闲区。

将天津市南港石化聚集区、南港轻纺工业园、大港石化园区与唐山滦南、沧州海兴的盐化工、沧州市的精细化工相链接,做实并延伸化工产业链。

沿渤海湾打造集研发、制造、维修为一体的船舶制造产业带;与该产业带呼应,在冀中南构筑船舶配套供应链。

沿渤海西岸构筑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并链接天津市、廊坊市、保定市打造汽车配套及装配产业链。

以京津高科技共同体为龙头,舞动中关村、亦庄科技园区、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廊坊润泽国际信息港、唐山市软件产业及动漫游戏产业,最终将京津与河北省的廊坊、唐山市和秦皇岛市互联,并串接至辽宁的沈阳和大连,构筑电子信息产业带。

将天津光伏、风电、高端电池产业链串接保定、邢台、唐山等新能源项目及其装备制造,形成新能源产业带。

实现京津与冀东、冀中、冀中南物流通道畅通,打造物流产业链。

连接石家庄市、保定市、衡水市形成传统制造业产业群,连接邯郸市、邢台市、天津市、唐山市形成钢铁产业带。连接张家口、承德和秦皇岛市,构建生态休闲产业带。

2. 以京津冀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为战略指引,系统推进京津冀产业对接。京津冀产业对接是京津冀一体化推进系统的组成要素,除经济目标之外,还要充分综合权衡历史、文化、生态、城市布局、承载力等系统目标。这就要求产业转出地要系统考察产业移除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产业承接地不能过度追求短期利益而任意承接产业,应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历史和文化传承需要、生态保护要求和综合承载力优选承接产业。据此北京市应依据功能疏解目标移除大型摊群批发市场、“三高”行业、医疗、高等教育等公共事业部门、金融和贸易总部和分支及部分央企总部等。天津市也应关停并转低附加值产业。

(三)坚持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调节为补充,创新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机制

1. 创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完善市场交易体系。(1)清理散布在各级政府文件中限制商品、人员、资产、技术等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的条款和规定,彻底清除地方保护主义;取消财政、金融、投资审批和各类行业准入规则中对非国有特别是民资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加速政府的公共服务模式改革,加快京津冀间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以竞争换效率。(2)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对改进国资管理的新方法、新机制争取在京津冀先行先试,尽快推出国有企业高层决策者的职业经理人选聘方法,切实减少国有企业的特权,弱化国企的社会职能、增强其经济职能,在项目招投标、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条件方面营造针对民资无歧视政策和法律环境,使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公平公正地竞争,争取通过市场化手段组建一批有实力的跨区域企业集团,提高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整合效率。

2. 创新区域生态定价及补偿机制,充实产业转移动力。环境压力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产业转移的目的是污染转移,造成了产业梯度转移的合理梯次紊乱。构建产业的绿色转移机制是实现产业转移健康长效的关键。

绿色转移,市场为先。树立环境资源的商品化、资本化和股权化观念,构建公平公开的市场交易机制,加快建立健全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平台,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河北省能源环境交易所基础上,建立联动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和碳交易市场,实现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加快京津冀三地大气和水环境污染源解析工作,科学测定三地间污染的交叉影响和治污的溢出效应,依据环境资源的定价标准进行地区间的排污收费和生态补偿额度,以利润机制为基础大力吸引民营资本进行治污投资。

3. 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破除产业转移中的制度障碍,降低信用风险。(1)在政府层面:建立京津冀协调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应由国务院主要领导和京津冀党政一把手组成,委员会设立办事机构,负责京津冀功能区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及其落实监督工作。建立专项工作小组,根据功能区划和发展规划对具体的产业对接和转移项目进行专项审核、协调和服务。(2)在企业层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和信息服务作用,推进三地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引导区域内大中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协助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组建技术、研发、创新协作联盟,寻找三地企业合作的“引爆点”。

注释:

①资料来源:2013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一)、(二)[EB/OL].上海科技统计网,2014年6月26日,http://s3hsts.stcsm.gov.cn/home/news.aspx?FunId=19&InfoId=630&ModuleID=5.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M].乔依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190-107.

[3]赤松要.我国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以机械仪表工业为例[J].一桥论丛,1956,(36):5.

[4]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周宝谦,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5]Prebisch 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problems[J]. 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ica,1962,7(1):1-22.

[6]Dunning J. The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Past,present and future[J].Journal of Inter 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1):1-31.

[7]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石东平,夏华龙.国际产业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J].亚太经济,1998,(10):5-9.

[9]石奇.集成经济原理与产业转移[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5-12.

[10]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11]刘友金,吕政.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2,(11):21-27.

责任编辑、校对:关 华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功能定位京津冀
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中的功能定位及实践核心思路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物流信息平台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研究国企改革下的功能定位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