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协同式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4-08-15 00:54俞华锋
科技视界 2014年30期
关键词:终端微课模块

俞华锋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0 引言

随着移动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智能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AD等)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通过移动互联网,人们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非常方便地在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在任何地点实现网上学习、交流讨论、协同学习等活动。因此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已经成为网络环境下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移动学习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它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使学习者可以通过手机、PDA等移动通信终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信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因此,它的应用研究,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前沿课题,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1 移动学习的相关概念与特点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相互融合的新兴产物,从技术层面来看,以宽带IP为基础,可以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从移动终端的层面来看,主要是指用户通过手机、IPAD、笔记本等上网,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相应服务。而移动学习主要是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方便的学习。主要特点如下:

(1)移动学习属于非正式学习。相对传统的学校正规教育而言,可以灵活的根据自己的闲暇时间自由的安排学习,可以在除教室以外的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体现干中学、学中干、玩中学等特点。

(2)移动学习可以方便的进行协同式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同其他学习者或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或协作,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的知识。

(3)移动学习具有自由和开放的特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环境灵活的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更好地获取知识。

当然移动学习也有其局限性,例如,移动学习随意性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学习的效率取决于学生的自律性;移动学习所提供的学习环境是有学习者自己决定的,不能保证提供优质的服务教育;移动学习主要是虚拟世界的人―机对话,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

2 移动学习平台的总体框架设计

该平台主要有服务器端管理(包括管理员管理和教师端管理)、移动终端学习平台两个部分组成。管理员通过PC机或移动终端连接互联网,登陆移动学习平台的服务器进行管理,主要完成平台的初始化设置和建立教师账号等系统管理功能。教师同样也通过PC机或移动终端连接互联网,以自己的账号登陆服务器进行课程管理、课程具体内容管理、微课的管理、了解学生的交流状况、学习进度等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装有Android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访问该学习平台的课程和微课进行协同式学习,进行信息的交流、问题的讨论和咨询操作等。

3 移动学习平台主要功能分析

具体功能部分由于管理员管理部分功能简单,主要介绍教师端管理和移动终端学习平台这两部分的主要功能。

3.1 教师端管理部分主要功能

教师端管理部分主要功能分为课程学习模块和微课学习模块。课程学习模块主要以课程的常规学习为中心,包括课程管理、课程类别管理和课程具体内容的管理等几个部分,具体功能如下:

(1)课程的管理:教师可以添加课程、修改课程、删除课程、发布课程、统计课程信息等。

(2)课程类别管理: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添加、更改、删除课程类别和课程代码等。

(3)课程内容的管理:教师可以添加、更改、删除指定课程的相应章节的学习内容。

(4)教师账户的管理:可以修改教师账户信息,指定相应课程的相应教师等。

5)在导入POS位置数据、像片控制点数据、新建重建项目、提交三维模型生产项目等过程中,都需要设置对应的空间参考系统。为避免生产失败,建议使用同一空间参考系统。

微课学习模块主要以微课学习为中心,包括微课管理、微课类别管理和微课帮助中心等几个部分,具体功能如下:

(1)微课的管理:教师可以添加微课、修改微课、删除微课、发布微课及主要简介等。

(2)微课类别管理: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添加、更改、删除微课类别和代码等。

(3)微课帮助中心:教师可以添加、更改、删除微课的支持工具和常见问题等。

3.2 移动终端学习平台部分主要功能

学生主要通过移动终端访问该学习平台的课程和微课进行协同学习,进行信息的交流、问题的讨论和咨询操作等。

3.2.1 学生帐号的管理

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访问该学习平台,在首页上进行自己账号的申请、注册、登陆、修改等,同时可以查询自己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内容,自己的等级(采用积分制,主要根据用户的学习时间由系统确定用户等级,主要激励学生的学习)等。注册的学生可以访问所有的学习内容,未注册的学生(即游客)可以访问有限的资源。

3.2.2 课程和微课的学习

首先,学生用自己的账号登陆系统,然后进入课程学习页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课程和微课类别,然后选择学习课程,也可以通过搜索直接查找自己需要的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寻找问题的答案。课程学习页面主要根据所选类别显示该类别下的课程和微课的详细信息,包括课程内容的学习目标、应知应会目标、主要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块等,如果用户没选,则分页显示所有内容。

3.2.3 协同式学习和交流模块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如何使用该移动学习平台的问题,以及碰到学习内容不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该模块解决。学生有问题时,可以进行提问,知道的同学可以相互进行交流,进行协同式学习,同时老师也可以回答。在该模块中为了激励学生进行协同式学习和交流,采用奖励制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积分。

3.2.4 课程测试模块

该模块主要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测试。由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操作相对较为不方便,因此课程测试的模块相对比较简单,主要为单选、多选、判断题等类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选择相应的试题进行测试。做好题目以后,直接可以判分和给出正确答案。

4 移动学习平台的实现

该平台的实现所使用的软件均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本平台开发所使用的开发环境是MyEClipse8.0,开发环境是Windows 8,安装的SDK有JDKI.6和AndroidSDK。MyEClipse8.0可以通过:http://www.MyEClipse.Com/网站进行下载,也可以通过专门下载软件的网站进行下载。JDKI.6可通过http://java.sun.Com网站进行下载,选择相应版本下载即可。

在移动终端的学习平台中,客户端的通信接口采用Java类,主要由ClientRequest(用于 请求处理)、myHandler(用于结果分析)等类组成,每个客户端界面调用前面所述的类完成与服务器端的通信。

在移动终端的界面实现中,每个用户的界面为一个Activity,在Activity中主要使用View和ViewGroup等UI组件来组建界面,同时结合XML语言对整体进行布局。

5 结束语

本文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并结合教育的相关理论,将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引入到学习平台的建设中。首先介绍了移动学习平台研究的意义、移动学习的相关概念与特点,分析了移动学习平台的框架模型和功能,最后探讨了该学习平台的部分实现,希望能对移动学习平台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当然本文只是提出了基本的设计和功能,具体的实现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1]俞华锋.浅谈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研究[J].科技视界,2013(16).

[2]陆婷婷.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学习平台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10).

[3]俞华锋.基于云计算的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仿真,2010(09).

[4]百度百科.android[OL].http://baike.baidu.Com.

猜你喜欢
终端微课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