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2014-08-15 00:48倩,董
关键词:思想道德院校高职

李 倩,董 云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7)

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李 倩,董 云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7)

面对网络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是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育内容与方法缺乏创新,高职院校学生价值取向多元,网络道德意识较弱,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水平亟待提高,工作制度需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应根据时代变化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环境;拓宽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育人工作格局;规范工作制度,构建道德教育保障体系。

网络环境;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对策

X416

A

1673-9272(2014)06-0171-05

2013-11-18

2013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云南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编号:2013C196)。

李 倩(1979-),女,湖南沅江人,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速度越来越快,网民队伍越来越壮大。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在这一庞大的网民队伍中,大学生是接触、使用网络的主要青年群体,根据《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互联网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利用网络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意识和民族意识,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势在必行。

一、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育内容与方法缺乏创新

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师更多的可能只关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习惯在知识储备上树立教师权威,道德教育内容较抽象、空洞,明显缺乏较好的层次性和较强的针对性,从而忽视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各方面变化,没有关注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对知识权威的认可程度。而在网络时代,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却不能与海量的网络信息相比,在这种情况下,越想树立权威就越会使权威迅速倒塌。网络的开放性特点提供了学生所需要的这些平台,当他不能在现实中公开发表评论时,就必然会在网络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当他无法和老师交流时,就必然会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寻找志同道合者。正如网络上所说,“当网络谣言跑遍地球的时候,我们的真理还在穿鞋”,当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已经天马行空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在寻找拴住他们的绳子。

另外,从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教育方法看,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比如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在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充分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体潜能,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具有个性化的道德教育机制和方法;进一步加强院校与学生家庭的日常联系,努力实施合力教育;而且在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大力推广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努力进行道德教育体验式教学;且还充分运用价值澄清理论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的系统教育。虽然这些有益的尝试及探索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可借鉴性,但总体上说,还没有形成一个更为符合道德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仍在沿袭着“运动式”的教育方法,这对当今社会中强烈要求实现个性发展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难以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特有功能。[1]

(二)学生价值取向多元,网络道德意识较弱

网络环境下,尽管国家、学校、教师等都已意识到网络对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可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特点决定了采取措施之后的效果不佳。

第一,高职院校部分学生政治信仰仍不够坚定。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是1990 年代出生的,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重大政治变革和社会重大变化,对我国一些传统道德文化和伦理文化等缺乏亲身经历。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历史使命和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目标以及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等原因认识不到位,从而缺乏对社会的使命感。在高职校园里,偶像崇拜、粉丝文化十分流行,对影星、歌星的疯狂崇拜,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心态比比皆是。这些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对现实的困惑不解和对前途的一片迷茫。

第二,实用主义价值观占据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主流。由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企业、工厂等场地实习见习占用了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的大学时光,而这些实践场地中,企业、工厂的员工、管理人员的影响和网络千差万别的信息有可能很快改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建立起来的部分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院校学生在面对社会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获利有多少。

第三,网络道德意识较弱。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全球化的广泛发展,使高职院校学生成为了网络传播中最活跃的一群人,也是最受网络影响的一群人。因为网络交往中彼此都是虚拟身份,可以不顾及他人以及其他虚拟社会群体对自己的评价,从而造成人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自己喜欢或厌恶的角色,但在无边无际的虚拟世界里高职院校学生缺乏道德自律,就有可能做出发布虚假信息、登录黄色网站、侵犯他人隐私等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甚至使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并朝着多元化和模糊化的方向发展。这与学校宣扬的道德教育初衷是相违背的,也使道德教育处于尴尬境地。

(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水平亟待提高

从目前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来源看,主要来自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高等学校学历教育毕业,通过公开招聘引进,这部分教师的特点是理论功底相对较扎实,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较熟悉,个人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另一部分教师是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一线实践工作者,这些老师有的是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或一线技术能手,他们懂得现代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可以对学生技能方面有直接影响,但这类教师存在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他们并不熟悉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或多或少形成一些不良思想、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行为。

同时,网络时代不良信息手段不断翻新,为防止高职院校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软性“防火墙”的洞开,现有教师的总体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

(四)工作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如设立了班长(团支书)—辅导员(班主任)—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院长)——校长(副校长)的层层负责管理体系,还相应制定了班级管理、辅导员选聘、管理、奖励、辞退、院(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等相关制度。这些制度在保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网络环境下,却很少有高职院校建立针对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制度,面对大量学生在网络中学习、生活的现实情况,高职院校不能根据网络特点和学生特点开展较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这足以说明,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管理特色,充分运用网络这一有效载体,制定相应的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制度,才能进一步弥补制度上的缺陷,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探析

(一)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环境

1.坚持“以生为本”,更新“三全”育人观念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要在思想上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需通过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形式进一步推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发展。

第一,必须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高职院校要重视网络环境下多元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影响,解放思想,更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实事求是,把“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通过大胆创新,增强战略意识,积极占领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阵地,把人才培养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发挥其他课程作用,鼓励全校教职工参与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增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效性。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应鼓励全校各部门、各教师与各学生家庭等客观环境密切结合起来,对于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或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并鼓励各部门、各教师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特别是鼓励学工部门,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压力,也有助于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第三,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满足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需要。网络环境下,学生的需求往往通过网络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高职院校要努力营造一个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环境,让学生的诉求能及时被教师感知,进而得到满足,从而提升教育效果。

2.优化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环境

第一,加大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建设投入。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需要高投入,可短期内又难见成效的工作,且需要有物质的支持,尤其在网络时代,学生思想观念变化快,高职院校需从技术上、思想上应对这些变化,这些都需要国家的资金投入。此外,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面向的是企业一线,而学生只有在毕业前掌握扎实的技能才能在岗位竞争中体现优势。生存问题解决了,网络对他们思想的负面影响才会进一步降低。因此,必须加大在校期间学生的实践训练,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同样也需要政府资金的注入。

第二,营造高职院校优良的网络环境。网络建设日趋完善并不意味着网络管理日渐完善,目前高职院校网络管理还处在不断探索之中。首先是校园网站的建设。高职院校网络中心应对校园网各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制订成熟、完整、长远的发展策略,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让友情链接、论坛、博客等模块在校园网中体现出来。其次,校园网站要以品牌意识打造网站形象,创设独特风格,提供特色服务,通过有价值的信息和悉心的服务吸引高职院校学生眼球,同时,开发或利用网络中大量的思想道德教育优质内容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资源,以营造优良的网络环境。

第三,加强网络治理。网络治理是随着网络发展而出现的全新社会话题,为规范伦理道德秩序,在校园网络论坛等公共虚拟空间可实行实名认证,以保证净化校园舆论。同时,为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在校园范围内实施凌晨零点统一断网;对于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不良信息的学生,采取谈话、按照相关校纪校规给予相应的处罚等措施来规范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行为。

3.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良好的网络素养

第一,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网络道德素养,提高学生德行。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不在于网络本身,而在于对网络使用者的教育与引导。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向学生灌输规则思想。在规范网络思想道德规则中,让学生明白网络世界依然是现实世界的组成部分,网络规则最终要受到现实规章制度的制约,从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第二,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网络教育,必须把现有的优秀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延续进来。假如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世界是纯净的世界,那么网络世界也将是纯净的蓝天。因此,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自身情况,以学校精神为灵魂构建校园精神文化,积极推动学校内涵建设,让现实社会的优秀思想品德陶冶他们、感化他们。

(二)拓宽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符合历史发展、形势变化、时代精神的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网络环境下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重视民族精神及道德规范教育的培养。因此,只有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坚持内容上创新,才能进一步发挥网络环境下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中的思想引领作用。

1.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网站建设

第一,研制和推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内容的应用软件。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网站建设中,研制和推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教育为内容的软件工作尤为重要。如,将软件设计成不同意识形态的、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着游戏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潜在教育。

第二,建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红色”网站。首先,网站上要有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依据、历史背景等各方面基本知识,并设立“党建园地”、“时事热点”等栏目;其次,网站的建立要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图片、革命歌曲电影等形式给学生一种直观感受,对“红色”内容进行醒目标识,从而使枯燥的历史题材变为妙趣横生的教科书。

第三,拓展以弘扬民族精神为重点的网站内容。网站的建设应与时代发展方向相一致,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向相一致,与高职学生个人发展方向相一致。在网站上高职院校还可实时拓展、更新以弘扬民族精神为重点的网站内容,引起学生关注,提高学生点击量。如,以纪念我国红色重大节日为契机的“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内容,同时,在更新信息时,不但要保证信息的正确性,而且还要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教育性。

2.成立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的网上咨询或兴趣团体

以加强“三德”教育为目的,增强学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主观意识,通过辩论、问答等形式及时帮助学生解答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密切关注的问题,一对一地进行沟通、了解及谈心,让学生对学校、班级有归属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加强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及奉业精神的基本道德规范意识,让道德规范教育切实深入学生的思想及行动当中。

同时,让学生通过学校参加各级各类团体活动,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在校园网上建设道德模范榜样网,用英雄楷模的鲜活事迹影响学生,成立兴趣讨论小组,建立多人团体组织,通过讨论、演讲等形式提高自身的道德规范意识及水平,如以“诚信至上、文明守纪”为主题、以规范“言行举止、穿衣着装”为中心、以“浪费水电可耻、破坏公物有罪”为重点进行相关讨论。

3.拓展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外延

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择业教育内容与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结合,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心理测试、网上QQ心理咨询等网络支持途径,潜移默化的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困扰和障碍,其中特别要针对网络成瘾的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将高职学生就业择业政策法规通过网络平台公布,及时解答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相应信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能力合理的选择职业,顺利实现就业。

4.转变教育教学及实践教育方式

第一,课堂教育方式:从“宣讲式”到“探究式”。要真正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效果,需要从目前的“宣讲式”教育到“探究式”教育的转换。探究包括教育者的探究,即教育者本身知识的更新和问题的思考;也包括被教育者学生的探究,既包括显性层面的具体“案例”研究,也包括对隐性层面的合理推导,既包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要总结提炼普遍存在的社会规律。

第二,实践教育方式:从“外在实践”到“内在实践”。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呼声最高的是要加强实践教学,而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关于实践教学的真正内涵。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实践教育的重点应转向具有目的性、自我意识明确的内在实践这一维度上来,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意识由外在的灌输转向内在的自省。

第三,教学话语方式:从“政治话语”到“人本话语”。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考虑受教育者本身的特点,因材施教,走“人本话语”路线。目前,在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就业困难、社会学历受到歧视的情况下,教育者应设身处地的思考他们的处境,特别是在互联网海量信息、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的今天,思想道德教育是多方面的,不能只有政治话语,也不能只有正面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活跃的思想和行动能力,如果只是一方面的信息灌输,最终可能会与教育者所期望的背道而驰。

(三)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育人工作格局

1.着眼教师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高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每位高职院校教师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而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的顺利形成。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个性。”[2]唐代著名的大学者、教育家柳宗元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通过充分发挥个人魅力和自身品德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指导和影响。因此,在培养和塑造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时,不仅要向高职院校学生提出高要求,其实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向高职院校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这样的自我培养过程,高职院校教师才能不断继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人格。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健康、和谐发展。

2.强化思政队伍建设,提升育人工作效率

首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一是要辅导员进行自身修炼,努力学习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用娴熟的技术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二是要辅导员锤炼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技巧,关爱学生,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态,多与家长联系,对有错误的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教导。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构建和谐的“以生为本”的师生关系。最后,学校也要以学生的需求和辅导员的发展为出发点,多关心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加强辅导员的理论培训与实践指导,提供多方保障促进辅导员成才,着力解决辅导员的实际待遇问题,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校的温暖。[3]

其次,加强班级管理建设。班干部是班集管理的生力军,也是班主任、辅导员的得力助手,更是网络环境下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力量。在选拔班干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四忌,一是忌“刻舟求剑”、“照猫画虎”,不要仅仅依靠学生档案而确定班干部,即使是有班干部工作经验的,也不一定会成为理想的高职院校班干部;二是忌重智轻德、重智轻能;三是忌“从一而终”、“原封不动”,同一个班干部在同一岗位长期不变,容易让其产生惰性,使班级工作缺乏生机;四是忌“简单武断”、“频繁更换”,辅导员如果简单的依据个人喜好而确定班干部,可能会用错人,为将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埋下隐患,若是频繁更换班干部又会导致班级无凝聚力,因而也不能较好的发挥出他们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那么,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全面了解学生阶段;二是观察学生阶段;三是临时指定阶段;四是竞选阶段。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班干部才是最得力的、值得信赖的、也是最经得起考验的。[4]

最后,加强学生网络信息员队伍建设。学生网络信息员是学校网络管理部门通过学生信息员了解学生在网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问题及建议的“中介”,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学生网络信息员队伍建设。一是科学选配网络信息员。网络信息员的选定一般是由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网络技术较好,具有较强责任心,乐于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学生。二是要加强对网络信息员的教育和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指导网络信息员正常开展工作,及时提供学生网络信息。三是要在制度上确保网络信息员的利益:网络信息员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人员,他们为教师、学生服务的同时也应得到一定精神和物质奖励,鼓励学生网络信息员在工作中实事求是,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添砖加瓦。

(四)规范工作制度,构建道德教育保障体系

1.健全网络管理法规制度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4]17号)中指出:“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是推动校园网络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综合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对校园网的规范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删除各类有害信息。对有害信息防范不力的要限期整改,对有害信息蔓延、管理失控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因此,要构建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保障体系,首先应做到网络管理法规制度的健全。

第一,积极宣传网络法制法规作用。在进行网络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在高职学生中积极宣传网络法制法规,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完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健全高职学生上网行为监控体系。如,学校网管中心利用计算机监管平台,加强校园网的信息监管,防止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侵入校园网络,做到责任到人,明确专人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

第二,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地网络观。引领良好的网络文明风尚,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手段。鼓励支持学生开展与网络相关的学术、科技、文艺等活动,增强校园网对学生的吸引力,利用网络激发高职学生的网络文明自律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并把校园网建设成为崇尚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平台,为师生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上网环境。

2.加强学生网络警示教育

第一,加大教育管理力度。切实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校园网、班会、思政课、黑板报、校园广播、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自觉远离网吧和文明上网的教育。引导学生争做网络文明使者,不传播有害信息;正确处理网上聊天,不随意约会网友;注意运动休息时间,不长时间神游网海;听取老师家长教导,不荒废自己学业。坚决抵制网上反动、腐朽、不健康的内容对自己精神上的侵蚀。同时,加强警示教育。通过观看剖析一些典型案例,使高职学生深刻认识到进入网吧的危害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在“虚拟化”网络中,增强自我约束和识别有害信息的能力。

第二,加强文明上网意识。组织学生参加“文明健康上网”宣誓签名仪式,开展“网络和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大讨论、“网络不文明行为调查”等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栏及家访等多种渠道,教育学生做到“三不三上”:不进营业性网吧、不进色情垃圾网站、不沉迷网络游戏;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同时,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对违规进入营业性网吧、在网上有违法和不道德行为的学生加强教育管理,对经教育仍不改过的学生给予严肃批评或纪律处分。把学生上网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把“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网吧”纳入思政工作和二级院(系)年度考核重要指标,并将其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的重要依据。对违反学校网络制度规定屡教不改的学生,不得享受评优、评先、评奖和贫困补助。

3.建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机制

首先,建立高职院校任课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监督机制。在监督机制里,鼓励任课教师自主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去,密切关注学生动态,研究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状况。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做好网络外的课堂授课工作,若发现问题,可及时跟班主任、辅导员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沟通。

其次,必须完善网络行为监管体制。首先应运用网络技术,开发或利用计算机监控和隔离等技术阻拦网络空间中的不良信息及不健康内容,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监控和思想道德意识的提升。与此同时,各高职院校需认真学习和执行国家对网络内容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结合各校实际制定学校内部网络管理规定,如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制定的《校园网站管理规定》;南方医科大学制定的《网站管理及信息发布管理规定》等。这些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具有各校特色的规定极大的加大了对校园内部网络的监控,确保了校园网的健康运行。

最后,高校职院还应制定一些有关网络法律课程,将之纳入教学计划。用“大队伍、大德育”等理念,改革目前思政队伍来源单一、方法单调、包打天下的状况,扭转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性、封闭性、机械性,将政工干部、学生辅导员、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兼职教师、家长等组成大队伍,并利用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党校、团校、第二课堂、社区等多种教育资源,建立起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工作格局。

[1] 张晓琳.大学生社会化视阈下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效性探析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3):138-140.

[2] 王 荣.教师人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魏孔贵.略论辅导员能力的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4] 刘 潇.网络文化视阈下高职院校班级文化的主体构建与实践突破 [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3):135-137.

[本文编校:李浩慧]

Analyses of Ethics Education and Soluti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LI Qian, DONG Yun
(Yunnan State Land Resources Vocational College, Kunming 650217, Yunnan,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the education idea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thics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ags behind, education contents and methods lack innov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ossess multiple values, their network ethics consciousnesses are weak, the teachers are relatively poorlyqualif i ed, the education level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work system needs further improve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update the concepts of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optimiz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broaden the education content, innovate the education metho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staff’s building, improve the education pattern,standardize the working system, and construct the security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thics education; solution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