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G/HAG 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2014-08-15 00:51翟丽佳闵凤玲高小惠张丽娜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髓系核型骨髓

翟丽佳 闵凤玲 周 玮 高小惠 张丽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尤其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占了较大比例。多数老年患者伴有基础疾病,脏器功能有所衰退,对标准化疗耐受性下降,同时老年患者的耐药性较年轻人高,不良核型发生率高,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比例增高,化疗的完全缓解率(CR)、总体有效率下降,中位生存时间缩短,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延长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近年来CAG/HAG 预激方案在老年AML 治疗中的效果得到较多证实[1,2],本研究观察了CAG/HAG 预激方案治疗21 例老年AML 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09 年6 月~2014 年5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年龄>60 岁的老年初治AML 患者21 例,均根据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进行分型确诊。细胞形态学:根据FAB 分型:M1型5 例,M2型11 例,M5型5 例;免疫分型:21 例均表达CD13、CD33,18 例CD34阳性,17 例CD117阳性,16例HLA-DR 阳性,5 例CD14阳性,5 例CD7阳性,1 例CD19、CD56阳性。细胞遗传学:不良染色体核型7 例,复杂核型4例,预后中等核型12 例,预后良好核型2 例,均为t(8;21)染色体异位,其中伴c-kit 突变1 例,正常核型8 例,其中伴FLT3突变2 例,7 号染色体丢失2 例,8 号染色体异常2 例,inv(3q)1 例,t(9;11)染色体1 例。21 例患者中男性10 例,女性21 例;年龄65~81 岁,平均年龄68.16 ±3.48 岁;所有患者白细胞(WBC)计数均<10 ×109/L,平均WBC 计数(3.52 ±0.14)×109/L,血红蛋白(Hb)含量(71.57 ±2.63)g/L,血小板(PLT)计数(21.58 ±3.07)×109/L。合并糖尿病5 例,高血压病5 例,乙型肝炎3 例,冠心病4 例,脑出血1 例,银屑病1 例;同时发生髓外侵犯5 例,肝脏多发占位1 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 例,纵隔淋巴结侵犯1 例,臀部包块1 例;由MDS 转化的白血病5 例。

1.2 方法 CAG/HAG 预激方案:13 例采用CAG 方案治疗,8 例采用HAG 方案治疗。CAG 方案为:阿克拉霉素10mg/d,连续静脉给药10~14 天;阿糖胞苷15mg/(m2·d),分2 次皮下注射,d1-14;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g/d。HAG 方案为:高三尖杉酯碱1~2mg/d,连续静脉给药10~14 天,阿糖胞苷及G-CSF 用法同上。如WBC 计数>20 ×109/L 则暂停G-CSF,待恢复至<10.0 ×109/L 再使用。化疗同时给予止吐,碱化,适当水化,保护心、肝、肾等治疗,并给予成分输血等支持治疗,PLT <20 ×109/L 者予单纯PLT 输注,Hb <60g/L 者予悬浮红细胞治疗。治疗14 天后达到CR者原方案再巩固1 次,达到部分缓解(PR)者给予原方案再诱导治疗1 次,未缓解(NR)者更换化疗方案。缓解后序贯给予DA、MA、EA、IDA、HA 等方案交替维持治疗1~10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21 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结果。

1.4 疗效判定 以骨髓象、血象和临床表现3 项内容综合判定临床疗效。CR:骨髓象见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或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数≤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血象见Hb≥100g/L(男)或≥90g/L(女性及儿童),中性粒细胞计数≥1.5 ×109/L,PLT 计数≥100 ×109/L,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临床表现无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的症状和体征,生活正常或接近正常。PR:骨髓象见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或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数>5%且≤20%,或血象及临床表现中有任何一项未达到CR。NR:骨髓象、血象及临床表现均未达PR。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14 天后,21 例患者中CR14 例(66.67%),PR2 例(9.52%),NR5 例(23.81%),总有效率76.19%(16/21)。NR 中有4 例为预后不良核型,1 例为正常核型伴FLT3 突变。PR 给予再次诱导后1 例达CR,NR 患者再诱导治疗后1 例达PR,余未缓解。

2.2 不良反应 ①骨髓抑制:21 例患者中20 例出现骨髓抑制(95.24%),平均骨髓抑制时间为10~14 天,粒细胞缺乏期达1 周左右,所有患者PLT 均<20 ×109/L,期间需予PLT 输注1~4 次,红细胞输注量约4~8U。②感染:21 例患者中11 例发生感染,有明确病原菌6 例,其中肺部感染8 例(38.10%),败血症1 例(4.76%),肛周感染1 例(4.76%),肠道感染1 例(4.76%)。③其他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5 例(23.81%),轻度肝功能损害2 例(9.52%),心功能不全1 例(4.76%),消化道出血1 例(4.76%)。

2.3 随访 21 例患者获得3~26 个月随访,截止末次随访时间2014 年8 月,死亡19 例(90.48%),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1 例获得最长生存时间26 个月,目前仍在随访中,染色体为t(8;21);1 例最短生存期者仅为3 个月,为复杂核型。

3.讨论

AML 是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和克隆性改变的血液系统疾病,恶性程度很高。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发病年龄在60 岁以上的AML 患者占了50%,老年患者由于机体适应能力差、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因此远期预后较差,死亡率高[3]。在近10 余年中,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并未明显提高,其中AML 的CR 率仅为50%,中位生存期5~6 月,5 年生存率仅为4%[4]。具有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CR 率<30%[5]。根据中国专家共识[6]中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预后分组资料显示,年龄>60 岁的AML 患者预后较好的比例仅为3.6%。目前老年AML 的治疗方案有标准化疗、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姑息治疗、新药临床实验及骨髓移植等。标准化疗在CR 率和总生存率方面优于姑息治疗,但由于老年患者合并症多,部分患者难以耐受,且部分患者由MDS 转化而来,患者的耐药发生率增加,常规化疗疗效欠佳,CR 率偏低。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加,基因组杂合性缺失显著增加,导致基因高度不稳定[7],使得不良核型在老年患者中比率增高,这也成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多数学者认为,对老年AML 患者应慎重采用强烈化疗方案[8],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化疗药物剂量宜小,可适当延长疗程。由于老年人干细胞的自我复制和增殖能力较差,导致该年龄段患者化疗后骨髓增生不良的时间延长,诱导死亡的风险加大,而G-CSF 可刺激AML 细胞从G0期进入细胞增殖的S 期,因此将化疗药与G-CSF 相结合,可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恢复。CAG/HAG 预激方案均采取小剂量化疗药与G-CSF 结合,其中阿克拉霉素对多药耐药细胞有确切疗效,G-CSF 可提高其作用,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对髓系白血病细胞及其祖细胞均有细胞毒性作用,在低浓度下即可抑制其自我更新,因此该方案既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克隆并促进其凋亡,又可增强白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更加符合老年患者的治疗需求[9]。吴小津等[10]采用该方案治疗老年和非老年AML 患者,结果表明老年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也证实了该方案应用于老年患者的优势。陈懿建等[8]采用CAG 预激方案治疗老年AML 患者的CR 率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3 年无病生存时间也显著长于常规化疗组,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赵立云[11]研究表明,采用CAG/HAG 方案治疗老年AML,无论是否联合中药治疗,CR 率均可达32.00%以上。本组21 例患者均采用CAG/HAG 方案进行诱导,其中CR14 例,PR2 例,NR5 例,总有效率为76.19%,与上述报道基本一致;但本组研究样本较小,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有待临床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1 Wei G,Ni W,Chiao J W,et al.A meta-analysis of CAG(cytarabine,aclarubicin,G-CSF)regimen for the treatment of 1029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J].J Hematol Oncol,2011,4(4):46.

2 Chen L,Yin Q,Mi R,et al.CHAG priming regimen containing of cytarabine,aclacinomycin homoharringtonine and G-CSF for relapsed refractory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 modified combination chemotherapeutic combination[J].Leukemia & lymphoma,2013,54(10):2291 -2293.

3 Burnett A K,Russell N H,Kell J,et al.European development of clofarabine as treatment for older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onsidered unsuitable for intensive chemotherapy[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0,28(14):2389 -2395.

4 J Juliusson G,Antunovic P,Derolf ?,et al.Age and acute myeloid leukemia:real world data on decision to treat and outcomes from the Swedish Acute Leukemia Registry[J].Blood,2009,113(18):4179 -4187.

5 Döhner H,Estey E H,Amadori S,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in adults:recommendations from an international expert panel,on behalf of the European LeukemiaNet[J].Blood,2010,115(3):453 -474.

6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学组.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专家共识(第一部分)[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9,30(6):429?431.

7 McMurray M A,Gottschling D E.An age-induced switch to a hyperrecombinational state[J].Science,2003,301(5641):1908 -1911.

8 陈懿建,张立群,李晓林,等.预激方案CAG 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的疗效[J].中南大学学报,2008,33(3):245 -251.

9 李超.诱导缓解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59 -2660.

10 吴小津,吴德沛,孙爱宁,等.预激方案诱导治疗老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2):936 -937.

11 赵立云.CAG/HAG 方案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7):782 -785.

猜你喜欢
髓系核型骨髓
伊达比星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价值探究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全基因组芯片扫描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