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大责任”看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

2014-08-15 00:50陈晓凯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领导责任

陈晓凯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了作为新一届领导干部的“三大责任”,即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彰显了新一届常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造福人民群众和加强党的廉政建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和信心。“三大责任”给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担当,就是要始终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带领广大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2014年3月,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刘云山做了《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的报告,在回顾党的历史进程时提出:“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要做到敢于担当,就必须做到“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做到“自身硬”,这不仅明确了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的必要,也为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提出了要求。

担当,是一种精神品质,更是一种责任,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领导干部意志品质的重要体现,更是是否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标准。责任,顾名思义,就是要做该做的事,承担该承担的义务,完成该完成的使命,担负该担负的结果。处在领导岗位上的领导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要时刻准备着为党,为人民,为整个中华民族奉献与牺牲,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具体要求,是广大民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现实要求,更是领导干部责任在肩的自身要求。

一、对民族的责任担当

(一)源于对优秀民族传统的继承与诠释

担当精神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历来都有将民族大义担负在肩,甚至为之付出生命的鲜活例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圣贤诗篇无不深刻的诠释了中华民族担当精神的内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扎根现实,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道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秉持民族大义,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党员领导干部敢于将民族的未来担负在肩,为寻求中国的解放尽心付出,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面临着来自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挑战,党的一代一代领导人在坚持民族精神的前提下不断适应时代,改革创新,带领人民做出改变,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

(二)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与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几千年历史中相互融合,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核心的民族价值和认同,从大禹建立第一个奴隶王朝——夏开始,到嬴政建立秦开启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再到辛亥革命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次次的辉煌与磨难,造就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为民族振兴奋斗的精神。

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曾经的辉煌被帝国主义的炮声湮没,中国开始一步步的陷入丧权辱国的悲惨境地,无数仁人志士寻求救国之道,但始终迷茫在中国复杂的现实社会中,不断失败,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带来希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带来曙光。从一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就始终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担负在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立足中国国情寻找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可行之路,并带领全国人民付诸实践,最终实现了解放全中国、中国人站起来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经历了十年文革浩劫,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巨大困境的情况下,不灰心、不推卸,分析世界局势,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切实担当起领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担;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担当起跨世纪发展历史重任的坚强领导核心”,在瞬息万变的世界局势面前始终把握社会主义的要义,坚定地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党和国家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不断改革创新,担负起促进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重任,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踏实地为民族复兴而奋进;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面临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现实,在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大决心与毅力的前提下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将实现民族复兴作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作为领导干部的担当。

二、对人民的责任担当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简单的一句话,将新一代领导集体的责任诠释的十分明确,共产党员,尤其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是党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并担当的责任,它需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需要巨大的勇气更需要无私的奉献,中国共产党来自群众更植根群众,党的地位是人民的选择,党的精神是人民精神的集中体现,党的力量更来自于人民的力量,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党的一次次胜利都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历史证明,没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就不可能有巨大的勇气去担当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就不可能有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就会脱离人民,背离党的性质和宗旨,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直至为人民唾弃。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后就开始一步步的朝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人民富裕的目标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当前我国还处在重要战略发展的机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而复杂,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更需要有着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的党的领导,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集体的精英指挥团体,需要在关键时期大力弘扬担当精神,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面对困难不骄不躁,面对失败不抛弃不放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坚持人民民主和社会公平正义,增强文化软实力,使中国由文化大国变成文化强国,不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推进中西部与沿海城市区域合作,努力构建完善的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的均衡体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同时积极地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党的责任,是党员领导干部对人民的责任,这个责任不容推卸,放弃这样的担当就是对人民的背离,对党的背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大局的巨大伤害。

三、对党的责任担当

(一)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历来都注重党的廉洁性建设,无论是内部完善还是外部监督,历届党的领导集体都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不遗余力。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经常组织党内整风运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为全党众志成城,争取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政治基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党的一代一代领导集体时刻将党风廉政建设记在心间,适时地提出不同的廉政建设措施。江泽民在《加强反腐败斗争,推进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一文中通过论述反腐败的现状、原因以及反腐廉政建设的必要性,深刻的提出了反腐败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首先从高级干部做起,包括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领导干部首先是党的集体中的代表性人物,其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党的形象,所以,在党风廉政建设中,领导干部必须要保证自身的廉洁,在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时,始终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不怕考验,不惧危险,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列主义觉悟,面对腐败嗤之以鼻,不同流合污,时刻提防糖衣炮弹的袭击,保持自身的正气,坚持党的原则;同时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不懈努力,切实为群众做实事、解难事,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做好人民的公仆;在新的挑战面前始终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切实深入群众、贴近现实、调查研究,灵活运用各种领导技能,保证正确的思路,锐意创新,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担当起领导干部的责任。

(二)坚守党员领导责任,全面推动改革深化

党员领导责任,不仅仅表现在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还包括党员领导干部的引导与继承的责任。胡锦涛曾在中央组织的全国工作会议上提出“抓紧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这无疑是对党员领导责任的一种延伸,新世纪以来,改革开放面对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全球范围内,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市场形成,资本、技术、资金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来自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又面临着发展中国家千载难逢的机遇,尤其是加入WTO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集团和资金涌入国内,在带动中国内部经济增长的同时又对中国自身的企业带来了致命的冲击,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需要的不单单是合理的国家政策和优秀的企业产业以及充足的技术资金,更需要能在改革开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的情况下担当起大任的领导干部,这不仅是对党的责任,更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是对国家的责任。有效地担负起党员的领导责任,带动和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年轻的领导干部,是对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最大的贡献和担当。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更加突出强调改革进入深水区,难度越来越大,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时更提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可见深化改革不仅仅是目的,更是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甚至每一个中国人应当承担的责任,面对改革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担当起领导与培养传承的责任,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进取,肩负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使命,不辜负党的希望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在前进的征途上,一马当先做好表率。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4]习近平谈执政理念: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EB/OL].中国新闻网,2014-02-09.

[5]李克强: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EB/OL].中国青年网,2012-11-23.

[6]刘云山: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N].学习时报,2014(03).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领导责任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期望嘱托责任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