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群体性比较研究

2014-08-15 00:43郗艳花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认同感群体价值观

郗艳花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调查设计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现状,本文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背景,通过对有关文献进行了解和总结,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对省内高校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保证调查问卷数据的全面性、有效性和真实性,所选取的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政治面貌、不同文化程度的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87份,有效问卷279份;回收率为95.67%,有效回收率为93%。问卷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方面以性别、文化程度、专业性质等六个维度展开,在获取调研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相应处理,显示出不同群体大学生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并以此为基点,提出根据不同类别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特点和实际需要设定不同的侧重点,注重群体性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影响,进而分层次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现状分析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领悟、认同及践行情况,体现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发扬程度,这是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想诉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追求的工作目标。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不平衡性。调查显示,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是不同的,它并没有因为处于同样的学习环境而表现出平衡性,而是基于性别、专业、文化层次、政治面貌、隶属年级等变量,呈现出或强或弱的差异性。第一,这种不平衡性体现在有的大学生群体认同程度较高,有的大学生群体认同程度较低。例如,在“政治面貌”和“学生干部”两个变量上,无论是在认知认同,还是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上,身为学生干部或党员的学生均显著优于非学生干部和非党员。在谈到“是否会关注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时,非学生干部和学生干部的比例分别为78.85%和90.68%;非党员和党员的比例分别为79.57%和93.55%。第二,这种不均衡性表现在同一群体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内容的认知程度的差异。在性别、专业和文化程度三个变量上,某一特定群体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并不相同,这种不平衡性更突出地表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例如,在性别上,男生和女生在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及行为认同上,均存在差异。男生在认知认同方面要高于女生,而在情感认同和践行方面又显著低于女生;理科学生在认知认同方面要显著优于文科学生,而在情感认同和践行阶段又显著低于文科学生;专科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情感认同方面并没有因为文化层次较低而逊于本科学生,反而要优于本科学生,但在践行方面专科学生又表现出低于本科学生的状况。

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态性。大学生本身具有强烈的求新易变性,其思想和行为必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态性是指大学生不断调整原有的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更新,并最终形成持续稳定的价值认同的过程。这种特性尤其体现在不同年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上。依照一般规律,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厚,对问题的看法更加深刻,基于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上,我们很可能作出高年级学生应该比低年级学生更具主动性和先进性的判断。但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的四个年级中,二年级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分水岭,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了解程度”的调查中,一年级至四年级的比例分别为53.40%、37.27%、47.67%、62.72%。总体上呈现出一个不规则的“U”型变化曲线,一年级学生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较高的认同水平,二年级学生并未保持一年级阶段的优势,而是总体呈下降趋势,三年级和四年级阶段的学生,也并未如二年级阶段那样总是处于低谷,而是总体又呈上升态势。这种动态的变化状况,可以从两个方面给出解释,一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自身心理的变化。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新环境、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基于长期养成的他律习惯,他们较为容易接受外部对其所嵌入的事物,而且在行为方面也体现出一种比、学、赶的状态。大二学生既没有大一阶段的新鲜、紧张和兴奋,也没有大三、大四阶段所具有的方向和压力,而且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和观察,他们开始比较和思考,在比较和思考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惑和挫折,但这种比较和思考无疑是有益的,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加趋向自律,更加贴近社会。大三、大四的学生,不仅奋斗的目标逐步清晰,而且经历了比较和思考,看问题更为深入,做事情更为主动,综合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三、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工程中,教育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胡锦涛曾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1]尤其对于大学生群体,教育是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41.57%的被访者认为,在大学生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主要取决于学校,选择“家庭”“社会”和“自身”的比例分别是10.03%、22.58%和25.82%。因此,学校教育应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创新教育方法,综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导向力和推动力。第一,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为认知、情感与行为上的认同提供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关键是如何将大的、抽象的理论以及与大学生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内容转化为大学生切实需要、乐于接受,能够理解的东西[2]。在调查中,有69.62%的学生认为应该改变刻板单一的说教方式,充分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以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有63.41%的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应理论联系实际,用实例说话;有58.98%的学生认为应注重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结合。第二,充分尊重和重视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地位。着重考虑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要搞清楚哪些是大学生成长所必需的,哪些需求是正当合理的,进而在教育过程中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丰富和发展他们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价值目标,进而形成以满足此类发展需要为核心的内部动力。第三,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创新价值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教与学的双向良性互动;更新教育方法,重视方法论的应用,运用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有针对性地解答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把简单的说教变为真正的传道解惑。第四,更新教育路径。将课堂教育进一步延伸到社会实践,把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等隐性教育环节相结合,通过党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寒暑假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养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准和规范的行为习惯,在更大范围内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造富有文化底蕴、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培育具有先进文化特质的大学文化精神,用先进的、高雅的文化占领舆论阵地,利用传统和新兴媒介,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激发大学生对生命、对真善美的追求,进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体认。

2.根据性别、年级、专业等不同群体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受众是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发展取决于人的需要的发展,人的发展过程是人的需要的不断产生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3]。在实践中,“不同群体和不同层次的人,因需求不同而关注不同,因认识规律不同而认识途径不同,即便是同一群体或同一层次的人,由于年龄、文化水平、人生经历不同,其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等心理特点也各不相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转化要在充分认识大学生价值规律、价值特点、价值需要,特别是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价值问题的基础上,因群体而已、因人而异地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4]。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存在着群体性差异,体现了大学生群体认知水平具有层次性及多样性的特点,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不同大学生群体心理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分层次、分阶段、分对象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针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深入把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特点和实际需求,充分体现人性化、个性化和主动性的要求,唤起大学生内在的主体需求和自发自觉。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切忌将自身放置于居高临下的地位,习惯于将学生当做静止的、没有任何回应的“物”,一味地向学生强行灌输,应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受众、不同文化程度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增强大学生社会践行能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统一。列宁曾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存在的辩证途径”[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所认知并内化,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它解决的是“进学生头脑”的问题。价值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去感知、去实践,才可能将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仍未达到全方位、深层次的程度,仍有相当一大部分学生停留在认知和情感阶段,而在行为上处于较低的水平,表现出言行不一、知行脱节。因此,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候,不仅要重视课堂教育,还必须以实践教学作为有益补充,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规划,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了解国情,开阔视野,领悟崇高,体验光荣,真正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学生通过行为实践,不断体验、反省自身的价值观念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修正,逐步提高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1]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7-13.

[2]赵长太.需要与人的发展[J].理论月刊,2005,(9).

[3][4]朱志明,林春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自觉追求途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5]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认同感群体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