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4-08-15 00:49霍欣荣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向心力积极性高中物理

霍欣荣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一中学,天津 300480)

高中物理难学,不仅许多学生常常这样说,很多教师也有同感。高中物理真的难学吗?如何才能学好高中物理呢?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高中物理不难学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学习兴趣是一个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教学中若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对基础概念、基本定理和重要定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做题困难,对物理感到头痛,学习情绪低落,成绩自然无法提高。既然学习兴趣这么关键,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呢?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同学会说物理课教学形式过于死板,内容枯燥,讲的都是很复杂的理论,在实际中一点用途都没有,所以不喜欢学习物理。面对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教师确实在课堂教学中有一种无人喝彩的失落感,消极教学只能使教师远离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新课改中,明确指出新的物理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目标引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物理教育的社会科学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即通过物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赋予学生发展潜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意识。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中,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以促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之目标。

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形象直观的物理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所在,尤其是在新课讲解中,物理实验更是必不可少。课堂上的物理实验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物理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实验分为多种,有演示实验,也有学生实验,只有让学生多参与物理实验,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当然对于某些危险的实验,可采用教师演示的方式,但是,对于危险系数不高的实验,就应尽可能让学生们来做,只有发动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所做物理实验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才能使学生想学物理,好学物理。另外,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全景、动态展示重点难点物理问题,将抽象物理问题变为形象直观的分析过程;用物理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生活现象,诱导学生思维、活跃学生情绪;通过讲述物理学史故事、科学趣闻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复杂物理问题简单化,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想达到以上预期的目的,要求我们一线的物理教师必须拥有强大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时时刻刻留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因为物理讲的是万物之理,物理现象物理问题无处不在。我们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以“课堂教学规范研究”为中心课题,引领教师回归课堂、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提升课堂,并制定了“精心同头备课、精选教学内容、精设教学方法、精细教学过程、精练课堂习题、精择课后作业、精益教学反思”的课堂教学规范。

物理教师要为物理课堂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觉到身在其中。这也要求我们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突出教学主线,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教学当中好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走物理学习的捷径;而无意义的问题,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问题的设计也是教学艺术中很重要的一环。只有设计出锻炼学生思维的好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乐趣。

课堂教学有重点、难点,有课时、时间的限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突出教学主线,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维呈现递进,这样在师生共同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讲圆周运动的应用必须让学生体会圆周运动的现象,就要讲清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它的运动过程,位移的特点,速度的特点,周期的特点,加速度的特点以及向心力的特点,尤其是向心力为效果力,在受力分析的环节中,要着重强调。可以举出生活中常见的、身边常见的圆周运动实例。首先展示一些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图片,比如赛车运动,极限滑板运动,自行车转弯,火车转弯,等等,使学生马上在头脑中形成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形象。在深入分析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可使用动态的F L A S H动画、影像资料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立体动态展示圆周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使复杂的运动更加具体形象,也便于学生去接受和分析。

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以及向心加速度是本章重点也是难点,在图片结合动态演示情形下,学生很快就意识到圆周运动的物体它的向心力的来源,再结合牛顿定律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学生很容易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师再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在学生众说纷纭的基础上,教师阐明:物体在向心力的作用下,产生向心加速度,进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运动状态。具体物体的状态是怎样改变的?可以再次引导小组讨论,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探究自己得到科学的结论。

在课前准备方面,可以由各个小组组员收集整理有关圆周运动的资料,在课上给几个小组充分展示的机会,也可以由学生进行圆周运动的讲解和分析,这样会更加激发学生们对物理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由全班参与一些小问题的指正,可能一些学生常见的很普遍的一般性错误会被很容易地发现,被分析,被改正,这比教师单纯的灌输式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学生通过积极的分析,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正是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

教师的每一个教学问题设计必须与本节的主要线索密切相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充满激情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样手段的应用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了,学习的效率自然会大幅度提高。

猜你喜欢
向心力积极性高中物理
马向明:双“星”交汇,打造湾区最强向心力!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为谱写新篇章提供强大“向心力”——党的十九大以来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