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2014-08-15 00:50左慧青
语文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

○左慧青

(大同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大同037009)

语文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美感,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学得快乐,不仅能掌握必要的知识,更要在愉快的氛围中全面和谐发展。而对于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则要改变中学一味的灌输式教育,成为一种开放式的教育。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读者与作者情感的对话,是更为智慧的交流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大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使他们潜移默化受到作者思想的影响。大学语文教材中多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经典作品,其中蕴含的思想都是健康的、积极的,所以教师采用语文审美教育的方式教学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涵

(一)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又称美感美育,简称美育。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理论基础,借助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和科学美等美好事物陶冶情操,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语文审美教育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语文学科实施的审美教育。具体说来,就是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通过各种美的对象触发人的情感,从而起到感染人和教育人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一堂真正成功的语文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无时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和身心的发展。学生的心灵需要美德滋润,学生的智慧活动需要美来激活,教学的高效益更需要美的推动。

(三)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涵

大学语文审美式的阅读教学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高目标,是教师高度融合教学规律和审美规律,在大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充分挖掘作品的审美因素,遵循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发展特点,以情感为中介,引导中学生进行涵咏、体味、联想和想象等,从而使中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培养富有个性的审美素质和富有创造性的审美能力。

二、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作用

(一)审美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个体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学的语文教育过多地受到考试的约束,往往把有趣的阅读变成无味的学习。大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甚至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完全没有自觉性,更别提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阅读教学模式习惯了教师教什么学生记什么的模式,似乎达到所谓“标准答案”的水平才是好学生,常常打击了学生创新的信心,扼杀了学生创新的萌芽。大学语文审美阅读却是学生——教师——读者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使学生、教师和作者更贴近,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审美阅读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能自己发现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并从不同的层面评价和质疑。审美阅读是一种“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它能够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发展了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最终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审美阅读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

大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作品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但是长期以来,以考试为目的的中学语文教学,极大地禁锢了人性的自然发展,教师和学生,成为机械的讲解者和听众,都成为考试的奴隶。而语文原先深厚的人文气息、文化底蕴早已被忽视。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没有束缚,学生和教师以积极的情感进入文本,体验作者的感情,追求真善美,才能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观念,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个人素养,最终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课前让学生“美读咀嚼”

1.“美读”。大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有很重要的分量。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提出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美读。美读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它能让人从阅读中获取审美感知。

但是目前来看,大学语文教学中只能听见老师讲解的声音,很少能听到来自学生的读书声,所以应该注重语文阅读,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也使审美教学得到升华。大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白的《蜀道难》、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背影》等都是写景抒情的经典文章,所以学生应多进行美读。而学生美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不论是情感上还是意境方面,都可以以自己独特的感受进一步体会。美读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往往更容易把学生带入氛围,进入文章的意境,切身体验作者情感。

如朱自清的《春》一文,在课前让学生先通过自己对春的印象描绘春景,然后让学生反复通读全文,在优美的音乐中去体会作者描绘的春景,并对全文整体感知。再欣赏多媒体图片,身临其境置于春的怀抱。学生沉浸在美景中,让学生把自己欣赏的句子融入感情地读出来,学生便能体悟到了春的美。

2.“咀嚼”。如果说美读是对作品的一次提炼,那么咀嚼是要把作品升华。好的文章应是字字句句皆心血,是耐人寻味的,值得学者“咬文嚼字”地去研究。品味语言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潜心体味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力及其蕴含的艺术魅力,就是要像汪曾祺先生那样去考究一个字在特定语境中的“微言大义”,获得深刻的美感体验。这种情况在古人诗文中表现得较为典型,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顿时让春天活泼生动起来;贾岛《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作者用“敲”更显自信,续足上文的“幽”;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惊”字呈现静谧的意境,更衬出作者内心的娴静。

(二)课堂上教师巧设妙解

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感,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巧设妙解。

1.教师教学语言。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传神、绘声绘色的语言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语言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带着真实情感,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教师可以以一个家长的身份,讲解时尽量用温和的语言循循善诱,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

2.教学手段。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现代化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大部分学校的语文教学尽可能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使教学内容动态地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让学生欣赏康河桥畔优美的风光,倾听满怀深情的吟诵,陶醉在诗情画意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美;讲授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时先让学生在悲凉的《晚秋》音乐声中闭眼想象,勾勒出枯藤、老树、小桥、人家、瘦马等的形象,并组合成一幅残秋之景,体会诗人凄凉的感受,接着结合作者作词的背景,用多媒体制作的动画展示出来,让学生产生独特的感受,感受到美的震撼。

(三)课外师生互相进行深思顿悟

一堂课能传达的信息总是有限的,而阅读审美能力的提高却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无疑也是一种有效提高审美素质的途径。

1.阅读经典,利用“空白”想象,鉴赏艺术美。经典名著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值得人们字斟句酌品味的。人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往往是结合了自己的想象,填补文章的“空白”。

2.走进生活,融入真情深思,贴近社会美。生活中到处都是美的事物,走进生活不仅是事事要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更需要全身心地体验和深思。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在不同时候同样的事物或许就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产生独特的感受,这样会使学生学会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大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多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在现实中感悟丰富生活内容的同时,引发心灵的震动,从而产生写作激情。例如白居易偶遇“琵琶女”,想到与自己的处境相似,触景生情,写成了千古绝唱《琵琶行》;朱自清散步在清华园见到荷塘在月色中的美景有感而发而勾勒了一幅美妙温馨的画面,创作了清华园荷塘的“传记”《荷塘月色》。

3.开展活动,亲身实践顿悟,发掘自然美。课外语文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不仅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赖于大量的与读写有关的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语文活动涉及的知识面广阔,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变,最能满足学生们的爱好,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大的自主性、自由性以及灵活性。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审美特性和各种活动方式的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采用多样的启发诱导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教师要结合课文教学,有计划、有目标地指导、开展竞赛活动,活动不仅形式要多种多样,而且内容也要新颖实用,包括诗文朗诵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辩论赛以及组织学生看影片等等。

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审美教育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文学作品中令人陶醉的美感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提升审美境界,提高语言感悟和应用能力。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4]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5]朱光潜.谈美感教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纾解对策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