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影视欣赏教学探微

2014-08-15 00:54
传播与版权 2014年3期
关键词:影视教学内容高职

□ 唐 平

美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课堂普遍入校门槛较低,人文素养令人堪忧。加强美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电影艺术成为影响力最大的一种艺术形式。正因为影视艺术与生俱来的影响力,所以它更容易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利用影视欣赏这一平台来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影视欣赏的选材原则

一门课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对于影视欣赏这门课程来说,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片的选择。影视艺术出现的时间较其他艺术而言,相对较短。文化的交融与多元文化的冲击,也使得电影艺术的内涵日趋多元化。因此,选择合适学生观看的影片尤为重要。选择影片过程也是导向、调控和规范的过程。

面对丰富的影视资源,选择影片应注重以下原则:第一,影片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由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尚未成熟,尚未采取分级制度。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电影充斥着暴力、色情以及拜金主义思想,不利于学生美好情操的培养。著名的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一门艺术像电影这样放肆地向他的观众提供性满足。”可见,电影艺术既可以产生好的社会效果,也可以产生坏的社会效果,其影响同样巨大,如何选择优质影片尤为重要。第二,精心挑选适合高职学生欣赏特点和需求的经典影视作品,使鉴赏活动具有针对性。如果影片符合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笔者去年影片选材为例,笔者的选材有经典的励志片《肖申克的救赎》,也有凸显人文关怀的《李米的猜想》,还有时下流行的致青春的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等。此外,这些影片从电影学的角度上来说隶属于不同的种类,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的电影风格,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影视欣赏的教学组织形式

很多学生对影视欣赏的认识有误区,认为影视欣赏属于“消遣课”,看懂了就行。这种认识误区在首次上课就应该及时纠正,以免影响后续教学效果。影视欣赏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同时,高职生文艺修养相对的欠缺,笔者在教学组织上非常注重电影理论知识的普及。基于此,我们这门课的教学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训练。我们在正式开始课程之前,开展了三次电影基础知识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给学生普及影视理论知识,以便第二阶段的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根据教学计划的具体设置和安排,笔者将影视欣赏课程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主题,每个主题选择不同的影片。电影艺术的直观性不难使大学生了解它的表层的思想内容而获得肤浅的审美感觉,但要把握影片的深层意蕴和艺术真谛,使自己的鉴赏进入比较自觉的深层状态并非易事。因此第二阶段理论知识的学习仍然需要重视。这阶段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具体影视经典作品鉴赏活动的同时,给学生普及相应主题中经典的电影理论。因为电影理论很多是从文学理论中援引的,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艺理论是必要的,例如叙事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女性主义理论、意识形态批评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用这些基本的电影理论来分析电影,能使整个电影内涵更加深刻,从而使影视鉴赏不至于流于肤浅。观影过程中,教师全程给予分析和指导,并在观影结束后组织学生研讨。

三、影视欣赏的教学内容

一门课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密切相关。由此,在教学内容上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这门课程总体的教学目标是完善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高职生的人文素养。

首先,教学内容要具备知识性。俄罗斯作家契诃夫曾说过,作家应该样样都知道,样样都研究,免得出错,免得虚伪。从影视艺术本身海纳百川的气魄来说,没有广博的知识结构难以胜任电影的解读。否则,懂文学的只说影视的文学,懂政治的只说影视的政治。影视鉴赏就只会是片面的和单一的,而无法容纳电影本身丰富的内涵。以动画电影《玛丽和马克思》为例,单单是一个电影名称,就能用电影常用的“隐喻”来给学生解读,直观而有趣。Mary和Max的名字开头都有M,M是拉丁字母的第13个字母,在西方文化里是“不被接受”的意思。由此展开,笔者给学生简单介绍以基督文明为根基的西方文化,以及著名的圣经故事《最后的晚餐》。同时,M在英语中又是Monday的意思,周一是每周的开始,对我们来说是新的希望和起点,对于玛丽和马克思来说未知世界充满恐惧,却是不想去接近和逃避的。

其次,教学内容要具备思想性。影视艺术是用声画表现的特殊艺术形式。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其他形式相比,具有鲜明的直观性、生动性。 这使得学生在观影的时候常常被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命运所吸引,而没有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分析电影深刻的思想内涵。所以,在观影结束的互动研讨环节中,教师要及时引导,让学生从宏大的背景下体验电影的深刻内涵,而不是肤浅地纠结电影中的情感纠葛。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为例,在观影结束后的研讨中,发现学生只是把电影定性为青春男女的爱情故事,为他们的错过感到惋惜。经过笔者的引导,学生知道这一段关于光阴的故事。爱情不能概括电影的全部,“那些年”其实比“女孩”更为重要。从今年来流行文化的角度也可以解读《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的走红也与近年来“治愈系”文化产品的流行紧密相关 。“治愈”的语源来自于圣经“属灵的医治”,分别出现在“耶利米书”和“路加福音”里, 指的就是让我们的心灵创伤获得医治。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明白《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中的“apple”,作为电影中断不出现的道具,指的并不是青春岁月中遇到的心仪对象,生命中有很多“苹果”值得我们用“爱的意志力”去追寻。

四、结语

影视欣赏教学模式是多元化的,要充分发挥影视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本文根据笔者近来的教学实践,详细介绍了影视欣赏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以上三个问题。影视艺术的迅猛发展,在大力倡导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今天,影视教育的重要性已是不争的事实,深入研究影视艺术的美育功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课题。

[1]彭吉象.影视欣赏(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险峰.影视艺术的教育价值探究[J].电影文学,2008(24).

猜你喜欢
影视教学内容高职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影视风起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影视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