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期刊同行评议环节的公开性、公正性及时效性

2014-08-15 00:54李政萍
传播与版权 2014年2期
关键词:双盲评议时效性

□ 李政萍 郭 欣

期刊的同行评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稿”,英文表述为“peer review”。“Peer”指同资格、同能力的人,“Review”指鉴定性地或审慎性地审阅或检查。同行评议是指“由从事该领域或接近该领域的专家来评定一项工作的学术水平或重要性的一种机制”。同行评议可以体现科学的自主性,该制度要求评审者在评价同行的工作时,只以研究本身的科学性、创新性、研究意义、报道方式等为依据,独立地做出判断,而不为其他因素(包括科学以外的力量、权威、利害关系、个人情感)所左右。这个过程使得期刊刊载文章内容的质量、精确性、可读性和可靠性得以提高,从而也提高了期刊的质量。同时,这个过程也使期刊更符合既定的出版标准、道德和法律准则。另外,同行评议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其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过程)是与科学自主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的。但是,如果问一个科学家或者所有科学家,对于出版过程最令他们恼火的是什么,那一定是同行评议,他们认为同行评议延缓了新发现的公布,尤其认为一些评议方式存在着不够公开或者不够公正的缺陷,认为通常采用的匿名评审过程与现在要求的公开透明相悖。与此同时,还经常存在着时滞性的问题,常常会由于审稿环节的时间难以把握,而使文章失去了其时效性。下面我们主要就这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同行评议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开性问题

同行评议是一个包含主观因素的科学过程,因此不能摆脱问题和缺陷的存在。对于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单盲和双盲评审方式,众多研究人员都在抱怨这种制度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他们认为这个过程可以作为剽窃的来源,这是由于无论是单盲还是双盲评审,评审过程中评审者都可以匿名获得作者保密的资料。单盲评审中,作者的信息对评审者是公开的,而作者却不清楚评审者的身份,评审者在评审过程中有可能掺杂个人情感;双盲评审中,作者和评审者信息互不公开,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盲评审中评审者可能掺杂个人情感的问题。但无论是单盲还是双盲评审,都存在着不够公开透明的弊端,也失去了作者与评审者互相交流的机会。

(二)公正性问题

由于可能存在利益冲突、个人情感的喜恶(主要是单盲评审)、时间限制,甚至由于评审专家的专业不对口、学术水平不够和能力不足而可能会给出偏颇的意见,使得有价值的文章不能够发表,这就对评审过程的公正性提出了要求。

(三)时效性问题

参与同行评议的专家一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评审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所以经常会出现编辑将文章发给评审者评审,却迟迟不见回复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评审者工作太忙,除了办公室里工作的时间以外,经常需要外出开会、作报告等,很少能及时查收邮件;或者即使收到了邮件,却很难抽出时间审稿,甚至最终忘记了还有稿件要审。这就使得评审的时间一拖再拖,而产生了时滞性问题,使原本具有创新性的文章因发表时间滞后而失去了新意,失去了时效性。

二、如何解决同行评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开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有效解决同行评议过程中的公开性问题应从审稿方式的选择着手,应增加审稿方式的透明度,使审稿专家不再匿名,即开放同行评议。开放评议的评审专家不用为接收稿件或退稿负责。

可以采用发表前公开评审的方式,公开评审提高了评审的透明度,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意见。评审者可以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减少了掺杂个人情感的偏颇意见的出现机会。缺点是有可能得不到足够的评论,因为这是一个完全自愿的、不请自来的活动,可能会延迟出版,因为这是一种比双盲更复杂的体系。

也可以采用发表后公开评审的方式,经编辑初审通过的文章即可立即发表在网上,进入网站的同行可以实时对文章发表评论,参与评审的人增多,并可以与作者进行互动,则偏颇的意见即会消退。这种方式可以增加作者与评审者之间的交流,使评审过程成为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也使同行评议贯穿于出版过程的始终,使文章始终保持新鲜。Plos One是成功使用出版后开放同行评议的成功案例。

(二)公正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解决评审公正性问题的关键是评审专家的选择。同行评议依赖于信任、尊重、耐心和信誉,也就是说评审者应是值得信任、受人尊敬、有信誉并且有耐心的专家。评审者个人的诚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同行评议都是免费的、志愿的工作,参与同行评议过程的动机应是无私的,以及拥有对专业的责任感、对最新进展的渴望。而其初衷不应是为了改善自己稿件的质量,或者出于其他私心。

(三)时效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如上文所述,发表后同行评议可以提高期刊出版的时效性。另外,在选择审稿专家时最好选择年龄相对年青、运用网络比较频繁、行政职务较少的专家。这样的专家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对文章进行评审,有可能提高评审的效率,减少时滞性问题的发生。为了提高期刊出版的时效性,最好能经常与评审者沟通,确认他们已经收到要评审的文章,并且有充足的时间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对文章的评审,如有条件可多选择几位审稿专家。

三、结语

Richard Smith博士是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的前任编辑,他认为同行评议是一个费钱、缓慢、容易出现偏差、公开滥用职权、阻碍革新而且无法检测到欺诈的活动。但是,在目前没有更好的可以替代的方式之前,同行评议作为一种应用了几百年的评议方式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并且,对同行评议的需要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同行评议的关键是要选择最合适的评审方式和评审者,使他们起到质量控制和相关作用,以确保有真正的同行评议。

为了提高期刊同行评议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作者与评审者之间的交流,尽量减少偏颇意见的产生,期刊最好能够采用公开评审的方式。尤其是发表后评审,既可以使评审过程公开透明,又能够提高期刊出版的时效性。但是并非所有的文章都可以发表并接受评审,编辑的初审在这种模式下也显得相当重要。编辑首先要对文章的科学性、创新性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允许有价值的文章发表并接受评审,没有价值的文章果断拒之门外。对于公开评审可能有外行参与的情况,作者与编辑要有能力对评审意见进行甄别。

若期刊的编辑系统数字化程度尚未达到公开评审的要求,为了保护作者和评审者双方的权益,则可以采用双盲审稿的方式。同时,在评审专家的选择上下工夫,对评审专家要有严格要求,评审专家要有很高的学术造诣、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比较充足的时间、甘于奉献的精神等。而编辑则应定期通过在线审稿系统或E-mail追踪稿件评审情况并提醒评审专家审稿。如果评审专家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成评审任务,要及时更换评审专家,以免延长稿件处理周期。另外,还要不断优化和改进同行评议流程,加快稿件处理速度,保证出版的时效性。

[1]胡明铭,黄菊芳.同行评议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基金,2005(4).

[2]朱作言.同行评议与科学自主性[J].中国科学基金,2004(5).

[3]Swartz A.Post-publication peer review mainstreamed[DB/OL].2013.[2013-12-15].http://www.the-scientist.com/?articles.view/articleNo/37969/title/Post-Publication-peer-Review-Mainstreamed/.

[4]Gannon F.The essential role of peer review[J].EMBO Rep,2001,2(9).

[5]Arraez MA.Background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peer review system[J].World Neurosurg,2011,76(1/2).

[6]PLOS ONE .PLOS ONE Guidelines forReviewers.[2013-12-15]http://www.plosone.org/static/reviewerGuidelines.action.

[7]Smith R.Opening up BMJ peer review[J].BMJ,1999,318(7175).

猜你喜欢
双盲评议时效性
宜兴市探索“双盲”应急演练提升实战效能
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探讨影响肾功能进展的因素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增强基层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行评议过程中专家的回报模式分析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