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民俗事象与文化内涵——论清代竹枝词的民俗学价值(之三)

2014-08-15 00:54梁颖珠
传播与版权 2014年2期
关键词:城隍竹枝词农历

□ 梁颖珠

节日在我国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重视节日是我国历代皆然的习惯。我国的岁时节令民俗源自上古,钟敬文先生认为,先秦时期,是我国传统岁时节日的萌芽期。春秋战国以后,历法逐步完善,四时八节、岁元、朔、望等时日,越来越区别于常日而被突出出来。作为节俗主要内容的各种祭典、庆贺、卜占活动,多集中在这些时日举行,节日的雏形已见端倪。汉代,是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清明、端午、七夕、重阳及春秋社日、冬祭腊日等传统节日大多在汉代形成定制,此后一直沿袭两千多年以至今日。清代是岁时节令的重要发展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世风的变革为节日民俗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备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节日的习俗也就有着更为深厚的文化积淀,不管是节日数量还是规模,都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加上竹枝词的盛行及咏风土的特点,使得清代竹枝词出现大量的节日民俗内容,从而具有丰富的民俗事象与文化内涵。

据笔者统计,《历代竹枝词》中收录以节日名称为题的竹枝词就有63题,各题有若干首。如纳兰性德《上元竹枝词》,共4首;孔尚任《燕九竹枝词》和《清明红桥竹枝词》,各有10首和20首。除此之外,虽非专题组诗但内容涉及的作品更是在千首以上。这些岁时节令诗,形式多样,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事象和文化内涵,对民俗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

清代的竹枝词所咏叙的节庆对象,从元日到除夕,一年四时,各个节日都有。有人们在对日月运行和物候变化规律认识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自然节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也有人们原始崇拜和迷信禁忌的节日,如元日、元宵、寒食、清明、上巳、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腊日、除夕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各地的庙会、神诞及少数民族的特有节日,在清代竹枝词的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画卷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择其要者简述之。

一、元日

又称为元旦,时在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所以也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开始。如苏州西山的元日,气象万新,喜气洋洋。林溥《西山渔唱》:“门神户尉总魁梧,戬谷宜春欢乐图。又是一番新气象,曈曈初日照桃符。”又“喜神罗拜乐团圆,锦字灯笼照路宽。开得财门齐道好,旺鞭声里散糕馒。”余姚的元日,人们有设案、焚香、烧楮、上贡、迎接灶神回来的习俗。宋梦良《余姚竹枝词补遗》:“元旦焚香接灶翁,春联豫贴两楹红。”元日是传统节日,苗族也不例外,但习俗略异。毛贵铭《西垣黔苗竹枝词》:“山头蓑衣铺作堆,大年初一的罗来。甜糟吃了的罗笑,红了个人桃杏腮。”作者在自注里解释了元日苗家的习俗:“正月一日,少年男女皆出,至山上铺蓑共坐。女以粉团甜糟肉饭与男食。欢笑竟日。女呼所爱男曰‘阿雅’,亦曰‘的罗’。男呼所爱女曰‘阿鲁’,亦曰‘顿谷’。父母不之禁。”

二、燕九节

正月十九日,北京地区民间有过“燕九节”的习俗,人们前往白云观参加庙会。白云观是北京有名的道观,元时邱长春曾在此处修炼,死后传说在正月十九日这一天下临人间,人们到白云观可以碰见他,能消灾免祸。不少竹枝词都描绘了这一节日的盛况,最有名的有清初大文人孔尚任等写的《燕九竹枝词》。孔尚任于康熙三十一年与袁启旭等九人在燕九节这一天同游白云观,回来后在同行陈健夫家中以庾信“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为韵各作十首竹枝词,共得九十首,记述了白云观庙会的各种场景,如花鼓秧歌队、击球走马、百戏场、吃食场、放风筝等,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孔尚任诗云:“春宵过了春灯灭,剩有燕京燕九节。才走星桥又步云,真仙不遇心如结。”王位坤《同咏》:“暖烟终日罩仙宫,觗戏番歌玩不穷。山色紫来归骑沓,夕阳箫鼓酒旗风。”陆又嘉《同咏》:“早春戏馆换新腔,半杂秧歌侑客觞。偏是醉归人似蚁,太平鼓闹蹴毬房。”等等。

三、花朝节

花朝节是为庆贺百花花神生日而设。我国南北各地许多民族都有花朝节,但节期因地而异,西南地区以二月初二为花朝;江南和东北地区以二月十五为花朝,据说这是与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应,称“花朝”对“月夕”。此外,还有一些地区以二月十二或十八为花朝节。这种现象,可能与各地花信的早迟有关。花朝是人们出外游玩赏花的节日。如袁学澜《姑苏竹枝词七言绝句一百首》:“花市花朝沸管弦,鸭桃香放柳飞绵。青山绿水桥双锁,人语红栏六柱船。”注云:“虎阜花市,以二月十二为花朝。击牲奏乐于花神庙。”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花朝十二赛花神,十九观音佛诞辰。”注云:“二月十二花朝,剪彩赏红,张花神灯。”蔡云《吴歈百绝》:“百花生日最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注云:“二月二日俗称‘百花生日’,结红绿绢于树枝以为寿。”

四、岳帝诞

东岳大帝是东岳泰山之神,历代受皇室祭祀、朝拜,全国各地都建有东岳庙。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各地的东岳庙附近的信徒都至庙中进行朝拜进香活动,以祈消灾弭患。如王绩康《庆符竹枝词》:“草鞋香会近清和,六十闲坊笑语多。共办饯春添案物,曹公梅子右军鹅。”注云:“三月二十八日为岳帝诞,乡人赛会极盛。走会者多着草鞋,名‘草鞋香’。”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岳神诞日进香来,人海人山挤不开。”说明这天去庙里烧香人满为患。

五、城隍诞

城隍神是护城佑民、主掌冥籍之神,其职责除了主理冥籍,还有保护本城百姓,在冥冥之中保佑百姓安全、健康,以及监察和纠正阳世官员功过之责。一般以农历四月四日为城隍诞辰。不过,由于各地的城隍神多有功于民,例如苏州城隍神是春申君,上海的城隍是秦裕伯,他们的生日也并不一样,因此各城隍庙的圣诞之日也不尽相同。清代于清明和中元之日,还有将城隍神的金身抬出城隍庙,全副仪仗吹吹打打出巡市街之举。赵瑜《海陵竹枝词》:“城隍圣诞祝千秋,祈福群钦忠祐侯。”曹信贤《魏塘竹枝词》有一首描写了浙江魏塘城隍诞日举行的盛会:“四月迎神赛鼓挝,彩船齐拓玉鸦叉。红妆两岸排云立,旌旗风兼舞袖斜。”

六、浴佛节

浴佛节又名“佛诞节”,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时在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各地佛寺都举行佛诞进香。这是已经融入我国传统的节俗文化之中的佛教节日。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四月晴和浴佛天,南门大佛厂喧阗。城中广福经坛设,烧蜡腾辉香结烟。”朱庆萱《晋宁竹枝词十二首》:“佛诞从来四月初,大家斋戒礼浮屠。金盆乞得生香水,洗眼频将阿母呼。”李琪《崇川竹枝词一百首》:“四月清和浴佛辰,支堤塔下不侵尘。年年尝得青精饭,侬是龙华会上人。”注云:“浴佛日造乌饭,谓之‘青精饭’。”均写此节。王时宪《广州竹枝》:“四月初八浴佛日,赢得家家户户忙。饼师未捣百花叶,山厨先采面荭榔。”

七、绕三灵

绕三灵又叫“绕山林”,是云南大理地区白族民间节日,于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连续三天举行盛大的祭祀歌舞活动。李燮羲《大理绕三灵会竹枝词十首》序云:“四月下旬,大理有绕三灵会。四乡农民扶老携幼绕山绕海,其乐无比。殆白国相沿旧习也。三灵即佛都、仙都、神都之称。”这组诗描写了绕三灵的路线、场景:“初谒城隍拥入城,次参三塔绕山行。归来又走海边路,步骤年年不改更。”“竹叶旗竿执向前,后头打起霸王鞭。且行且跳丁当响,人海人山闹几天。”另有马恩溥《叶榆绕山林竹枝词十首》:“观音市罢佛场开,士女喧阗匝道来。梵刹三千游不尽,绕过山麓又林隈。”段位《绕三灵竹枝词三首》:“金钱鼓子霸王鞭,双手推敲臂转旋。最是小姑歌楚调,声声唱入有情天。”

八、天贶节

农历六月六日,一些地区过天贶节。相传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六月六”是一个小节,节日活动较少,主要是藏水、晒衣和晒经书,妇女回娘家,人畜洗浴,祈求晴天等活动。故天贶节又叫晒衣节、姑姑节。如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涤器河中河水浑,节逢天贶吃馄饨。晒袍会盛城隍庙,南阮休悬犊鼻裈。”诗中反映了上海民众在这一天的习俗:到河里清洗器物防生虫、吃馄饨去暑气、把箱子里的衣物取出来晒,可免霉烂。城隍庙还有晒袍会。杨燮《锦城竹枝词百首》:“六月初六太阳好,曝晾无非衣服书。妾服在身何用晒,郎书贮腹不忧鱼。”也反映了六月六日这天要晾晒衣物和书籍,但作者以妇人的口吻说衣服和书籍无需再晒,因为衣服已穿在身上,夫君也已是“满腹经纶”,不怕生虫发霉,颇有反俗和奇趣的意味。

九、盂兰盆会

亦称“盂兰盆节”、“盂兰盆斋”。原为佛教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佛教徒为追荐祖先而举行,后广泛影响到民间,流行于全国各地。由于盂兰盆会举行之日与道教中元节为同一天,民间亦称之为“中元节”。其主要内容为超度亡灵,故又称为“鬼节”。这一天,寺院均设盂兰盆会,以超度孤魂野鬼。曹信贤《魏塘竹枝词》:“中元佳节兴偏浓,胜会兰盆到处逢。一簇游人齐入寺,笑听佛殿鼓冬冬。”谢奉扬《盂兰会竹枝词》:“才看织女会牵牛,又捧盂兰向寺投。水果香花供佛处,僧人唱到月如钩。”袁学澜《姑苏竹枝词七言绝句一百首》:“水放莲舟济古魂,中元时节会兰盆。”

十、地藏王诞

农历七月三十日,民间有庆祝地藏王诞的习俗。此夜点燃地香,地上支放瓦片,成灯形,内置油膏、香屑之类,大街小巷遍地皆是,点燃后形同白昼,以祀专管人间万物的地藏王诞辰。如陆拱斗《当湖竹枝词》:“寄库良因种福长,兰闺顶祝共焚香。幽冥教主应开眼,荧烛辉煌满路旁。”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地藏欣开今岁眼,棒香遍地插黄昏。”

以上列举清代民俗竹枝词中涉及节日民俗内容的作品,阐释其丰富的民俗事象与文化内涵。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传统节日习俗已逐渐消失,但我们仍然能通过这些竹枝词考察其原貌,领略其原生态的文化韵味。(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3年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号:13BZW002)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王利器.历代竹枝词[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城隍竹枝词农历
两个城隍
城隍庙的来历
城隍庙的来历
2020农历庚子年鼠年
书法《竹枝词》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贵州各地节庆一览
日历
新年快乐2017农历丁酉年
《竹枝词两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