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4-08-15 00:45邢艳春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7期
关键词:专业化校本培训

邢艳春

邢艳春/长春教育学院数学系讲师(吉林长春13006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越来越受到培训机构及一线教师的重视。中小学教师的职后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培训机构为一线教师提供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各种培训形式都存在各自的优势,众多培训形式中,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培训途径。由于校本培训更多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及针对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开展,所以能更好地解决针对性不强、工作与培训之间矛盾、经费投入等问题。通过对长春市中学教师的调研及座谈,我们了解到,各个学校针对自身学校的特点开展适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师培训。从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来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认识不到位。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本人存在对教师培训认识不到位的问题。部分学校领导对教师校本培训的认识不够深入,缺少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领导对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师本人缺乏对自身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积极性,加上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缺少时间进行培训,同时也认为校本培训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太大的效果。通过对学校的调研我们发现,有的学校只是教学校长听课,提出老师存在的问题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很少组织集中听课、评课,针对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还有的学校小、教师少,每个教师承担一个年级的教学,教学内容不同,导致教师之间沟通减少,只能教师本人针对存在的问题自己解决。

2.培训目标期望过高。对培训目标期望过高,认为通过短期培训就能普遍达到培训目的,教师专业化水平就能有很大的提高,高估了校本培训对教师教育理念与行为的改变,没有认识到教师培训是长期的任务,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3.培训内容定位不准确。校本培训是针对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的培训,而不是采用“授课”的形式、脱离教育教学生活实际的培训。这种“授课”形式的培训无法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所学内容严重脱离教育教学实际,成为一种形式,无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培训形式单一。从培训对象上看,缺少分层次、分类培训。不论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还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一律采取统一的培训方式。较好的培训应该是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而进行,考虑教师教龄的层次差异,参加工作5年、10年、20年的教师对教师培训的需求是不同的,还要考虑教师所遇问题的不同而进行分类培训。多数学校很少顾及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整齐划一的培训,形式单一。这样的培训忽略了教师的个体差异,抑制教师的个体能动性。

5.教师自身的反思能力差。在访谈中,一位资深的教师谈到,教师培训的效果好不好关键还是要看教师的“悟”性,这位教师认为他所参加的培训对他本人来讲受益匪浅,在教学过程中,他总会结合培训的内容反思教学,并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培训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参训教师自身的反思能力,只有参培教师坚持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用心反思,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6.管理不规范。学校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导致校本培训管理不规范,影响了校本培训的质量。

二、校本培训的意见及建议

校本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尽管校本培训存在不足之处,但是如果能够引起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校本培训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作用。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校本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1.提升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参加校本培训的认识程度。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教师参加培训认识程度的提升主要是由教师自身的因素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两方面共同决定的。教师自身的因素就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在动力和教学工作的需求。教师要意识到教师培训对教学工作以及自身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就是学校对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管理机制,将教师培训考核与教师职称评聘等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2.明确教师在职培训的目标。在校本培训中,学校的领导要明确自身学校的培训目标是什么,对不同教龄、不同职称的教师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建立长效的校本培训机制,明确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3.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校本培训的分层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分层培训模式主要将教师分为新手型教师、胜任型教师、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新手教师在心理上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热情与无奈、浪漫与琐碎等冲突,在行为上也遇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不匹配、教学智慧与教学规则难协调等困扰。“新手教师”迫切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富有教学经验、具备引领能力和胜任指导工作的资深教师传授基础教育教学技艺和技能,促使其早日跨入“胜任教师”的行列。胜任型、熟手型教师基本能胜任教学任务,但还不能十分专业和熟练地处置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一些教学设计与艺术、新教材和新课标培训、多媒体辅助教学、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培训内容。专家型教师已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要需要教育教学理念、前沿教育理论研究、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和进行实践性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培训内容。不仅在校内要进行分层次的培训,还要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培训和科研合作来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通过校内互促、校际交流促进教师的自我提高。

4.开展多种培训方式。校本培训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分层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集中全校的教师对教师师德、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培训;分层培训可以采用以老带新、听评课等方式针对具体的教学实际问题进行随时培训;网络培训可以采取网上听一些专家的讲座来进行。校本培训是校内教师的培训与交流,更能体现随时解决问题的优势。

5.增强教师对培训的反思能力。培训者应该帮助教师通过反思更新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教师表现出来的反思特点越明显说明教师将培训的外部知识与技能转换为了自身内在的知识需求,教师自身反思能力提高证明教师培训的目标得到落实,培训效果明显。

校本培训是促进中小学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希望各个学校针对自身学校的特点,运用有效的培训模式推进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专业化校本培训
培训通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