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以绿园区教师进修学校为例

2014-08-15 00:45王艳玲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7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骨干教师研修

王艳玲

王艳玲/长春市绿园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吉林长春130062)。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教师的在职提高越来越迫切。近几年,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持教师培训工作,各级师培工作管理者也积极地为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而努力。长春市绿园区遵循“立足校本,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工作方针,在区域教师培训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以使师培工作有效率、有效果。

一、深入调研,按需施训,精心设置培训课程

“需要的才是最好的”,了解教师培训需求是做好培训工作的第一步。绿园区坚持先调研、后策划的工作原则,深入到基层学校,通过座谈、问卷、教学行为观察等方式收集问题,整理归类。并以解决问题为根本,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分类设置培训课程,分别确定培训主题:全员培训以提高教学执行力为主题;骨干教师以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主题;农村教师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为主题;班主任以提高岗位基本技能为主题。设定选修课和必修课,既有统一规定的保底内容,也给学有余力的教师自主选择、再进步的空间。

二、研训结合,创新形式,激活教师主体意识

教师培训工作是教研、科研和培训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工作。我区由培训部牵头策划培训项目、组织实施,进行过程管理和考核。教研部、教科所承担具体的研究、培训和指导任务,并在培训的形式上力求创新,激活培训主体的学习意识和参与意识。近几年,我区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辅导和岗位自修相结合”的办法,把菜单式、会诊式、参与式、案例分析式等培训模式运用到各项培训中,切实唤起了教师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教学基本技能。

三、以人为本,分类培训,整体推进专业发展

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以教师发展为本,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需求,分为骨干教师、农村教师、班主任、全体教师几个类别,分别制定目标开展培训。

(一)骨干教师培训注重引领,德能同建

1.高端打造,后续培训跟进。为进一步提升我区骨干教师底蕴,加强骨干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更好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我区先后组建三届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赴华东师大、东北师大等高等学府学习深造。分别就“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疏导、学科整合探讨、职业发展分析、教学技能技巧”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辅导和互动交流,提高了骨干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引发了对教育教学新的思考和追求,也丰富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教学技能。

为了巩固培训效果,培训期间学员每天都要记录自己的学习收获。培训结束后,每位学员都回校进行了学习汇报,有课堂教学展示,也有学习心得交流,后续培训非常扎实且有实效性。

2.全员提升,研究交流共进。为了促使骨干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倡导骨干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边实践边思考。区级骨干教师每人确定一个小课题,可以邀请同伴共同参与,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实践、思考、发展。为了使骨干教师便于互动,建立了骨干教师QQ群,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研讨的网络平台。培训教师把学习材料传到群共享,老师们自由选用,自主学习和交流。大家在这个平台上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思考,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和成长。

(二)农村教师培训连续性强,着眼长效

我区农村教师约占全区教师总数的1/3,年龄结构老化,专业基础相对薄弱。为此,我们制定了“低起点,小步子,慢推进”的培训策略,以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开展系列培训。

1.“共享阳光,共同进步”系列培训活动。此项培训已进行了4年,每年两个专题,分别对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通过专题讲座、课堂教学示范与研讨、经验交流、现场答疑等形式,进行课堂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观察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经验交流和现场答疑更加方便为农村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受到教师们的欢迎。

2.农村教师“义培”活动。为顺应我区教育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义培”基地校的资源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带动农村学校的进步,推动全区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组织农村教师到义务培训基地校跟岗研修。

此项活动开展了3年,以长春市命名的“农村教师义务培训基地校”为培训基地,农村学校每校派出1-2名教师到基地校跟岗研修。每年根据实际需要选派不同学科的教师。在为期1个月的学习实践中,基地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学校的优势资源毫无保留地资源共享,激发了跟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促进其实践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增强了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3.依托“国培计划”开展培训。组织农村教师区参加“国培计划”的各项培训,要求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都带着任务学习,返校后在校内做二级传导,以点带面,扩大了培训效益,使农村教师在学习、交流和探讨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三)班主任培训多措并举,提高质效

针对我区中小学班主任教师队伍的实际需求,以提高岗位技能为目标,采取专家引领、同伴交流、课例观摩的形式,优化培训全过程。每年有计划地开展主题培训,既有专家高端引领,也有来自一线班主任的实践交流。如在“打造魅力班会,创新德育工作”主题培训中,通过“专题辅导—经验交流—班队会设计评比—优秀班队会观摩”系列活动,提高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和班队会设计能力。

(四)全员培训形式灵活,扎实有效

全员培训在市、区、校三级培训网络下,发挥区级管理的中心作用,上挂市,下联校,落实各项培训任务。

1.市级继续教育远程培训。长春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平台为我们的全员培训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培训途径。我区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参加了市里的远程培训,设置区、校两级管理员,督促教师按时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各校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线下学习研讨,把线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

2.区级学科专题培训。区级培训主要是分学科进行。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和省内名师到我区,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评课、亲自上示范课、现场互动,帮助教师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教研员组织本学科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活动,开展学科教学竞赛,以赛促培,很有实效性。

3.校级岗位研修。校本研修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完成市、区级培训的基础上,学校自行制定研修工作计划,确定研修专题,满足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每位教师参加校本研修不少于30学时。进修学校统领两项工作:

一是结合我市的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开发工作,以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共同的问题和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为核心,组织骨干教师合力开发微型培训课程。教师在开发的过程中集思广益,促使教师在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总结中提升专业水平。

二是开展读书活动。我区坚持开展“阅读经典,丰富人生”主题读书活动。进修学校每年下发推荐书目30余种,基层学校建立读书社团,开展读书沙龙、好书互惠等活动。举办优秀读书征文活动,择优汇编,区内共享。读书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教师的文化内涵,促进了综合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骨干教师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