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对社会和谐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2014-08-15 00:49盛显容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矛盾中国共产党发展

盛显容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一、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述,一般地讲,它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要求,又有文化道德方面的要求;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又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以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上述三大规律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

(一)毛泽东对和谐社会的探索

毛泽东青年时代就憧憬着和谐社会,并希望通过“无血革命”(即康、梁的改良主义)来实现“和乐至善”的“共臻盛世”。[1]但是一次次的失败,使他感到改良主义的社会理想只是“理论上说的好听,事实上是做不到的”[2]。此后,他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的理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始践行自己的社会主义理想。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他明确指出,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等等。

(二)邓小平对和谐社会认识的深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关于社会和谐的一系列思想,同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改“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且邓小平主张:“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并由此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江泽民对和谐社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为了解决地区间的差距,确立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它们的重要结合点;后来在“十六大”报告中把社会更加和谐放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和谐的理论。

(四)胡锦涛对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更是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随后在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胡锦涛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大更是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突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把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的目标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起来了。

三、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综合和整体的思维

中国古代哲学有“天人合一”的思维传统,与西方哲学相比,在思维方式上更加注重综合和整体思维,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统一,从整体上来综合把握和协调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矛盾观点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从根本上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但在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人与人之间在物质利益方面的差别,即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矛盾各方彼此内部的利益协调来解决。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过程,就是一个统筹兼顾、不断化解矛盾解决冲突的过程。由此,矛盾观点就成为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

(三)“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根本价值取向,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落实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如毛泽东最早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邓小平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强调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等等。可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标准,贯穿于中国共产党追求和实践和谐社会的过程始终。

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在追求和实践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两条宝贵的经验: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论既一脉相承、代代承续,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二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也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既着眼于整体,又协调好局部;既重视矛盾,更重视解决矛盾,通过矛盾转化来达到统一思想,通过发展来促使矛盾转化,通过矛盾——转化——发展的循环来推动社会和谐,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 毛泽东早期文稿[M].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书信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矛盾中国共产党发展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