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域理论视角下的商务合同翻译

2014-08-15 00:49唐雅明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语域专业术语语言学

唐雅明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流派,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流派。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还致力于解决有关语言的使用和与语言使用有关的问题。这意味着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的不仅仅是对语言本身的研究,而是对所有与语言有关的问题的研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商务合同是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进行商品交换、融资、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而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是当事人双方所凭借的用来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文件,于是,商务合同的翻译也日显重要。要做到对这种应用文体翻译的准确,译者应该了解在译文中如何找到符合目的语中符合规范的译法,也就是要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问题。本文拟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商务合同英语进行语域特征分析,以求商务合同英语翻译的准确,以便更好地促进商务合同的翻译,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与争端,从而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交流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

语言的使用是由其功能决定的,在 Halliday(1994)看来,语言有三个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是关注语言表达观点和想法的功能;人际功能是关注语言表达情感和意图的功能,通过语言的使用反映出作者与读者、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语篇功能指语言组织语篇本身的功能。语篇是一个意义单位,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正是这三种功能的交互作用,才使我们的语言表达充满了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兼具个性化特点。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选择与语篇体裁和语言的使用语域息息相关。

语域理论是以韩礼德(M.A.K.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一个重要内容。该学派在研究语言时特别重视语言发生的环境—语境的作用,认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并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以理解和解释。“语言随其功能而变,因其场合而异”。选择与情景类型相适应的语言类型就是语域。按照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决定语言特征的三大情景因素是:语场(field)即话语范围,语式(mode)即谈话方式,语旨(tenor)即谈话人关系。语境的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项改变,都会引起所交流意义的变化,从而引起语言的变异,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域(register)。在实际交往过程中,语篇的语义功能与这三个因素有着某种对应关系:语场决定着概念功能的意义范围,语式决定着语篇功能的意义范围,语旨决定着人际功能的意义范围。因此,语域可以影响语篇(一个语义单位)的语体和结构。语域理论将具体的语言变体放在具体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中进行研究,将逻辑概念意义、交际意义及语篇意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和解释,实际上就是同时兼顾了语言系统内部的纯语言意义与语言的社会意义与功能。这正是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所必须追求的。将这一理论引入翻译领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描述某些超语言因素的规范,帮助我们在翻译中成功地实现意义转换。

二、商务合同语场、语式、语旨分析

对于商务合同这一语篇的研究,就离不开对其语域的研究。每个语域都有自己的特点。研究语域特点必须从决定语域特征的三个语境变项开始。商务合同的语场既包括从事商务活动的自然人或法人为实现一定的商务目的,为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而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的签订活动即“内容”,也包括他们用来表达这一契约的语言即“形式”。合同所涉及的商务活动即“话题”。商务活动涉及的领域很多,如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国际金融、涉外保险、海外投资等。为了达到有效交际,一切言语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着话题进行,并且内容决定形式,因而商务合同的语场对语言项目的要求即是法律语篇行文的严谨、规范,结构紧凑,重客观事实而反对主观感情色彩的渲染及商务专业术语等。

语式主要是指语言交际的形式,它涉及交际是“如何”展开的。语式的基本原理在于口头语与书面语之间的区分。应该说,书面语与自然口语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属于正式书面语的原文不可译为口语,反之亦然。商务合同的语式很明显,它采用的是规范的书面语,其目的就是为了明确权利和义务。

语旨是指这些问题所涉及的场合中关系的作用。交际过程中因参与者不同,以及参与者的性质、社会地位和角色的不同而可能产生新的语域。商务合同的语旨即谈话人是契约的签订人,双方由契约建立法律关系,双方的关系拘谨且正式,因而要求语篇行文规范正式,用词精当,句式严谨、客观、清晰,逻辑严密。

三、语域理论在商务合同翻译中的应用

商务合同的语场、语式、语旨决定了其翻译必须要忠实、准确、统一。要想真正实现翻译中的语际意义转换,达到忠实、准确、统一的翻译标准,就应把握商务合同语场、语式、语旨所形成的语域特征。为了表达商务合同语言的意义,其英语词汇、语法等就形成了商务合同文体的语言特征。商务合同英语的语域特征主要表现于对概念意义的不同选择及词汇层、语法层、专用表达等。

(一)词汇层(lexical plane)

商务合同语体庄重,行文规范,措辞严谨,语言正式程度高。因此,商务合同中多使用专业术语、书面语和缩略词等准确严谨的用语。

1.专业术语(term):国际商务合同的语场涉及面较为广阔,所涵盖的专业领域从贸易、技术到法律、农业等学科。而专业术语就是指使用与不同的学科领域或专业的词,是用来正确表达科学概念的词,在国际商务合同英语中可以找到大量的专业术语,他们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这些专业术语的使用可以准确地描述和表达商务活动中的各种单据、条款、交易的环节和双方所要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专业术语要求单义性,国际通用性,排斥多义性和歧义性。因此,译者必须懂得国际商务合同所涉及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避免专业术语普通化,否则轻则翻译闹笑话,重则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例如:在技术合同中,“提成费”指技术使用费,在英语中“royalty”表达这一概念,如译成“technical use charge”就成外行话了。

2.书面语(formal word):书面语即非口语词。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务合同的用词都正式、规范,不能太口语化。

3.缩略词(abbreviation):缩略词是指由主干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所构成或者把单词缩略。这是人们在长期的商务使用过程中逐渐演变的结果。缩略词以其规范、简明、节省时间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商务领域常见和重要的机构或组织、公司等,货币、度量衡,国家,都常用缩略词表达,简洁明了。

4.同义词连用:英文国际商务合同中经常成对使用各类同义或近义词,其目的是为了通过两个或多个词语的共同含义来限定其唯一词义,从而排除了由于一词多义可能产生的歧义,避免诉讼时律师钻空子,利用词义间的细微差别而大做文章。为了表达严谨、杜绝语义歧义或漏洞,同义词或相关词往往由and或or连接并列使用。但汉语很少使用成对同义词,所以在翻译国际商务合同中的成对词在商务合同英语中,经常用成双成对的同义词,同义词之间用 and或or连接。成对用同义词是为了避免诉讼时双方律师钻词义间的细微差别大做文章。我们知道term和condition是同义词,都表示条件、条款,但它们在合同中就经常连用。因为在合同中这两个同义词连用比单个使用更严谨。

(二)句法层(grammatical plane)

1.商务合同中均以完整句子为主,陈述句居多,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深层逻辑结构。且多用主动语态,少用被动语态。因为主动语态比较自然、明确直接和有力。

2.常用条件句:合同除了规定双方应该履行的义务外,还设想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处理办法,所以条款中条件句较多,尤其是在有关付款、违约责任、不可抗力、财产处理和仲裁等几章中更是屡见不鲜。英文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

种表达方式: in the event that, in case 等。这种结构虽然拖沓冗长,但表意非常精确,杜绝了产生歧义的情形。

3.为了表达希望某事不太可能发生,常用“should”放于句首,主语与动词倒置的从句加主句的句型。这种结构可表示强烈的假设。

4.专用表达:在商务合同中常出现一些像in witness whereof、know all men by these presents之类的专用表达,这些单词或词组在日常交流中几乎不用。如:特立此据:in witness whereof,特此宣布know all men by these presents等。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我国正处于与世界全方位的接轨当中。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势必引发更多的对外经济交流的机会,频繁的国内外企业间的经济交往,使得签订并翻译英文国际商务合同变成了对外经济交流中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国际商务合同的翻译虽然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如专业知识、商业交际、法律法规等,但并非无章可循。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对于翻译的本质、标准以及过程等一系列问题都具有指导意义。借助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中的语域理论,译者可以很好地把握合同语篇的语域特征与翻译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译出地道的、符合国际商务思维习惯的译文,促进我国国际贸的发展。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用其中的语域理论对商务合同英语语篇进行了分析,试图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来描述商务合同及其译文,这样可以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而得出商务合同英语的忠实、准确、统一的翻译标准。总而言之,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研究翻译的本质、标准以及过程等一系列问题都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要把握好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分析商务合同翻译,目的是想从多角度探讨商务合同英语,以求译出准确、符合经贸合同惯式的地道译文,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与争端,从而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交流与合作。

[1]Halliday,M.A.K.,1978,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 Edward Arnold.

[2]Halliday,M.A.K.,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

[3]Leech,G.,1974,Semantics[M].Harmondsworth: Penguin.

[4]Trace Jacqueline,1978,Style and Strategy of the Business Letter[M].Prentice-Hall Inc.,Englewood Cliffs.

[5]顿官刚.经贸英语词汇的特点及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2002,(3).

[6]付美榕.商务英语应用文体结构与语言的现代商务风格[J].外语教学,1999,(4).

[7]高增安.商务英语导航[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8]郭菁章.语域与翻译[J].中国翻译,1989,(6).

[9]胡壮麟,朱永生,张德录.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10]孙会军,郑庆珠.系统功能理论与翻译理论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

猜你喜欢
语域专业术语语言学
基于数据库的专业术语知识图谱自动识别设计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看懂体检报告,提前发现疾病
超声及影像学常用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美国航空中英文官网隐私政策翻译对比分析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思想新解*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