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实行语言的“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的作用探析

2014-08-15 00:49林天文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词块外语教学外语

林天文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在Lewis于1997年出版的《Lexical Approach》一书中提出了“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而非词汇化的语法”这一全新语言观,而这里所说的“词汇”就是指“词块”。他认为,词块是在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当中,高频出现的、比较固定的语言形式,而大多数语言使用者的语言,都是由一些具有意义的词块进行合理组合而构成,形成了交际活动中连续的语言。而“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外语教学方法与模式。

1.“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的发展历程与含义

1.1 “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的含义

语言是人类沟通与交流的工具,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与发展,国内与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外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如何能够在学生掌握外语语法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外语交际能力,一直是困扰着语言教育学家的难题,直到“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的出现,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现状。

什么是“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呢?想要了解这种教学方法的真正含义,就必须要了解什么叫做词块。所谓词块,就是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在真实语言交际活动中高频出现的,大于单词的语言现象。最初的定义将词块定义为产物不同,但语法形式和意义较为固定的板块,其中包括了预制短语、模式化语块、词汇短语和词汇化句干等等。而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如今的词块已经不单纯是一些词或者短语,而是一种以固定或半固定的预制模式存在于人们头脑的词汇记忆库当中的,在实际语言交际活动中被人们频繁使用的,包含了语义、语言认知和语句结构等方面的多词组合。

而所谓的“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就是将词块的预制性这一特点提炼出来,让学生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当中,预先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词块区域,而在实际的语言交际活动中,直接提取出这一词块区域的词汇或短语,组成相应的句子,而不是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从头寻找与拼凑。运用“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能够将词块在语言学习与运用中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并且由于词块区域的形成,词汇与短语之间关联性的语法也会随之被学生记忆,因此在外语语法方面也并没有太过落后。可以说,“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是融合了语法结构教学和语言交际教学两种不同方向上的教学方法的优点,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行之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1.2 “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的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当时的一些语言学家与语言学习机制理论的影响,一些语言学家开始摒弃 20世纪 50年代的看法,不再认为语言是一个由语法结构组成的,并且受到规则支配的系统,而是开始注意到语言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教育对象的“交际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意念法,最终发展成为交际法。

由于这种概念体现了语言本身的功能和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而受到了语言学家与教育学家的普遍关注。交际法的重点是放在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强调教育对象必须要大量接触真实自然的语言交流环境,并且在这种语言交流环境中使用这些语言,从而让教育对象学会在相应的时间、地点与环境中,正确运用语言来进行表达。交际法的教学特点是在课堂教学上注重教学过程的交际化,而排斥机械性的词汇背诵与句型练习,为教育对象创造真实自然的语言交流环境,通过大量的对话、游戏、情景模拟等方式来进行语言训练。

在交际法的基础上,21世纪的语言学家与教育学家进一步提出了“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十分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语言语法的教学也同样没有忽视。在词块形成的过程中,相对应的语法知识其实就已经在教育对象的脑海当中,通过词汇与短语之间的相互关联而形成,从而在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教育对象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而快速提取出相应的词汇或短语,在简单组合之后,就能够运用自如,而不用缓慢地思索组合,造成语言交流的障碍。

2.当代外语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2.1 外语教师观念陈旧,不重视实际应用

由于我国长久以来形成的语言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我国外语教师的教学观念中,依旧保留着死记硬背的陈旧观念,并没有形成语法结构的教学与实际应用的教学相融合的观念。大多数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依旧侧重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通篇讲解课文,注重词汇的记忆背诵与句子分析,并且要求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法;另一方面是对课文中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和操练,依旧遵循着典型的行为主义“讲解到练习,练习到复用”的传统模式。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实际上却是学生能够理解一篇文章,但一旦开口或动笔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出现单词、短语搭配不当,甚至语法错误的严重问题。

以上情况说明,在我国现今的外语教学当中,“输入”与“输出”这两个环节之间存在着极大的问题。“输入”虽然十分顺利,并且输入量很大,然而“输入”却无法保证顺利的“输出”,造成了我国特有的“哑巴外语”的现象。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内的教师,甚至是语言教育学家都没有认清学生语言“输出”障碍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既然不知道根源在哪,那么也就无法总结出相对应的方法来缓解这一现象,并且无法验证一些方法的有效性。所以,目前在外语教学方面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认清根源问题,只有认清了根源问题,外语教师或是语言教育学家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对于语言教学的看法,才能够着力于思考解决办法。

2.2 学生的口语表达与写作当中问题突出

英语研究学者邓昭春在对各地大学生的入学词汇量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之后发现,大学生入学时的词汇量平均达到2000个,这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当中,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词汇,能够理解大部分的文章内容。然而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们迫于各种考试,如英语四、六级,托福等等,还需要背诵大量的外语词汇,并且在他们的观念当中认为,学习外语就是需要背单词,只要认识了大量的词汇,就能够学好外语。

但尽管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了大量的生词与难词,不过当让他们用一些基本词汇进行口语表达或者书面表达的时候,却明显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所说出来的话与写出的文章都是漏洞百出,一些最基本的语法也会出现错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长期的外语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即只重视语法结构教学而忽视语言交际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甚至已经养成了只需要背单词、做习题的观念,就连学生本身都已经不重视语言交际了。

3.“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及其作用

根据上文所述,在我国如今的外语教学当中,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论是教师教学方面所存在的观念性与方法性的问题,还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存在的认识性与方法性问题,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的外语教学。针对这一现象,我国的外语教学迫切地需要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外语教学,而“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这一先进完善的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需求。

3.1 在外语教学时应如何运用“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

在“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的运行过程中,语言的产出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受制于语法规则的过程,而是一个从记忆中直接提取与拼凑词块单位的过程。当头脑中的词块量不足时,就会出现运用时只是词与词之间的堆砌,出现匹配错误或者不符合运用规则的现象。因此语言的交际运用能力不仅仅取决于头脑中的词汇量与语法规则,更在于头脑中储存了多少预制词块。因此,“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就是要将词块作为外语教学的基本单位,使学生能够通过多样化的词汇教学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快更好地扩大预制性词块量。

首先要做到量的扩展,教师可以通过语义场的理论进行词汇教学,通过词汇语义上的联系,教导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在头脑中形成预制性词块区域,这样只要想起其中一个词汇,就会联想到其他的词汇。同时,了解词汇的构成也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预制性词块,通过一些词汇构成方面的特点来进行分类。教师还可以通过词意与其语法特点等方面下手,帮助学生建立预制性词块,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其次,要在词块的知识深度上做出深化。词汇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词意与语法的层面上,而且应该对词汇进行词块化的拓展模式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并找出教学过程中的词块,培养其相关语言的生成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词块整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并且教师还应该在运用“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的过程当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良好的语言练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快更广地在头脑中建立预制性词块。鼓励学生多多进行口语练习与写作练习,并且运用词块调取的方法来快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

3.2 “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在教学与学习方面的作用

“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运用词块进行外语学习与交际的观念,并且帮助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从语法结构教学与语言交际教学两方面同时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方面,教师运用“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在进行语法结构教学的同时,帮助学生记忆大量的词汇与语法知识,更加能够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一系列的词块,在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当中,帮助学生练习外语的应用,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运用词块提取的方法能够更加快速地完成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使学生们对于词块的使用变得更加有信心。当然,这样做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工作效率,更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听、多说、多写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消除学生的抵抗情绪,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外语学习的环境当中,快速高效地学习外语。

在学习方面,“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理念与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时刻保持着轻松愉悦的心情,通过对词汇的记忆与联想,在头脑中建立起预制性词块。运用“预制性”词块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学习外语的信心,更能够让他们愿意去运用外语进行交流与写作,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以达到不断进步的目的。

“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现在的外语教学问题,不仅仅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法知识与词汇,并且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在语言交际能力上的提升,也让我国的外语教学能力得到了整体的提升,对于社会的人才输送能力以及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4.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与学习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师观念的陈旧,学生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不足,都是导致我国外语教学效果停滞不前的原因。运用“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与教师掌握词块学习的方法,不仅能够让教师教学效率得到质的飞跃,更是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预制性词块的学习方法。在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当中切实感受预制性词块所带来的改变,提高听说与写作方面的能力,正是如今的外语教学应当达到的最终目的。

[1] 潘恒. 大学外语语言预制性实践研究[J]. 现代交际,2012,(1).

[2] 刘佰蕾. 基于词块理论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D]. 信阳师范学院,2013.

[3] 刘英贤. 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影响的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2009.

[4] 胡宁文.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词块理论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2013.

[5] 陶冉冉.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信阳师范学院,2013.

[6] 王建彬. 词块教学法在中级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 山东大学,2011.

[7] 周旭东. 词块教学对高中生英语产出性技能影响的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词块外语教学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高中英语词块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及应用策略分析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词块中心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大山教你学外语
词块理论与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
词块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